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書貴瘦硬!蘇軾書法反其道而行之,肥而有力,別具韻味

書貴瘦硬,蘇軾書法反其道而行之,肥而有力,別具韻味,成為書法新的里程碑!

今天和大家談談蘇軾學書的歷程、筆法用墨的特點:

蘇軾自幼抄書,成就他的一代書法成就

北宋中葉,雕版印書雖然已經相當發達,對於蘇軾這樣生活在眉州偏鄙之地的寒士,得書不易,還是需要手自抄寫,而這鈔書的習慣,他復終生不懈,即使在黃州行年五十了,仍以鈔書為日課。根據晁補之說:

蘇公少時,手抄經史,每一書成,輒變一體,卒之學成而已,乃至筆下變化,皆知端楷中來爾。

又曰:

東坡從少至老所作字,聚而觀之,幾不出一人之手。

蘇軾自跋詩卷,也說:“觀此真跡,如覺偽者,甚可笑也。”則如時日久遠,連他自己都真贗莫辨起來。


常言道:書貴瘦硬!蘇軾書法反其道而行之,肥而有力,別具韻味

蘇軾的《禱雨帖》

蘇軾的書法歷程

書法學者常將蘇軾的書法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

從少至貶謫黃州以前為第一期,以學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和《黃庭堅》為主,多寫小楷和小行書,筆致華麗而可以求工甚。後期學顏真卿,元豐二年書《表忠觀碑》,就有東方先生畫讚的氣象。

蘇軾《表忠觀碑》

第二時期:

從黃州開始後,曆元祐一朝為止,這時期身遭挫折,以筆墨髮洩感情,如《寒食帖》寫的筆飛墨舞,既遒勁,又飄逸,縱橫變化,痛快淋漓。黃庭堅說:

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之,未必及此。

元祐八年書《李太白仙詩帖》則酒酣放浪,神遊八表,純以神行於筆勢墨氣之間,已經到化境。


常言道:書貴瘦硬!蘇軾書法反其道而行之,肥而有力,別具韻味

蘇軾《李太白仙詩帖》


第三時期:

被流放到海南的蘇軾,也是他生命的晚期,他筆力雄健無匹,縱筆所致,無不愜意,到了精純圓熟的巔峰。

蘇軾的筆法爭議

蘇軾執筆近下,且取斜勢,就操刀治印的姿態一樣,固然有頓挫深入,筆筆有力的好處,不是正規的執法,有人說他寫字腕著筆臥,所有左高右低,左秀右苦,作戈(斜鉤)多成病筆。

黃庭堅對此辯護道:

此管中窺豹,不識大體,殊不知西施捧心而顰,雖其病處,乃自成妍.

蘇軾寫字,愛用濃墨,墨濃必須有極大指力,才能筆不凝滯,蘇軾所以側筆多用中鋒,蓋求力透紙背,要運側筆,是濃墨,則又非緊握筆管的下方不可,都是相互關聯。

李之儀跋《孫莘老寄墨四首》詩說:

東坡捉筆近下,特善運筆,而尤喜墨,遇作字,必濃研如糊,然後濡染。

蘇軾的作品,幅幅都是墨色如漆,雖歷千年,而光彩照人。

有人品蘇書太肥,本來字肥易俗,杜甫就認為瘦字好看,蘇軾不服,做《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說:“少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度,玉環飛燕誰敢憎”,又云:“餘書如綿裡鐵”,但如肥得有力,有何不可。


常言道:書貴瘦硬!蘇軾書法反其道而行之,肥而有力,別具韻味

蘇軾的《赤壁賦》


董其昌評蘇軾的《赤壁賦》:

坡公書多偃筆,亦是一病,此《赤壁賦》庶幾所謂欲透紙背者,乃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每波畫盡處,隱隱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傳耳。嗟乎!世人且不知有此筆法,況墨法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