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场乡马鞍山村第一书记骆瑜:强基础解民忧 兴产业助民富

金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派的驻村干部骆瑜,2016年5月以来,先后到茶园镇团结村、石场乡马鞍山村驻村并任第一书记。在驻村工作中,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忧心问题,大力发展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石场乡马鞍山村第一书记骆瑜:强基础解民忧 兴产业助民富


2018年,骆瑜从茶园镇团结村转战石场乡马鞍山村,任驻村工作组组长、驻村第一书记。

石场乡马鞍山村第一书记骆瑜:强基础解民忧 兴产业助民富


长期以来,马鞍山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出行、饮水、生产生活用电等方面存在困难,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该村的发展。骆瑜抓住脱贫攻坚补短板契机,积极向上争取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全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谈起饮水问题,村民李跃平深有感触。

石场乡马鞍山村第一书记骆瑜:强基础解民忧 兴产业助民富


“我们这里是一个水源枯竭的地方,各方面的生活用水都靠平房上的天水接来洗衣服,自己饮用水要在距离400米左右的洞里去取,来回大概要40分钟,而且水源没有保障,遇见天干的时候,连水源点的地方都没有水,从2019年实施饮水工程以后,连通了自来水,方便了很多,现在一打开水龙头就有水了,不用再为水发愁。”李跃平说道。
不远处村民陈光琼家传出机器轰鸣声,陈光琼正在用饲料粉碎机磨玉米面。以前,由于电压低,必须等到晚上夜深人静全村用电负荷小的时候,陈光琼才能磨玉米面。如今,全村增加了两台变压器,电压稳定了,不仅保障了村民生活用电,还满足了生产用电需求。
陈光琼告诉记者:“以前什么都带不动,照明都很困难,现在增加了变压器,随时开随时都有动力,打玉米面不用再像以前一样,要晚上一两点才可以打了。”
村民王恩琴家住在山坡上,从家里到下面的坝区,虽然只有1公里路,但是路陡难行,最陡路段有60多度的坡度。
村民王恩琴说:“路没有硬化以前,走哪里都是稀泥路,不管出行还是上街买东西不注意还要摔跤,小孩子读书也是一样的,不下雨还好,一下雨走哪里都怕摔着,现在把路修好了,小孩读书都特别放心了。”


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骆瑜团结村支两委干部,发动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在巩固烤烟、高粱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发展辣椒、蔬菜、茶叶等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户户有增收,全村年人均收入从2017年的3600元增长到2019年的5000元。


石场乡马鞍山村第一书记骆瑜:强基础解民忧 兴产业助民富


骆瑜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将继续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效,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谋划好马鞍山村的产业发展,加大力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选取适合马鞍山村的产业发展,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