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購買資產,你卻購買負債

​摘要:年輕的時候儘量購買“資產”,少購買“負債”。

鄭淵潔第一回看見別人使用手機,是在1989年5月5日的天安門廣場上,一個日本記者站在那使用大哥大和報社通話,在那個年頭有人能打大哥大,差不多等於手裡捏著的是北京一套房的首付。

時隔五年,動了心思也要搞一臺的鄭淵潔終於去了西直門的無線通訊局營業樓,填完申請表後,在朋友疏通關係的情況下,回家等到第二年,才接到批准其在第二天上午去營業樓買大哥大的通知。

批准在這一天買大哥大的人格外多,隊伍進度走得賊慢,因為除了填寫一大堆表格以外,還要清點鉅款。

1994年的大哥大多少錢?

足足3萬人民幣。

這比如今買個iPhone可刺激多了,那時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全年才4510元,結婚都要跑去肯德基辦婚禮。

然而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短短六年後的千禧年,城鎮人均年收入漲了50%,北京房價漲了5倍,而模擬信號的大哥大卻已經絕跡了,最新一代數字信號的手機只需要三四千。

那個年代能掏出三萬塊已經是人中龍鳳,但用來買大哥大還是買房子,這會讓你身家的變化比炒股還刺激。

富人購買資產,你卻購買負債

當然,講鄭淵潔買大哥大,說得並不是一件人傻錢多的故事,買大哥大之前,鄭淵潔就以1400塊每平的價格在北京買了十套房,專門用來存小讀者的來信,這一切都沒耽誤……


反倒是貧窮的我們依然搞不清楚如何消費。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只用來搞清楚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花錢。

02

雙十一來了,伴隨雙11最上頭的安慰就是:錢不是真的花了,而是換成另一種方式陪你。

這句話毒就毒在,沒人真正告訴你:你的錢雖然花出去了,但是陪你的不一定是“資產”,陪你的可能是“負債”。

“資產”和“負債”的概念來自一本教你如何認識金錢的啟蒙讀物《富爸爸,窮爸爸》,看過當然好,沒看過有空可以去買一本,裡面的概念不復雜。

什麼是“資產”?

就是可以不斷替你賺錢的東西,例如你的房東手裡租給你的房子,每個月他都能獲得租金。

什麼是“負債”?

就是從你身上掏走錢的東西,比如你購物車裡最新的暗綠色iPhone。

不管是購買房子還是購買iPhone,雖然都是掏錢購買了一樣東西,但是一個換來的是能賺錢的“資產”,另一個則是讓你掏出錢的“負債”。當年買房子後不斷增值,所以買房子買的是資產,三萬塊用來買大哥大後價格跳水,所以買大哥大買的就是負債。

所以如果一個人想要發財怎麼辦?道理很簡單,不斷購買資產,同時減少購買負債,原理就是這麼質樸,做對這件事的人都發財了。

過去的香港被稱為李家城,不是因為李嘉誠的戶頭裡餘額後面有十幾個零,而是李嘉誠掌管了香港的樓市、超市、通訊和碼頭這些“資產”。如今的李嘉誠雖然早將國內資產全部變賣跑路去了英國,但又故技重施,千億在英國買下了供水、電信、港口、管道和天然氣,這些資產得以使其家族繼續做“過路費”生意。

多資產少負債這個發財的道理這麼質樸純粹,為什麼我們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這個道理執行起來有一個大坑:就是我們常常分不清什麼是“資產”,哪些又是“負債”。

同一件事是“資產”還是“負債”因人而異,屬於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我舉個例子,比如說婚姻。

03


我曾寫過一篇文章被責令刪除了,叫《不想結婚與生子,是我作為窮人的自覺》,這個標題已經說盡了一切:如今窮人要是想致富,最好就是晚結婚、晚生子。

因為結婚、生子,這人生標準的兩大件,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本質都是“負債”。

婚姻是什麼?

在沒有婚姻的上古時期,馬克思在其《摩爾根一書摘要》中說:最古是過著群團的生活,實行雜亂的性交。

而到了古代,婚姻成了財產的一種契約,為什麼是財產的契約?因為女性被視為財產,是男性的所有物,什麼三宮六院、妻妾成群、三妻四妾都是有錢男性炫耀自己財產的形式,婚姻是讓女性作為財產歸屬於男性的一種契約。

人們非但從道德上限制女性,在當時落後的生產關係上女性也不得不依附於男性,沒有力氣誰來耕田?誰來種地?誰來保護自己的家當?這些都需要勞動力。

所以當時婚姻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而生育就可以獲得寶貴的勞動力。一個家族是否興旺,就看勞動力是否充足,田間地頭打架不會吃虧。盼人好叫人丁興旺,咒罵別人用斷子絕孫。

而到了現代一切又不同了,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生產力發達了,女性不用再依附於男性,所以也不用再被視作男性的財產。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婚姻的意義完全轉變。

要論賺錢,女性同樣可以成為男性的頂頭上司,當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時,這一點也會越來越明顯。當她越獨立、社會地位越高,對結婚和繁衍就更容易產生質疑,她明白:如今的婚姻更像是苦心合作經營一家公司,也就是貝克爾的婚姻經濟學,而不只是交配和繁衍這麼簡單。

讓我們回到說所以為什麼結婚是負債?

