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疫情通报

2020年3月2日0-24时,江苏省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9例。

截至3月2日24时,江苏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631例。其中,南京市93例、无锡市55例、徐州市79例、常州市51例、苏州市87例、南通市40例、连云港市48例、淮安市66例、盐城市27例、扬州市23例、镇江市12例、泰州市37例、宿迁市13例。

累计确诊病例中,在院病例76例。其中,轻型病例8例;普通型病例65例;重型病例1例(南京市1例);危重型病例2例(无锡市1例、连云港市1例)。

出院病例555例。其中,南京市68例、无锡市50例、徐州市71例、常州市50例、苏州市67例、南通市40例、连云港市41例、淮安市57例、盐城市27例、扬州市23例、镇江市11例、泰州市37例、宿迁市13例。

目前,江苏省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636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2558人,尚有78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专家提醒:在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过程中,建议公众按照所在居住地的防控要求做好配合、开展个人防护。对于公众而言,不管所在地区处于哪个风险级别,自我防护都是预防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切不可麻痹大意。要继续保持防范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每日通风清洁,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复工复产后与同事保持一定距离,分散就餐等,会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好消息!

今天

南通最后三名患者出院

这标志着

南通新冠肺炎确诊患者

实现动态清零

治愈率100%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最后出院的三名患者分别为:

袁女士,73岁,南通海门人,农民,与其丈夫妹妹(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接触后被感染,2月10日入院;

陈先生,53岁,通州张芝山人,项目经理,与武汉返通人员有接触史,2月12日入院;

沈先生,58岁,在银行工作,南通海安人,与武汉返通人员有接触史,1月31日入院。


来自南通海门73岁的袁某是此次出院患者中的一员,也是三院收治的患者中年龄最大、病情较重的患者。今天出院,袁某及其家人含泪向辛勤工作的三院医务工作者表达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科学施治,彰显大医精诚


病史显示,袁某系家族二代感染,其丈夫妹妹有武汉人员接触史,2月4日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3日,袁某出现发热症状,4日,入住海门当地医院,8日肺部CT提示两肺病变进展明显,有重症化倾向,转入南通三院隔离治疗。

“患者来院时,呼吸窘迫、急促,肺部CT提示炎症病变、胸腔积液,血氧饱和度偏低,氧合指数在150mmHg上下(低于300 mmHg就意味着肺功能障碍),加上患者年龄较大,并有肺部及心血管基础疾病,病情变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南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韩旭东表示,“我们认为,根据患者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病人的免疫系统尽快恢复功能,避免过度的炎症反应,是治疗的关键”。

针对患者病情,院内多次组织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多学科会诊,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多次与省级专家沟通。

“患者年龄大、病情重,体型偏胖,且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治疗难度加大。我们在用药上要把握细节,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都科学控制”,韩旭东表示。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2月16日,由于患者持续呼吸窘迫,氧合指数下降到100mmHg以下,躺卧憋气、缺氧较为严重,面临气管插管等有创干预的风险,治疗团队立即决定为袁某进行无创通气下的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是重症医学领域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不仅可使塌陷的肺泡复张,明显改善氧合,也有利于减少纵隔和心脏对肺的压迫,防止肺水肿等并发症,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

“每天,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俯卧位通气至少12个小时,一般上、下午半天各3小时,晚上6小时以上,治疗过程十分辛苦,还面临较大的风险”,张素燕说,“无创通气联合俯卧位通气技术要求很高,需要医护人员团结协作,还要特别做好全身受压部位的压疮预防护理。此外,俯卧位时病人随时可能引发呕吐致误吸甚至窒息,或产生气溶胶喷溅,风险极大,所以需要护士在旁严密观察、监护,整个过程下来无论对于我们医护人员还是患者来说,都是一场意志的磨练和考验!”

