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金陵世代娼门寇家,用钱谦益的诗来形容就是“寇家姐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迷”。寇家最出众的女儿,名湄,字白门,是秦淮八艳之一,也是一代女侠(为人有侠客风范)。倘若为寇白门画像,一个特点是美艳,另一个特点就是单纯。正是因为太过于美艳和单纯,所以,寇白门的一生是悲剧中的悲剧。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寇白门有多美艳: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所以,寇白门应该是秦淮八艳中最青楼的青楼女子,因为青楼女子该有的各种才艺,她全部都有,而且都很擅长,风姿绰约,容貌冶艳的寇白门引来无数人求婚。

在寇白门十七岁这年的暮春时节,寇家答应了声势显赫的南明小朝廷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当时崇祯皇帝还没有上吊,福王还没有被拥立,那是两年后的事情)的求婚,倒不是看上他家的门第和富贵,而是因为当时朱国弼表现得斯文有礼,温柔亲切,率真的寇白门一见倾心。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位高权重的朱国弼与艳名远播的寇白门,高官与名妓的那一场明代金陵城最隆重、最盛大的婚礼,是在秋夜:双“喜”灯笼从南京武定桥一直绵延至内桥寇家门前,亮如白昼,八抬大轿将浓妆重彩的幸福新娘寇白门娶走了。从这场无与伦比的婚礼来看,朱国弼貌似是很有诚意的,肯砸钱。绮年玉貌、十七岁的寇白门从此脱离了青楼, 嫁了一个才貌双全、既富且贵的如意郎君,多么让人羡慕。

但是,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好得不像是真的,那么,它很有可能就不是真的。寇白门以为是崭新的生活开启,却原来,是悲剧人生拉开了序幕。朱国弼对寇白门不是真心的爱慕,而是像收藏名贵藏品一样,收藏了她。短暂的新鲜期一过,寇白门就被束之高阁,朱国弼继续走马章台,该寻花寻花,该问柳问柳。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闪婚的结果:两个人缺乏最起码的相互的了解,缺乏了从相知、相爱再到婚姻的那一段历程,单凭第一印象就走到了一起,婚后才发现,原来是如此三观不合,难以相处。朱国弼忙着猎艳,寇白门忙着宅斗,她居然将朱国弼娶来的另一个秦淮名妓王月的妹妹王节给赶出了朱家,赶回了秦淮河畔。宅斗胜利了,朱国弼却对寇白门更加看不上眼了。

纵然寇白门再怎么千依百顺、贤惠温良,也难以得到朱国弼的心,而寇白门会的那些才艺,对着不是才子的朱国弼,也施展不出来,人家压根不懂这些,也欣赏不了啊。就如同新婚那夜的烛影摇红,红烛泪尽,欢爱也就散尽了,寇白门的一颗曾经那么滚烫的心,也渐渐透心凉了。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原本寇白门的日子也就这么混下去了:作为朱府的一件高端摆设,负责花容月貌之余,搞搞宅斗、逗逗孩子,朱国弼爱咋咋地。但那是一个乱世,清军南下,朱国弼虽然投降了清朝,但因拥立福王的原因,被清朝廷强迫举家迁徙北京,软禁起来。

为了保住自己一条命,薄情寡义的朱国弼打算把寇白门和家里所有歌姬婢女全部卖掉,得了钱财来为自己赎身,三年的夫妻情分,在朱国弼那里不过是:藏品是拿来换钱的。

寇白门痛心难过,但是她对朱国弼说:你把我卖了,顶多能卖个数百金,如果让我回到秦淮河去,我一个月之内,能为你筹到万金。朱国弼想起寇白门在秦淮河的名声,她从前的挣钱能力,更重要的是,寇白门一向说话算话,信守承诺,于是他答应了,寇白门回到了金陵,找到从前的那些姐妹,筹集了两万银子将朱国弼赎了出来。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从此,寇白门与朱国弼两清,她拒绝了朱国弼提出的从新开始的提议: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赎回。

走出了婚姻的寇白门,这一年十九岁,她重回秦淮河畔,重操旧业,因为帮朱国弼赎身,她被人们称为女侠。女侠又如何,寇白门还是做回了烟花女子,迎来送往,醉生梦死,她的心里,是不敢再相信爱情了吧。醒时哭,醉时笑,不求有人能明了,这,也许就是寇白门当时的情形。

那些围着寇白门转的男人们,也大都没有真心,其中有一位文人韩生,与寇白门走得比较近,寇白门在物质上对他多有资助。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有一阵子,寇白门生病了,病中的人格外脆弱,她请求韩生睡在自己身旁,好说歹说,连拉带扯,韩生一直推脱,后来更是甩手而去。可是,失望的寇白门却分明听到了他在隔壁房间里与她的婢女调笑,怒气攻心,寇白门病情加重,不几天,就去世了。


侠义深情的薄命红颜寇白门


与其说寇白门是被气死的,不如说她是死于伤心和绝望。一生单纯侠气的寇白门,她以为,只要她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她有一点真心,可惜,她高看了那些男人,也高看了人性,没有人愿意对一个青楼女子,而且是她这样一个豪气而率真的青楼女子,付出真心。也许,寇白门内心深处,始终还是当年十七岁时的那个少女,始终没有变成成年女人,因为女孩变成女人是从挑选男人开始的,而她,显然并没有学会挑选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