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耀仲:“独臂”撑起阳光人生

在重庆市云阳县养鹿镇大同村有这样一位残障人士,虽然因为后天的不幸失去了左手手臂,但几十年来他靠着自己的勤劳和善良,热心公益、乐观面对生活,不但赢得了尊重,还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蒲耀仲:“独臂”撑起阳光人生

蒲耀仲与母亲黄祖秀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正在加快恢复,养鹿镇大同村的“独臂”志愿者蒲耀仲也为此松了一口气。这个因为春节热闹起来的家,如今又回到了往日的宁静。弟弟妹妹走后,家中便只剩下蒲耀仲和母亲黄祖秀在一起生活。

今年62岁的蒲耀仲,因为“断臂”的原因至今都还没有成家。谈起这段尘封的往事,母子俩都陷入了沉思。“1982年出门做生意时,从山上摔下去致残的,那时候家里的妹妹弟弟还很小,就两个大人,他在外面出事后我们真的是受了很大的打击。”母亲黄祖秀说。

据蒲耀仲回忆,在悬崖边摔断手那年他只有24岁。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大,蒲耀仲早早地就挑起了养家的重担。出事之前,蒲耀仲一个人干着两份工作。一份是在重庆云阳县平安供销社弹棉絮,另一份则是做点小生意。日子虽不算富裕,但总能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可惜,这样辛苦忙碌却有奔头的日子没过多久,蒲耀仲就遭遇了人生中的不幸。因为受伤比较严重,蒲耀仲不得不截掉整个左手手臂。截肢之后,蒲耀仲不但不能继续干从前的工作,就连自己的生活问题都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使得一向好强的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很多人我都不敢见,那时候情绪很低落,过了一两年才开始学习用一只手做事情。” 蒲耀仲说。

或许苦难对于生活来说就是这样,往往容不得蒲耀仲继续颓废,现实已然将他带入了新的人生篇章。好好的手,说没就没了,蒲耀仲心里很是难受,但是一想到一家人的生计问题,蒲耀仲又不得不顶着巨大的压力振作起来。

情绪缓和之后,蒲耀仲开始学习一只手打理自己的生活,打理这个家。原来可以用两只手完成的事情,现在都只能用一只手来解决。“截肢后的生活很不习惯,身体失去了平衡,就连穿衣服扣扣子都不习惯。”蒲耀仲说。

经过反复地在家练习,蒲耀仲渐渐地学会了一只手生活,还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重新找到了工作。蒲耀仲回忆说:“那时候是1988年,我刚好30岁,就进到了玻璃厂工作,一个月能挣到30至40块钱。”

据蒲耀仲回忆,在玻璃厂他主要负责看守大门以及厂里的机械用水等,虽然工资不高,但他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在他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努力干就一定能够收获幸福。

蒲耀仲:“独臂”撑起阳光人生

蒲耀仲单手洗衣服

一直到现在,蒲耀仲每天忙完家里大大小小的活计之后,他便会系着塑料围裙、戴着胶手套、穿着水靴站在洗衣台边清洗自己的衣物。蒲耀仲的母亲告诉我们,即使他的手很不方便,但是一直以来他自己的事都是亲力亲为。

即使身上没有什么负担,但是蒲耀仲依然没有让自己闲着。没有外出务工的这几年,家里的几亩良田便成了他的“主战场”。2019年他还主动当起了大同村的护林员。

蒲耀仲告诉我们,大同村共有生态林地2400多亩,由他负责管护的有1000余亩。这份护林工作看起来轻松,但是往往祸起瞬间,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他总要到村子里植被茂密的松树林边巡上几圈。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他还借着他宣传护林的喇叭,主动向在家的村民宣传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

“人残志不残,责任心非常强,他在做好公益性岗位的同时,在疫情期间自告奋勇宣传疫情防控工作,非常热心。”面对其他人的夸赞,蒲耀仲总是不以为然。他说,作为一个三级残疾人,能够得到政策的扶持和他人的帮衬,已经是十分感激了。“我每个月享受了特困补助,也享受了危旧房的改造政策,国家给我这么多的帮助和扶持,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贡献。”蒲耀仲表示。

人自助,天才助。初春时节,蒲耀仲早已谋划好了自家的生产打算。蒲耀仲告诉我们,因为养鱼让他去年多了2000多元的收入,所以今年他准备继续在鱼塘上下功夫。“下一步就是把该做的做好,再勤快一点,打算发展点养殖业,种点蔬菜,努力改善一下家里人的生活。”蒲耀仲说。

一个人的日子虽有些孤寂,但他也想要靠着自己的努力,把生活越过越好。在蒲耀仲身上我们看到,即使平凡,也有自己世界里的色彩,生活就是舞台,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我们应该为像蒲耀仲这样身残志坚、热心公益、乐观面对生活的人点赞!

(作者单位: 云阳县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