为了尽快康复,袁某平时会戴着无创呼吸机做一些简单的运动,改善肺功能。“虽然说话很费力,但看到南通三院的医护人员为自己尽心尽力,就觉得自己也得争口气,要努力康复”,出院时,袁某说道。


人性化护理,凝聚抗疫信心


王园园护士长是三院第一批投入抗疫战斗的勇士,“因为救治患者需要,我们第一批6名护士刚刚脱下防护服,就再次响应征召,奔赴隔离病区,与第二批同事组成了‘特护战队’”——据她介绍,这几名“二进宫”护士与第二批护理姐妹“合兵一处”,为袁某这样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进行以无创呼吸加俯卧位通气观察和监护为主的“特护”。“我们的‘特护’团队每天6班、每班4个小时轮值坚守,做到24小时全程监护患者,寸步不离。

一般情况下为病人穿刺采血不用太费力,可在全身严密防护的情况下采血,难度就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尤其是为袁老太太这样的年龄大、病情相对较重的患者采血,这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意志都是巨大的考验。凭借精湛的护理技术,李雪梅带领下的护理团队每次都能做到“一针见血”;此外,在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咽拭子采样时,由于随时可能引起病人的呛咳,导致飞沫喷溅,也具有相当的危险性,“飞沫、痰液中病毒载量很高,要说不怕是假的,但关键时刻我们义无反顾”。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期间的心理健康也是三院医疗团队关注的重点,许多患者一度出现了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影响康复进程,对于袁某这样病情相对较重的高龄患者来说,心理干预就显得更为重要。“每天,我们边治疗护理边鼓励她要树立信心,不要轻言放弃”,李雪梅表示,由于患者耳朵听不太见,医护人员每次与她沟通,总要近距离地大声说话,再加上她说的还是方言,交流起来更加困难,“我们后来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打电话给她的儿子,由她儿子‘翻译’给我们听,这样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患者心情也有了明显改善,治疗更加顺利,康复进程自然进一步‘提速’”。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这家省会南京之外唯一的三级甲等传染病院,也是江苏省公共卫生临床综合医疗实力最强医院之一,成为了南通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自春节前夕南通三院收治全市首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至今,在一个多月的抗疫战斗中,27名确诊患者在这里得到了完善的治疗(截至目前,南通确诊患者共40名),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务工作者零感染,彰显南通三院保障全市人民生命安全的胆量与气魄,展现了新时代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虽然我们在疫情防控战斗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绝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三院院长蔡卫华表示,“我们仍然枕戈待旦,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统一安排部署加强防控工作,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再接再厉,坚决彻底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让政府放心、让人民放心!”


立足于早、着眼于实

南通有序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


截止3月3日9时,南通共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0例,其中已治愈出院40例,无死亡病例。全市未发生医务人员医源性感染事件,连续18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通迅速行动,积极应战,在第一时间完成专家团队组建、定点医院遴选、医疗物资摸排等前期基础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战。1月19日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到位,24名成员全部来自三甲医院,分设AB两组、双组长负责,机动性调配。1月20日,选定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市级定点收治医院,当晚仅用3小时完成住院病人转移和隔离病区改造,

8小时完成医务人员临时生活区改造;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病区同步完成腾空改造,为快速收治病员赢得时间。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南通坚持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作为医疗救治工作的底线要求,筑牢防线,严防死守。全面加强发热门诊管理。1月19日,针对发热门诊设置情况进行专题督导。督导发现49个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开设发热门诊,均抽调精干力量24小时值守,确保疑似病例在第一时间得以“早隔离”。截至3月2日24时,全市累计筛查发热病人24858例,排查可疑病例4048人、隔离留观3732人次,发现确诊病例31例。


依靠科学,精准救治。认真贯彻“四集中”原则,聚焦主责主业,科学调度资源,发挥专家优势,有条不紊地开展临床救治。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抽调全院重症医学、呼吸、感染科精干医护团队,进入集中隔离病区24小时值守,对照国家版诊疗方案,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在率先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独创“抗新冠1-3号”中药组方协同治疗,辅以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显著提升了临床治愈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成功救治1名高龄重症病例。


办理海安市电子健康通行证

点击底部菜单进入办理

好消息 清零啦!海安5例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