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撑起”脱贫新生活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胡剑芳 李星

仲春,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漫山竹海,葱绿幽深。竹林深处,只听阵阵机器轰鸣声音传来。

“那是我们村正在新建的一座竹炭加工厂,好多因疫情影响没有外出的村民都在厂里做工。”双垅村村支书朱万泽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双垅村是典型的山区村,山林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少,楠竹种植面积超万亩。2016年以前,因交通闭塞,山路崎岖,楠竹无法外运,村民只能守着满山“宝贝”,白白受穷。全村共有贫困户160户600人。

2016年起,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双垅村先后兴修林区路57.6公里,解决了11个组的竹木运输问题,每亩竹林直接增收1000元以上。

靠山吃山,要有新吃法。在精准扶贫的政策带动下,该村招能人进村,依托“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引进楠竹加工厂17家,生产竹篮、竹篱笆、竹架板等竹制品,年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3000多人就业,全村八成以上人口受益,包括149户贫困户。

55岁的贫困户陈红寿,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务工,从前只能等人上门收竹子。如今,他每天来加工厂上班,一个月3000多元工资,“没想到,楠竹让我家脱了贫!”

除了加工厂,楠竹加工衍生的新业态在村里越来越多。2018年,90后青年贺慈返乡创业,在村里创办起竹乡情竹艺加工厂,召集乡里40多名民间竹雕艺人,手工制作传统竹艺工艺品,并通过电商销售,既就近解决当地一部分富余竹制品订单,又带动10余个闲置劳动力就业。

2019年,全村16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而在对口帮扶的省武警总队和咸安区政府办扶贫工作队看来,进一步延伸楠竹产业链,才能确保村民稳定脱贫不返贫。经考察论证,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370万元,以周边楠竹厂的竹屑、竹根等废弃料和村民弃而不用的破竹、残竹、小竹为收购原料,为村里兴建一座占地20亩的竹炭加工厂,实现楠竹资源高效利用。

不料,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竹炭加工厂的建设进程。3月初,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村里紧急集合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参与厂房建设。目前,机器已基本到位,预计5月投产。届时,不仅能解决5到10名贫困户就近务工,而且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20万元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