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一味中藥——獨活(2019年1月25日)

爾雅教育——專注於執業藥師、免考兩科,報名事宜

【免考兩科】

執業藥師免考兩科限額招生,1983年之前出生的考生可申請免考。免考最難的藥一、藥二,只考法規和綜合,只要年齡符合,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實體公司,歡迎諮詢爾雅教育。

獨 活

作為祛風溼止痛藥,獨活辛溫味厚,味厚走下焦,入少陰腎,腎主胞宮,因此獨活能以辛溫之氣,散除腎經埋伏的風寒溼,所以痺痛可愈,毛孔可打開來,可以截斷積聚形成的趨勢。

性味歸經

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

性能特點

本品善治少陰伏風頭痛及下半身風寒溼痺。

功 效

祛風溼,止痛,解表。

主治病證

①風寒溼痺,腰膝痠痛。

②表證夾溼。

③少陰頭痛,皮膚溼癢。

配伍

羌活配獨活:兩藥相合,走裡達表,散風寒溼力強,治風溼痺痛無論上下均可。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浸酒。

使用注意

陰虛血燥者慎服,氣血虛而遍身痛及陰虛下體痿弱者禁用。一切虛風類中,鹹非獨活所宜。

看圖鑑別

每天學一味中藥——獨活(2019年1月25日)


每天學一味中藥——獨活(2019年1月25日)


每天學一味中藥——獨活(2019年1月25日)

獨活的故事

古時認為獨活一莖直上,不為風搖,故名獨活。《神農本草經》載:獨活……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護羌使者。生川穀。《名醫別錄》謂:獨活……一名胡王使者,一名獨搖草……生高雍州川穀或隴西南安。二、八月採根,暴幹。早期本草僅在獨活下有羌活之名,但文中提及的產地雍州、隴西南安,當時均屬“西羌胡地“,“生川穀”證明其為野生品,據二活的現代地理分佈,上述地方並無野生獨活,卻系中藥羌活中西羌的產地。故早期本草所載獨活應系羌活。

《本草經集註》曰:此州郡縣並是羌地,羌活形細而多節……出益州北部西種為獨活,色微白,形虛大……幫名獨活。陶宏景明確指出羌活、獨活的藥材性狀及氣味明顯有別,效用不盡相同,產地殊異,是兩種藥材。應該是最早把兩活分開的本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