Qing聽|見字如面!疫情期間一位父親致兒子的親筆“家書”

疫情宅家,沒玩伴,也沒學伴,家中神獸是否“作亂久矣”?面對“什麼時候開學”的靈魂拷問又該如何作答?在家既要辦公又要看娃的家長們還好嗎?一位家長對此感觸良多,所以親筆寫了一封致兒子的“家書”。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節奏,卻也給了爸爸機會,自從你出生,咱爺兒倆還從來沒有這麼長時間的朝夕相處,也讓爸爸和你有更多的心靈交流。”陸鵬花了三個多小時親手寫了一封1700多字的“家書”,想跟兒子說說心裡話。

他的兒子是北京市上地實驗學校(101中學上地校區)初一的學生。

因為陸鵬的工作單位屬於科技公司,相比已經正常上班的妻子而言,他可以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照顧孩子,除了在家辦公之外,他稱兼職大廚的體驗也是自得其樂,可謂“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兩個多月來,陸鵬形容自己的廚藝如同“六脈神劍”一般忽高忽低,讓孩子、妻子的味蕾感受如同過山車一般。那天燜面做的有些欠火候,口感不是太好,但看到孩子狼吞虎嚥的樣子,以及聽到妻子的鼓勵後,陸鵬還是很開心。

談及為什麼要寫親筆信,他說,其實最初是因為學校班主任在群裡發送的一個活動鏈接,在全民抗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發起了一場徵集親筆信的活動!把自己對老師、學生、家長或孩子的想念與牽掛、寄語與期盼,用書信方式傳遞,體悟特殊時期的溫暖與感動。在這場活動中既有老師寫給學生的親筆信,學生給老師的回信,還有家長的寄語。而平時因工作忙碌無法陪伴,也沒有足夠的時間促膝長談,在這次疫情期間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的他感觸良多。

“初衷不僅僅是為了響應學校活動的號召,更多地借這個機會鼓勵孩子能在疫情的特殊時期,認真學習的同時能多一份思考。”陸鵬說。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線上學習,沒有別人監督,希望你能夠做到自覺自律。”在信中,他希望兒子能像“屋頂蹭網”、“方艙備考”的哥哥姐姐們一樣,擁有自覺學習的願望和動力。

雖然現在無法回到校園上課,但是學校在此期間也做了很多工作,除了網上正常授課,還組織過很多活動,比如幫父母做家務,成立學習討論組,督促鍛鍊,疫情播報等活動,尤其是特別注重愛國情操的培養。

對此,陸鵬非常認可,因為生逢盛世,現在的孩子沒有經歷過太大的風雨。而這次疫情,對青少年也是個考驗,有助於你們更加了解自己偉大的祖國,無數普通人的無私奉獻,“相信對他們這代人的價值觀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記得有一次學校的嶽老師在網上講解新冠病毒知識的時候,他的兒子感慨:“一個其貌不揚的小東西,破壞能量如此巨大” 。

陸鵬告訴兒子,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我們和病毒的戰鬥其實從未停息,有過不堪回首的往事,更有從中汲取的經驗教訓。經此疫情,他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敬畏自然的力量,同時,不害怕所面對的困難。“而現在能做的,也必須要做到的就是相信科學的防護方法,保護好自己。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地方,出門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

但是開學的時間一直未定,孩子多少有些焦慮,憋了一個長假期,不能出門也不能去學校和同伴一起上課,這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會有很多不理解和困惑。

看出孩子心思的陸鵬在信中這樣解釋,“不能正常開學,對學生的成長和學業一定會有影響,這是客觀事實。但和對學業暫時的影響相比,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更加重要,暫不返校在家學習,既是疫情當前的無奈選擇,更是對你們的保護,爸爸希望你能夠充分理解。”

“還記得嗎? 爸爸曾經和你一起看過一些視頻和動畫演示,短短几天,整個校園就會被病毒完全佔領。病毒很狡猾,特別是針對密集人群的傳播極具殺傷力。學校環境的特殊性,比如人員的密集程度,教室和餐廳相對密閉的空間,決定了一旦在學校中出現問題,其危害和影響將難以讓人接受。很多針對學校感染的推演模型絕非空穴來風。” 因孩子關心時政,在疫情期間陸鵬幫兒子一起收集了各方面的信息,當時孩子對這個疫情病毒傳播的模擬推演印象深刻。

未成年人長期在家,對職場的父母們而言,也是“鴨梨山大,苦於神獸作亂久矣”。

陸鵬坦言,對於開學的這個問題,其實各方面都承受了很大的壓力,“雖然都想開學,但還是要面對嚴峻的現實,安全最重要,所以要互相理解。經過溝通和交流,目前孩子對此還是挺理解的。”

3月25日,北京市教委針對中小學調整開學時間做出回應,近期,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正在研究部署下一階段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將進一步細化調研和統計學生居家學習條件情況,對中小學居家學習指導的內容、課程資源供給等做進一步優化與調整,確保覆蓋每位學生。目前,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正在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綜合各方意見建議,審慎研究開學工作方案。開學安排和時間表將第一時間向社會公佈,公佈時間也會留出提前量,確保學校和師生家長做好充分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