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押金還不讓吃飽 隔離酒店別借“疫”撈錢

■ 來論

押金1萬元、食宿費580元一天、14天收費8120元……近日,一則“留學生質疑山西某隔離酒店收取高昂費用”的消息,引發關注。報道中,當事人稱,酒店收費高,飯菜量小吃不飽,點酒店外賣價格又很高,而被隔離的還有一些家長,經濟並不寬裕。對此,太原市迎澤區衛體局表示,目前正聯合市監局出臺酒店物價政策。無獨有偶,有隔離在太原的留學生,也視頻曝光當地隔離酒店條件差,床單有破洞汙漬、吃的饅頭髮黴等。

事實上,疫情期間類似“高昂隔離費”事件並不少見。雖然各地在隔離費的具體金額和食宿條件不盡相同,但總體來看,引發隔離者不滿的原因,主要還在於一些地方對隔離費用缺乏具體的標準和嚴格監管。就如太原市迎澤區衛體局工作人員所說,目前當地的隔離收費是歸衛體局管還是市場監督管理局管理,還並無明確統一預案。也就是說,人都隔離住進去了,但主管部門還沒分配好工作。

這種無人監管的狀態,就難免給一些缺乏道義的酒店提供隨意收取高昂隔離費的空間,而最終“受傷”的則是被隔離的民眾。

如今,絕大多數地方的入境人員、留學生都是自費隔離,這是疫情防控的剛性要求,被隔離人員並無選擇權利,所謂的價格也就缺乏正常的市場博弈。

為此,相關部門在先期徵用隔離酒店時,也該將服務質量與價格合理性等因素考慮進去;後期也應成為“博弈者”,為被隔離人員爭取一個優質的隔離環境和公道價格,而不是任由酒店“獅子大開口”。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減輕民眾的牴觸和逃避情緒,保證隔離政策順利進行。畢竟,動輒近萬元的隔離花費,對不少家庭來說並非小數目。

而酒店這種收取1萬元押金的行為,更是赤裸裸的“霸王條款”。因為疫情,酒店承接了隔離業務,相關部門就更應監督其秉持誠信經營、公平交易原則。否則,酒店做著政府的生意還違規,其實也是讓當地政府跟著酒店“背鍋”。

此外,需監督的不只是費用問題,更要保證被隔離人員的生活所需。像此次曝光的飯菜太貴吃不飽、饅頭髮黴、床單髒破等問題,損害的是被隔離人員的基本權益,抹黑的是當地的隔離政策。因此,曝光就是線索,涉及哪個城市、哪個部門都應迅速行動,對涉事酒店的違規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鑑於疫情防控形勢,“自費隔離政策”無可厚非,但這並不意味著酒店就能任性定價。因為,這不是生意,而是一種合作。當地政府既做出隔離要求,就應完善後續保障;酒店既來了上門生意,也應提供高性價比的服務;入境人員有義務配合防疫,同時也有權利要求酒店提高服務水平。無論哪一方打破這種平衡,並因此破壞了“防疫大局”,都是嚴重的不負責任行為。

□樹河(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