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烦恼

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发展,大家都在探讨艺术金融,随着艺术财富需求的增长,让收藏家和艺术行业专家们的家庭长期资产不断累积,藏家规模越来越大,比如:泰康保险集团—体系化的企业收藏;刘益谦—投资大鳄的典范收藏……


绝不是附庸风雅,危难关头也会协助家族渡过危机,但是,由于拥有相当数量的艺术品资产利益相关人轻视藏品市场价格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亦或对估值有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可能无限夸大与实际市场价格不符、极易引发盲目争产和诉讼,传承的烦恼不期而至。


画家、收藏家的家产争夺大战不断……


收藏家的烦恼

母子、父子、兄弟姐妹、继父母继子女、孙子女、未成年子女、复杂的再婚和多次婚姻的家庭成员、需要特殊安排的受益人……


1年、10多年……


一审、二审、再审、和解、调解、判决、强制执行……


收藏家的烦恼

新中国画廊鼻祖,"和平画店"(中国第一家出售齐白石画作的专卖画廊)创始人许麟庐(齐白石的关门弟子)和其第9个儿子许化迟,2代收藏名家书画,升值万倍,赚下百亿资产。2016年,许的三儿子将94岁的母亲、大哥、二哥告上法庭要求分割父亲遗产。


王己千,收藏有大量的国宝级藏品,虽然立下遗嘱,2017年法院宣判王己千患老年痴呆被操纵立下给儿子和孙子的遗嘱,2003年去世的王己千先生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家里也没消停过。


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没有留下遗嘱,讼争法院主要分歧在于李可染的遗产中到底有多少作品。


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家庭冲突、顺利传承?笔者认为,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预防家庭大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享受家族的幸福:


一、有意识、没意识,有规划、没规划

二、有什么、没什么

三、给谁、不给谁、怎么给


关于第一点,有意识、没意识,有规划、没规划。最简单,也最难。说它简单,就是你有没有想到去做,所以最简单;说它最难,就是没有意识,造成家族非常混乱,花费巨大的精力、资源和情绪。最大的风险在于家族关键人物没有传承法律风险意识,不去规划可以规划的传承事项。一定要有明确的资产安排意识使传承有序、有效。


第二点,有什么、没什么。建议大家用一顿饭的功夫编制一份描述清晰的资产清单并定期调整。


第三点,给谁、不给谁、怎么给。给谁不给谁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不要侵犯其他共同财产人和需要照顾的主体的权益。怎么给就需要大家考虑了。根据不同的主体、对家庭的贡献、家族关键人物会有不同的考量和安排。画家和收藏家一部分资产是艺术品,对于有出处、没有所有权瑕疵、不受法律限制交易的艺术品,

可以考虑遗嘱,也可以借鉴艺术品信托。

收藏家的烦恼

关于传承工具之一的信托,在美国的传承实践中,有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托形式,有的侧重有序传承,有的侧重税务筹划,有的兼顾两方面,如适用于拥有巨额资产的超高净值家族的QTIP Trust(Qualified Terminable Interest Property Trust), 此类信托将资产分成A、B、C三份信托,其中A、B适用于有遗产税的国家,这里不赘述,把剩余免税额度之外的资产通过信托留给自己的亲生子女,放在C信托中的资产,往往由身故的配偶事先指定留赠给自己的子女,而作为幸存配偶一方不能改变C信托中指定的受益人名单,可防止信托设立人身故后配偶再婚再嫁而使其亲生子女丧失继承的机会。此信托可交由专业经理人打理,可解决家人没有管理和处置艺术品的专业判断经验问题。子女中若有不良消费习惯的,可分批定量支付。


除了以上共性需要考虑的问题,每个藏家的个性问题风险源不相同,建议全面系统梳理,适当使用传承工具,保证工具使用时可以实现有效传承。


北京德谕泽律师事务所,只为世代传承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