很多時候我們把現實生活看做是一個RPG(角色扮演類遊戲),每個玩法、每個系統、每項成就都想親力親為的探索一番。但實際現實生活是SLG(策略遊戲),你得把有限的資源,運籌帷幄的投入到指定的系統裡,從而收益最大化。

婚姻之所以是負債,正是許多人仍然抱著玩RPG的心態來體驗現實世界,一是認為結婚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大家都在30歲前結婚了,所以我也得趕緊結婚,二是結婚的目的依舊和舊時代一樣,是為了繁衍、傳宗接代。

所以婚姻對你而言是“資產”還是“負債”就體現在這裡,既然平等的雙方想合作經營一場婚姻,那就要有共同的期望、上升的空間、全力的投入和合理的利益分配。這就是你和你的理想合夥人為婚姻都需要達成的共識。如果你們為之互相扶持和奮鬥,婚姻這家“公司”就是你們的“資產”。

而如果你們的婚姻只是為了愛情生孩子,或雙方對婚姻的投入和產出並不平等,再或一方成了另一方的拖累,婚姻反而會成為彼此的消耗,這就是彼此的“負債”。玩個LOL遇到隊友菜雞都會心累,別說婚姻這種長久的心力的損耗。

生活原本就已艱難。

而且婚姻還綁定了另一個深坑,就是生孩子。生子是“資產”還是“負債”?

對於有錢人來說是“資產”,對於窮人是“負債”,同樣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為什麼?因為生產力不取決於一身力氣,光生出來沒用,你得投入好的教育,而教育就得大把花錢。

在過去,子女被當做養老的投資行為,孩子畢竟生下來至少就是生產力,再輔以家族、忠孝來強化和鞏固這一點,自己老了也能安身立命。人丁興旺、兒孫滿堂正是代表自己擁有龐大的“資產”,意味著自己有安穩的晚年。

而現代社會,靠繁衍來維持養老生活,確定不是在逗我。只有全力投入教育,孩子才可能成為好的生產力。小時候要操心學區房、輔導班、考名校,長大了要操心結婚、買房子、帶孫子。這個養成遊戲每一步都得肝和氪。甚至“啃老族”這個詞都消失了,因為成為了新常態。

生子生的非但不是生產力,還要生生掏空六個錢包。

很多家長催促小孩結婚生娃,但小孩卻遲遲沒有動作,並非不是他不想結婚,而是環境不允許他結婚。這其實是窮人的自覺,對於大部分朝九晚九,只能靠自己奮鬥的年輕人,只有努力搏一把人生才有機會,正是想跳出窮自己所以窮孩子、窮孩子所以窮教育的循環,而結婚生子是鎖死他們的鐐銬。

年輕的時候儘量購買“資產”,少購買“負債”。

04


雙11這麼喜慶的日子,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多時間和大家聊“資產”與“負債”?

你的房東今晚買了一臺iPhone11 pro max,你也買了同款,雖然付出的金錢一樣,但是房東是靠資產(出租房子)從而獲得的現金流,而你的現金流是靠出賣自己的時間。

雖然結果是你們都用上了最新的iPhone,但靠資產還是靠出賣時間,晚年的結局完全不同。時間屬於不可再生資源,對於你來說時間就像燃燒的木炭,時間就是你唯一的生產資料,你的老闆購買了你的時間,而你的一份時間只能賣給一個人,以此拿到一份錢。

上班時,燃燒時間換取金錢,下班後進入睡眠,賬戶數字的跳動就戛然而止。

而資產創造的現金流不受制約,你的租客每個月會都在給你創造資產,與你住在哪裡、是否在睡覺完全無關。

所以何為理性消費?並不是什麼迴歸物品價值、拋棄奢侈品而選擇更耐用的包包,這都是假裝自己是聖人般的假話,每個人受到社會評價的影響,而社交本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精神上的愉悅也可以帶來快樂,那它就完成了消費的價值的體現。

理性消費的核心在於,早日轉換到用資產代替時間來獲得金錢,然後盡情的用“資產”產生的現金流來消費。

普通人的人生,大概是二十幾歲的一躍而起,接著後半生都在不斷的跌落,你以為年紀輕輕就收入數萬碾壓了無數焦慮的中年人是因為你的本事,你不知道實際上是因為你的年輕。

在本該購買“資產”的年齡不斷購買“負債”,這就是你雙十一做的傻事。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