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該怎麼治療?你知道嗎?

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是指膝關節損傷後引起的滑膜無菌性炎症反應,臨床上分急性創傷性和慢性勞損性炎症兩種。

1.理筋手法

急性損傷時,應將膝關節伸屈一次。先伸直膝關節,然後充分屈曲,再自然伸直,可使侷限的血腫消散,減輕疼痛。腫脹消退後手法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預防粘連為主,患者仰臥位,術者先點按髀關、伏兔、雙膝眼、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解溪等穴;然後將患者髖、膝關節屈曲90度,術者一手扶膝部,另一手握踝上,在牽引下搖晃膝關節6~7次;再將膝關節充分屈曲,再將其伸直;最後,在膝部周圍施以滾法、揉捻法、散法、捋順法等。動作要輕柔,以防再次損傷滑膜組織。

內服藥: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宜散瘀生新為主,內服桃紅四物湯加三七末3克;慢性期水溼稽留,肌筋弛弱,治宜祛風燥溼、強壯肌筋,內服羌活勝溼湯加減或服健步虎潛丸。若寒邪較盛,治宜散寒、祛風、除溼,內服烏頭湯。若風邪偏盛,治宜祛風除溼,內服蠲痺湯。

膝關節創傷性滑膜炎該怎麼治療?你知道嗎?

外用藥:急性期外敷消瘀止痛膏等;慢性期可外貼萬應寶珍膏或用熨風散熱敷,四肢損傷洗方、海桐皮湯燻洗患處。

3.固定方法

急性期應將膝關節固定於伸直位2周制動,臥床休息,抬高患肢,並禁止負重,以減輕症狀。但不能長期固定,以免肌肉萎縮。

4.練功活動

膝關節制動期間進行股四頭肌舒縮鍛鍊,防止肌肉萎縮。後期加強膝關節的伸屈鍛鍊。

5.抽吸積液

對膝關節積血、積液較多者,可穿刺抽液。抽盡關節內的積血、積液後,用彈性繃帶加壓包紮。以促進消腫和炎症的吸收,防止纖維化和關節粘連。

二、防護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及時、正確的治療,以免轉變為慢性滑膜炎。慢性期,關節內積液較多者,亦應臥床休息,減少關節活動,以利於炎症的吸收、腫脹的消退。平時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勿受風寒,勿勞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