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羌活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羌活

【藥材名稱】羌活

【拼音】Qiānɡ Huó

【英文名】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I

【別名】蠶羌、竹節羌、大頭羌、狗引子花、曲藥。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 或寬葉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 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泥沙,曬乾。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羌活


【性狀】羌活:為圓柱狀略彎曲的根莖,長4~13cm,直徑0.6~2.5cm。頂端具莖痕。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節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節間延長,形如竹節狀,習稱“竹節羌”。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有多數裂隙,皮部黃棕色至暗棕色,油潤,有棕色油點,木部黃白色,射線明顯,髓部黃色至黃棕色。氣香,味微苦而辛。

寬葉羌活:為根莖及根。根莖類圓柱形,頂端具莖及葉鞘殘基,根類圓錐形,有縱皺紋及皮孔;表面棕褐色,近根莖處有較密的環紋,長8~15cm,直徑1~3cm,習稱“條羌”。有的根莖粗大,不規則結節狀,頂部具數個莖基,根較細,習稱“大頭羌”。質鬆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較淡。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羌活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曬乾。

【性味】辛、苦,溫。

【歸經】歸膀胱、腎經。

【功能主治】散寒,祛風,除溼,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風溼痺痛,肩背痠痛。善治上半身疼痛。

【臨床應用】

1、用於治療各類關節疼痛。羌活“祛風溼”是它的一大作用,對治療風溼相搏而引起的全身骨節疼痛,頸項疼痛,脊背強痛,脊柱骨節疼痛等,有較好作用。依據這類經驗,近些年來多用它治療風溼性關節炎,風溼熱,類風溼性關節炎等,也都取到一定的作用。經常和獨活,桂枝,赤芍,紅花,威靈仙,防風,附子,知母,薏苡仁,松節等同用。羌活祛風溼和獨活不同。羌活偏於祛上半身的風溼,善治脊,項,頭,背的疼痛;獨活偏於祛下半身風溼,善治腰,腿,足,脛的疼痛。羌活和桂枝都能祛風散寒,但是羌活善於祛散頭項脊背部的風寒,而桂枝則善於祛散肩臂手指的風寒。羌活又經常使用為治療上半身疼痛與後頭部疼痛的引經藥。羌活有治療“督脈為病,脊強而厥”的特徵,因此在治療脊柱病時,經常加用此藥。

2、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和慢性菌痢。和白胡椒,肉桂,丁香,肉桂等配伍,研末製成藥餅,貼子臍上。

3、用於治療頑固性頭疼。和川芎,黃芩,川連,防風等配伍,用水煎服。配伍川芎,防風,細辛等祛風止疼藥,治療偏頭疼屬寒者。

4、用於治療腎功能衰竭。和麻黃,桂枝,細辛,山蒼朮,紅花等配伍水煎浴洗,使周身汗出。

5、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對有寒熱、骨痛、頭痛等表症者,尤為適宜。散風之力比防風強。

6、用於治療風溼。凡有關節肌肉風溼,都可應用,尤其適宜於由寒溼較重而引起的上半身肌肉風溼痛,以及腰背正中部肌肉有冷感和攣縮感的患者。本品又可治與風溼有關的面神經癱。常配獨活、防風等,方如羌活勝溼湯。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羌活的傳說】據民間傳說東漢的時候,宕昌縣自古為羌人居地,朝廷把羌人不當人,不是給他們擋養羌馬,就是抓去當兵。不聽話的全部變成奴隸,用繩子鎖住人的鎖骨,一串串一串串地趕到貴人的田莊裡當苦力。一天只許喝一碗水,吃一小塊幹饃饃。餓死的、凍死的人多得壘成了山。有人要逃跑,抓住不是喂老虎,就是剝人皮,或者在市場上交換成物件。羌人的日子就像沉人海底的船,整天泡在苦水裡。官逼民反,苦難深重的羌人拿起武器反朝廷,打到那裡,住到那裡,吃在那裡,聲勢很大。朝廷派兵幾百萬,四處鎮壓羌人,連幾歲大的娃們都不放過,逼得羌人鑽人深山老林,無吃無住,死的死,傷的傷,在大山裡過上了"野人"的生活。一路走,一路就有人死。羌人中有個頭人叫雜瑪,他見草山上長著一種怪怪的草,又綠又嫩,拔來吃了,不但沒有毒死,反而連身上的傷病也好了。於是大家都吃,眾人的傷好了,病也沒有了,人人都說那是神草,爬倒磕頭禮拜。開頭叫"讓羌人活"的草,叫著叫著,簡化成了"羌活"。

每天至少學一味中藥——羌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