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警告:本文開始就會有劇透,沒品嚐過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的朋友請先關注+收藏,看完電影之後再來閱讀。


1.

抗日神劇作為咱國獨有的一個劇種,前些年在電視上很是蓬勃發展了一陣,網友們對這種讓人尷尬癌爆發的電視劇的嘲諷也始終沒停過,以至於產生了“神劇”這個反諷氣息爆棚的民間稱號。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考慮再三我還是沒選那張血腥的手撕鬼子劇照


但我也在網上見過一個給抗日神劇鳴不平的人,他的說法是,抗日神劇被全網嘲諷說明咱國網民人均崇洋媚外。

這個“外”指的是美國隊長,眾所周知他是個二戰時期對抗德國的人物,和抗日神劇裡的英雄們地位對等,戰鬥力比手撕鬼子不知道誇張了多少倍。

這位愛神劇的網友說,既然手撕鬼子都被大家好幾年如一日的嘲諷,按理說能力更離譜的美國隊長就應該被嘲諷到天上去才對,可是咱國網民不但不嘲諷美國隊長反而還有很多人很喜歡他,這就說明咱國網民認為中國的抗日英雄不配像美國的抗德英雄一樣開起外掛大殺四方。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話雖如此,但有幾個人還記得美國隊長是打德國鬼子出身的呢?


顯然這位網友很愛國,並且不怎麼太看國產電影(請大家善意地忽略這兩件事兒之間的衝突),因為2013年上映的《廚子戲子痞子》就是一部比較神乎其技的抗日題材電影,三個男主角在影片結尾階段目測一口氣幹掉了三四十個鬼子,其中有2/3是近戰擊殺,完成這一壯舉之後還能在計算設備只有一個算盤的條件下兩小時內配出一劑能急速治癒烈性傳染病的解藥。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其實很長時間以來我都不知道這仨人竟然合作過


真實世界裡的人類是不可能具備這種體力和智力的,按那位愛國網友的理論,這片子肯定會遭到大量崇洋媚外分子的詆譭嘲笑。

然而現實是,某視頻平臺上,《廚子戲子痞子》這部片子下面的評論有95%都是在誇它,大家不但誇它好看,而且還說看完之後覺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真的不易、當年的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實在太偉大,不但見不到崇洋媚外,反而滿屏都是真摯的愛國之情。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某奇異下面隨手截的圖,一個純商業片能讓觀眾們寫出這樣的評論那是相當不易


這說明什麼?說明咱國觀眾其實是會喜歡看中國的抗日英雄開掛殺鬼子的,抗日神劇的爛名聲得從開掛以外的方向上找原因。


2.

首先,絕大部分抗日神劇的硬實力確實是沒法跟這電影拼的。

這電影的導演管虎是國內一線水平,四個主要角色裡面,有黃渤、劉燁、張涵予三個影帝,另外一個梁靜不是影后,但也拿過金馬獎最佳女配,剩下一票戲份不多的配角里面也有張魯一、王迅這樣的專業選手。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左邊這位累計出場應該沒超過5分鐘,臺詞兒不超過50個字,以至於我都沒敢認


這套陣容擺在那,不管拍啥題材的片子都不會難看。

抗日神劇沒幾個有像樣導演、演員的,想拍到及格線已經不太容易了,而水平不行的劇組拍的劇,情節設定離現實越遠就越會讓人覺得尷尬扯蛋。


3.

拋去劇組水平不談,劇本的方向其實也是個問題,抗日神劇的編劇們不知道是因為自己放不下身段還是因為賞飯的投資老闆手伸得太長(我猜是後者),幾乎寫出來的劇本全都是嚴肅劇,每十集含一個笑點還都嫌多的那種嚴肅劇。

這麼嚴肅的劇又偏偏配上和時代背景不搭的外掛,那效果就很容易慘烈了——一衣帶水那邊有個長盛不衰的電視劇叫《奧特曼》走的就是這路數,除了少數情懷特別深的成年人之外,只有14歲以下青少年吃得下去這種讓人渾身起滿雞皮疙瘩的調調。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這玩意兒和WWF摔角是我這輩子都理解不了的兩樣外國人民喜聞樂見


而《廚子戲子痞子》是個喜劇,起碼前半段絕對是個喜劇,前半段非常不嚴肅。

不嚴肅好像不是好詞兒,但放在影視作品裡卻是好事兒,因為不嚴肅的人有親和力,容易讓觀眾包容諒解,演員都已經嬉皮笑臉跟你逗起來了,你心裡就不太好意思挑他們是不是開掛。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你捨得跟拍著自己屁股跳豔舞的黃渤較真嘛?


