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我國自民國時期出現期貨交易中間經歷一箇中斷時期,80年末期從新開始期貨交易。期貨市場風起雲湧,有人通過期貨成為叱吒風雲的大佬,也有人以悲劇收場。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中過國期貨史上的悲情人物。


1、民國投資家葉鴻英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民國投資家葉鴻英

民國時期知名的實業家、藏書家,曾任北洋政府農商部顧問。自幼經商水產業,開展對外進出口業務,在日本、朝鮮設立分號。後開辦麵粉廠、機器廠、銀行等。

葉鴻英靠經商起家,擁有巨資,在上海先後投資的工商企業有:申大面粉廠、立大面粉廠、永豫紡織廠、榮大織布廠、永茂軋花廠、華商電氣公司、華興保險公司、華安保險公司、華成保險公司、源裕花行、源豐花行、源盛花行等;投資的金融企業有:通和銀行、正利銀行、正大銀行、正華銀行、正義銀行、國安信託公司、元大錢莊、福泰錢莊、信康錢莊、泰康錢莊、源安錢莊、明德錢莊、怡豐錢莊、晉德錢莊、瑞元錢莊等多家。

20年代後期,葉鴻英企業經營愈發困難。他開始將實業投資轉向投機市場。葉鴻英在公債投機中賺到利潤後,開始把投機的重點轉向期貨交易市場。當時,在投機成風的上海,期貨交易是賺頭最大、也是風險性最高的一項投機事業。半年後他終於失手了,在一次棉紗交易中慘敗下來,造成鉅額虧蝕,累及正義商業儲蓄銀行及其他實體產業,不得不於1931年11月宣告停業,進行破產清理。


2、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折翼的“證券之王”:管金生

作為債券市場交易的主導者,1995年“327國債”事件發生的那一週,萬國超賣債券期貨的情況非常嚴重,因為公司預計財政部將下調“保值貼補”——提供“保值貼補”是為了提升國債發行的吸引力——這會導致市場大幅下挫。但萬國後來又獲悉,財政部將提供另一份保值貼補,提高的比例比下調的幅度更大。這一信息令公司驚恐萬分。管金生別無他法,只好在2月23日這天休市前的8分鐘裡,做出避免公司倒閉的最瘋狂舉動:大舉拋售。這一舉動,造成了債券期貨市場崩盤,以致中國證監會下令將這8分鐘內完成的交易全部取消,這結束了他作為中國證券業偉大試探者的生涯。


3、億萬富翁:袁寶璟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億萬富翁:袁寶璟

袁寶璟,男,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 ,遼寧遼陽籍億萬富翁、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

袁寶璟1966年2月16日出生在遼陽市的一個貧窮家庭。家中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三,出生於1963年4月23日的袁寶琦是老二。袁寶璟1983年畢業於遼陽市第二高中。當時,他的高考志願就是要考進北京的全國重點大學。全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有時窮得連衣服都穿不起,就盼著開運動會,那樣就有希望獲獎。8歲時,家裡因為再也養不起這麼多孩子了,把他送到鄉下親戚家,一邊幹活一邊唸書。袁寶璟從小就渴望著早日擺脫困苦的生活,致富成了他最大的夢想。

1994年,袁寶璟在期貨市場賺取了鉅額財富後。開始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和手法,一口氣吞下60多家企業。

袁寶璟因期貨市場與四川某大佬結怨。其兄弟指使殺手去四川刺殺,刺殺失敗後反而受到殺手恐嚇、敲詐,遂僱兇殺死殺手——原遼陽刑警汪興。2006年3月17日上午,袁寶璟在遼陽市被採取注射方法執行了死刑。


