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上海边检用大数据利剑外防输入 坚决守牢国门战“疫”防线

组建疫情排查专班,擎起大数据战“疫”利剑;成立战疫突击队,亮身份、冲前线;强化战时保障,倾情守护抗疫“大后方”……在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下,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成为关键。身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上海出入境口岸,上海边检机关第一时间吹响了国门战“疫”的“集结号”,他们用大数据提前“锁定”病例,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 ,为后期处置工作争取到了提前量和可靠“数据链”。

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上海边检用大数据利剑外防输入 坚决守牢国门战“疫”防线

图说:边检民警将“中国边检”的标识小心翼翼的贴在防护服上。黄炜 摄

运用大数据分析排查


和疫情赛跑,每一分钟都很重要。面对每日数以万计的出入境人员,如何快速精准的进行重点人员锁定,如何全面细致的掌握重点人员出入境动态轨迹?上海边检总站拿出了方案。“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我们抽调56名骨干力量,组建了总站、边检站两级疫情排查专班,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研判涉疫重点国家人员动态轨迹,对涉疫重点航班和重点国家有旅行史、居留史的人员进行大数据分析排查。同时将排查结果及时推送海关等单位,形成精准有效的防控海外疫情输入管理闭环。”上海边检总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邵非介绍。

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上海边检用大数据利剑外防输入 坚决守牢国门战“疫”防线

图说:边检民警登机为旅客进行人证对照。王熙熙 摄

陆卿是浦东机场口岸疫情排查专班的一员,为精准有效地做好数据排查与统计工作,陆卿和他的战友们“白+黑”“ 7×24”工作连轴转,不分昼夜地排查、核实、报表。

居留史里有重点国家


3月22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发布公告,3月21日0—24时,上海口岸新增14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旅客许某便是其中1例。3月20日,许某乘坐新加坡飞往上海的某航班飞机抵达浦东机场。虽然不是从疫情防控重点国家飞抵上海的重点航班,但疫情排查专班丝毫没有大意,陆卿和战友们的数据排查工作,在当晚航班抵达前就已经开始。“年龄、国籍、往来国、证件签发地……”一连串的信息在电脑屏幕上闪过,“疫情当前,每一名旅客的出入境信息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为大家也是为旅客自身的安全着想。”陆卿说道。

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上海边检用大数据利剑外防输入 坚决守牢国门战“疫”防线

图说:陆卿和他的战友们在电脑前进行数据排查。王熙熙 摄

数据的提取与碰撞,在旅客许某身上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数据链。“许某系英国留学生,3月19日从英国伦敦出发,经新加坡樟宜机场转机后,于3月2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属有重点国家居留史的入境人员!”陆卿第一时间将排查结果经指挥中心通报海关检疫部门,协助海关检疫部门提前“锁定”该名旅客信息,为后期处置工作争取提前量。经海关检疫部门检测后,该旅客入关后即被隔离观察,后经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影像学检查等程序,该旅客被诊断为确诊病例。

隐形战场上做实功夫


国门战“疫”,数据先行。据统计,疫情暴发以来,上海边检总站已累计向口岸检疫部门和上海市联防联控机制推送共享重点疫情国家出入境人员的信息数万条,海关和卫健部门从中发现输入性病例数十例。“一条有价值的数据链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数据的收集、碰撞和推理,有时候方向不对甚至会事倍功半。但是,每当看到新闻通报的确诊病例中有我们熟悉的案例,我就知道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在陆卿看来,这份工作看似枯燥,但他和他的战友们却乐在其中。

变“大海捞针”为“按图索骥”上海边检用大数据利剑外防输入 坚决守牢国门战“疫”防线

图说:边检验证台里民警正紧张忙碌着。董权辉 摄

在此次战“疫”中,上海边检总站疫情排查专班,用技术作“针”,用数据作“线”,在隐形战场上做实绣花功夫,为紧张有序的抗“疫”战斗,提供了坚强的信息保障。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黄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