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川縣:鄰里糾紛無小事 代表調解化干戈

映象網洛陽訊(記者 徐孟國 通訊員 王建波)“通過我們實地查看和現有證據來看,你們兩家確實已經構成了侵權。”

“作為年輕人千萬不能意氣用事,說來說去你的態度也是有點問題的。這畢竟以後還要做親戚,能和解了不是更好嗎?”

3月25日,在欒川縣法院潭頭法庭全國人大代表“楊來法訴前調解工作室”內正調解著一起相鄰關係糾紛。

“那我覺得不行!”原告激動地說。

“大兄弟,你彆著急,坐下慢慢說,我們今天就是來解決事情的,你放心,一定讓你們都滿意。”楊來法代表耐心地對當事人說。

原告朱某與被告馬某、李某的宅基地依次相鄰,三家共用一條通道。由於原告在縣城生活,不經常在家,馬某在未經朱某同意的情況下在公共通道上建設生活用房。被告李某見狀後便也在公共通道上建起了建築物,致使原告家通往外界的道路被阻斷。原告發現後,便撥打110報警電話,要求二被告拆除建築物,恢復通道通行。經多方多次調解未果,原告一紙訴狀將二被告告上法庭,請求法庭作出判決,依法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由潭頭法庭法官和楊來法代表及該鎮湯營、紙房、石門、潭頭村四個村身兼調解員的縣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民調主任組成的調解組,共同參與到本次調解中來。調解員們在充分聽取雙方意見的基礎上,先進行現場勘查、現場勸導,隨後組織當事人到“楊來法訴前調解工作室”進行調解。一開始,三方互不相讓,一直僵持不下,調解過程不順利。然而調解員們並沒有放棄,大家分組對當事人進行調解,結合實際情況,從情、理、法入手分別向各方當事人宣傳、講解《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和《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在法理與情理相結合下,雙方當事人迴歸理智,形成初步調解方案。

從15時開始一直到19時30分,近四個半小時的耐心調解,當事人三方多年的積怨終於得到了化解。

“在這特殊時期,咱法庭這麼重視我的事情,真是太感謝法官和調解員們!”調解結束後原告感謝道。

“如果由法庭判決,三方相應都會有不少的損失,不但不利於矛盾糾紛化解,還會加深積怨,更不利於鄰里和睦相處。”談起參與調解這起案件的初衷時,楊來法代表這樣說。

欒川法院充分發揮“楊來法訴前調解工作室”這一優勢,邀請其他鄉鎮人大代表參與進來,凝聚化解矛盾合力,主動作為,聚焦農村社會各種矛盾焦點和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尤其在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土地糾紛等領域不斷堅持提前深入調處,得到了群眾們的一致認可,為構建平安和諧欒川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自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楊來法訴前調解工作室”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成功調解糾紛10餘件,其中5起欠款糾紛經過多次電話溝通和勸導,被告主動履行了還款義務,達到了預期效果,實現了矛盾早察覺,糾紛早調解,從源頭上減少了社會矛盾,減輕了群眾訴累。

(映象網洛陽新聞熱線:15136323555,投稿郵箱:yxw [email protected]。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