4、國儲銅事件主角:劉其兵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國儲銅事件主角:劉其兵


劉其兵,是2005年震驚中外的“國儲銅事件”的主角。2002年至2006年,LME銅價自1457.5美元/噸的低價漲至最高8800美元/噸,而他是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率先發現了銅的超級牛市。在國儲局任職的他自1999年就開始積極做多,從銅價1000多美元到3000美元期間,為調節中心帶來了豐厚利潤,因此也成為期貨界的一位神奇人物。但他嚴重低估了這輪超級牛市的持續時間和點位,2004年LME銅價攀上3000美元/噸之後,他由多翻空,在3000美元以上大肆放空,建立的空頭頭寸據說約為15萬至20萬噸。曾經有人勸阻他放棄做空,但他依然固執己見,結果被斯邁爾金屬公司、瑞福期貨、倫敦標準銀行、巴克萊銀行、曼氏集團、AMT、薩頓公司、以及一家總部在法國里昂的基金公司等眾多海外對沖基金盯住,他們聯手做多,導致銅價破天荒地突破了4000美元,當時堪稱天價。


2004年10月的一天,LME銅價突然暴跌10%,決定拼死一搏的劉其兵在其結構性期權組合中越權大量賣出看漲期權。但是天不遂人願,國際銅價仍然一路攀高,直接衝破4000美元/噸,此時劉其兵的賬面虧損已經很大。在此之後,國儲局有關部門成立了應對小組,數次拍賣儲備銅,試圖平抑銅價;大量銅現貨被運至倫敦金屬交易所在亞洲的數個倉庫作實物交割。通過實物交割、平倉、展期等多種方式止損,將原有的損失降低,但仍無法挽回鉅虧的局面。


國儲銅事件後劉其兵神秘失蹤,再無音訊。


5、傳奇人物:逍遙劉強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傳奇人物:逍遙劉強

中國期貨界傳奇人物,因在2015股災中在高位滿倉,做多期指和配資買股票,最終導致破產,於2015年7月22日在北京華貿中心酒店頂樓平臺跳樓自殺。

劉強生前為瑞林嘉馳對沖基金的基金經理,《期貨大作手風雲錄》作者,北京逍遙投資工作室創始人,有著近20年的期貨股票投資經驗,曾供職於股票私募、報社記者、期貨私募,其自創的多點共振操盤系統曾創下在一年中資金賬戶增長20倍的輝煌記錄,在期貨圈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

不過在其自殺事件後,一位劉強的師兄和朋友透露,劉強自殺不是因為虧損破產,而是因為其患有抑鬱症,逝者已矣,真相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劉強的抑鬱症是否又能和他的交易撇清關係呢?


6、中國第一批期貨操盤高手:弓偉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操盤高手:弓偉

弓偉為中國第一批期貨操盤高手,90年代曾以人工高頻交易叱吒於綠豆合約、橡膠合約;2002年轉戰外匯,2008年孤身一人奔赴芝加哥、紐約,任職於著名海外對沖基金公司,從事外匯交易,先後盈利上億元,聲震海外交易所;2014年,他通過招商基金髮行全球對沖基金,成為通過基金QDII通道進行跨境交易的先行者。

他從鄭州離開的時候,去上海炒,那時候國內盤子,尤其鄭州,流行坐莊啥的,很不規範,也很混亂,但是,他在上海卻做得很好,有一次朋友聚會,他喝高了,酒後直言,說:“有種去國外賺老外的錢啊,竟擱那亂勒,坑散戶,忽悠自己人……”,席間一位哥們對弓偉說道:“有種你去國外賺洋人的錢啊!”……

可沒想,不久後他還真去了,第一年在美國CME交易所,他是盈利最多的散戶,CME老總很吃驚,請他去聊聊,他當眾表演短線,不一會兒功夫賺了萬把美金。他為人慷慨豪邁,好喝酒,可惜42歲就因心臟猝死。

