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這個“三不管”地區,凶殺頻發,警察都不敢管

1937年淞滬會戰結束後,“歹土(Badland)”這個詞頻繁出現在上海中西報刊上,主要指向公共租界以西的靜安寺、曹家渡一帶。這裡原本是上海地方政府與公共租界工部局交叉管理越界築路地區,上海淪陷後轉為工部局、偽政權、日軍三方勢力並存共管,但在互相警惕、衝突與牽制之下,三方共管變成了三不管。越界築路區成為黃、賭、毒橫行,兇殺、綁票時有發生的魔窟。


上海的這個“三不管”地區,兇殺頻發,警察都不敢管


這一現象的發生,要從“越界築路”的誕生說起。19世紀60年代,太平軍逼近上海,清政府官員向公共租界當局求助,後者為了禦敵於租界之外,開始越界修築軍用公路。戰後,清政府無力維持這些公路,工部局便順勢將其接管並繼續增築公路,並沿路開建工廠、修建住宅。1899年,清政府同意公共租界擴張面積,最初的越界築路區都被正式劃入租界。


上海的這個“三不管”地區,兇殺頻發,警察都不敢管


1900年八國聯軍之役後,來滬洋商日益增多,公共租界繼續向西擴展,形成了新的越界築路地區。從1901年到1925年,工部局先後越界修築了37條公路,擴充面積3萬多畝,直到“五卅運動”明確提出抗議才逐漸結束。這些道路及路旁房產歸屬工部局管轄,道路之間的土地、房屋仍歸中國地方政府管轄,公共租界的英國、印度警員和中國地方警察同時在這些地方巡邏。

上海淪陷後,日本佔領軍支持偽政府利用越界築路區的特殊情況,派遣偽警察進駐,處處與公共租界巡捕站雙崗,不時發生衝突。偽警察原本來歷蕪雜,頗多流氓之輩,公共租界當局又忌憚日方氣焰,處處退縮忍讓,致使越界築路區治安失控。汪偽政權的特務機關“76號”設在這裡,更增添了幾分混亂。1940年,英軍從公共租界撤離,租界工部局在維持對越界築路地區管控上更加喪失信心。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入公共租界,滬西歹土逐漸納入偽政府管轄,“越界築路”成為了歷史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