其實在漫威這一系列電影出現之前,超級英雄題材在歐美的待遇比抗日神劇好點兒也有限,一幫大老爺們兒穿著緊身衣披著斗篷一臉嚴肅的互相射激光,大部分成年人看了也尷尬,不是家裡孩子鬧的話是絕對不會去電影院看的。

直到漫威突然開竅拍了一部騷浪賤的鋼鐵俠,超級英雄電影才算是真正吸引到了路人級別的成年人觀眾。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要不是有這二貨出現,超級英雄的江湖地位也就是個高科技版的抗日神劇


現實背景+主角開掛是一種反常識的題材,本身就具備讓人尷尬出戏的屬性,漫威、《廚子戲子痞子》有意從氣氛上緩解了這種尷尬屬性,而抗日神劇放著尷尬沒管,那結果自然就是前者受歡迎後者被嘲諷了。


4.

不過雖然情節可以不嚴肅,但故事本身的邏輯卻不能不嚴謹。主角們可以開掛,但開掛的前因後果要解釋清楚。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當然了,你也不能胡解釋對吧


《廚子戲子痞子》裡面有個細節,就是梁靜演的那個角色在卸妝之後手裡沒事兒就拿個巨大的啞鈴在那上下搖,大部分人第一次看到這細節的時候肯定都忽略不計了。

但後面有一個鏡頭是梁靜空手掰彎了日本軍官的手槍槍管,記憶力不太差的人看到這肯定會一拍大腿說怪不得前面她一直搖那個啞鈴呢,原來她是天天用那個啞鈴練手勁兒,所以現在才能掰彎手槍槍管。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主動要求扮醜的梁靜,她老公每天在片場見到她時心情應該很複雜


再比如主角這四個人殺三四十個日本兵單看肯定很離譜,但電影裡交代了他們是在北平潛伏了多年的地下黨員,在兇險的敵佔區潛伏的人很能打是個讓人信服的理由,四個人殺三四十個只是把這個能打的程度給誇張了。

而且主角們年輕時是燕京大學的學生,這個背景電影是放在關鍵情節裡介紹的。

燕京大學是北大的前身,那個年代就能考上燕京大學的人,智商是高到可以認真惦記一下諾貝爾獎的,把這個背景立在那之後,被內部改造得跟蒸汽朋克一樣的飯店、兩小時就配出來的解藥就說得通了——儘管仍然肯定比現實誇張得多,但不會讓觀眾莫名其妙。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正在配製解藥的黃渤,竟然還真挺像科學家的樣子


相反再看看抗日神劇名場面包子雷,跟正常包子一模一樣的包子吃一半扔出去就炸了,跟正常胡蘿蔔一樣的胡蘿蔔撅斷咬兩口扔出去就炸了,這種設備只能用匪夷所思來形容,想讓觀眾不出戲就必須得安排一個千年難遇級的超神科學家來研製它們。

可那個劇裡研製這種匪夷所思設備的人是個憨厚粗糙的漢子,雖然網上的片段裡沒出現他的背景介紹但一看就知道這人肯定是聽都沒聽說過微積分的,導演和編劇硬說這樣的人竟然能造出包子雷,就等於是默認觀眾們人均幼兒園肄業。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而這個發明家瞅著都未必能把百家姓念全


把觀眾們的智商低估到這種程度,不被報復性羞辱嘲諷才怪呢。


5.

最後一個因素就是角色造型,這種開掛題材的影視劇,角色造型必須酷炫,酷炫了才符合他們開掛的身份。

比如《廚子戲子痞子》結尾大戰時幾個主角的造型,那個年代幾乎沒可能有人穿那種衣服,而且劉燁、黃渤的髮型也顯然是201x年的樣式,從頭到腳都絕對不符合時代,但看著就是有氣勢、好看,穿這一套留著這種髮型大殺四方起來就是養眼,就是會讓觀眾本能地覺得這幾個人開掛開得合情合理。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配上精幹的髮型之後,黃渤都顯得帥了起來


相反抗日神劇裡面的造型每一個和酷炫沾邊的,都能手撕鬼子了穿得還跟拉車的一樣,導演就捨不得讓能活撕鬼子的英雄長得帥點兒穿得潮點兒,戰鬥力都已經不著邊際了,反而在穿著打扮上整得這麼尊重現實。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哪怕被網友們P上了光劍都沒辦法酷起來


結果就是,奔著尊重現實的人看了之後拍桌子罵街說為什麼要娛樂化抗日英雄,奔著娛樂來的觀眾也沒得到娛樂反而看得滿身尷尬,兩頭不討好,全網得罪人,這種劇擱在任何一個正常的現代社會都必然會被嘲諷。


《廚子戲子痞子》:抗日神劇要是這麼拍,就不會被說“神”了

人家抗德英雄都娛樂化成這樣兒了,也沒耽誤美國人民愛他們國


其實說了稀里嘩啦說這麼多都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抗日影視劇可以拍得超現實,但如果要往超現實方向拍,就要尊重超現實題材的基本規律,尊重規律了觀眾們就會熱愛,不拿規律當回事兒必然會被嘲諷。

希望咱國的影視圈早日明白規律的重要性,多拍點兒《廚子戲子痞子》,拍得更誇張更奔放一些,最好能整出中國革命版的超級英雄系列,這樣不但能更加全民愛國,而且對外文化輸出價值觀輸出也就水到渠成了,但願這一天早點兒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