很可惜,全網都沒有找到一張弓偉的照片。


7、財通基金:劉增鋮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財通基金:劉增鋮

劉增鋮,男,廣州市期貨理財專家,中國期貨行業頂級操盤手。他原是國家公務員,中共中央黨校法律系本科畢業。1992年—2010年,劉增鋮橫跨證券、期貨市場近20年,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投資理念和交易模式。2006年—2010年,他連續五年參加全國期貨實盤交易大賽均獲前十名,2010年更以689%的巨幅收益率把“趨勢投資獎”全國亞軍、“混合投資獎”全國季軍兩項大獎收於囊中。卓絕、凌厲的操盤風格及連續多年保持穩定大幅盈利的能力,使其被國內主流財經媒體稱為期貨市場的“常勝將軍”,中國期貨網、《投資快報》等對其進行了長期跟蹤報道。

2014年10月22日,劉增鋮錯判了聚氯乙烯(PVC)期貨品種將要大跌,對其進行了全面做空,不成想10月23日PVC卻走出了明顯的反彈行情,觸及到產品的止損位,最終清盤。

據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劉增鋮本打算做空PVC,但PVC出現了較大的期現價差,主力多頭開始逼倉,幾番博弈下來,不見多頭洩氣,無錢可撐,無奈之下只有砍倉,導致當天PVC跌停板打開並最終翻多。在一些期貨從業人士看來,出現這種結果也並不讓人意外,劉增鋮雖負責運營一家公司,但更多的是用公司模式去運作資金,完全是一個人在戰鬥,操盤自己說了算,風險控制也是自己。

操盤手不計後果的、孤注一擲的押注PVC空頭,最終導致爆倉,這一行為明顯違背了以程序化套利、組合策略為主,力爭實現計劃資產的穩健增值的原則。

2015年6月21日,劉增鋮因涉嫌非法拘禁前妻王華(化名)被拘。


8、中國版利弗摩爾:侯慶華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中國版利弗摩爾:侯慶華

初中文化,1969年出生於江蘇武進,祖籍浙江金華,剛出生即被遺棄,三天後輾轉于山東臨沂尚無子女的養父母家中,養父母已經相繼去世。16歲初中學業的他,當年以30元起步踏上外出打工路,先後歷時12年,在東北建築行業打拼,血雨腥風中完成原始資本積累,至26歲於人生第一個顛峰時期全身退出建築管理行業,並轉戰實業投資;28歲投身期貨行業,至31歲經歷暴倉,累計虧損本金1000萬;31歲開始期貨交易步入正常穩定的操作軌道,前期虧損補回,並完成了一定的本金積累,至35歲的期貨事業基本進入穩健發展階段。2005年成為億萬富翁,奠定期貨江湖地位。之後經歷離婚,而後又爆倉,最終自殺,是中國的利弗摩爾。


9、頂級慈善家:裘德道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頂級慈善家:裘德道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人,杭州道遠集團董事長。依靠5000元錢起家,自1998年末進入化纖行業以來,短短几年時間,裘德道就積累了數十億的資產,並在2005年和2007年兩次買下私人飛機。2006年,裘德道宣佈捐資1億元成立道遠慈善基金,2008年又以個人名義給汶川災區捐款1000萬元,成為打破國內多項紀錄的頂級慈善家。後來進入期貨行業,在橡膠期貨上賺得數億,後在PTA期貨上鉅虧20億,由於患肝癌,又加上期貨鉅虧給其身心造成巨大打擊,在2010年聖誕節前夕因肝移植手術失敗去世,終年54歲。


10、糖業大佬:龐貴雄


中國期貨史上十大悲情人物

糖業大佬:龐貴雄

46歲,廣東省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人,當地知名的糖業老闆,廣東中谷糖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湛江市優秀民營企業家。在2005年-2006年榨季裡,中谷集團在湛江以及廣西屬下6間糖廠共生產白砂糖20萬噸,酒精約2萬噸。中谷糖業是湛江製糖行業龍頭企業之一,是廣東民企100強企業。據熟悉龐貴雄的人士介紹,龐曾經操作"期糖",虧損金額巨大,可能是這個原因讓他走上了不歸路,於2008年跳樓自殺。 據稱當時中谷公司債務估算總額高達10億。


期貨交易是一條艱辛而坎坷的路,暴利伴隨著巨大風險。希望所有人引以為戒,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