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我刚离婚那会儿,好多人自告奋勇给我介绍对象。

从媒人给我介绍的对象身上,我基本上能获悉我在媒人心目中到底处于啥水平。

我离婚那年的外在条件是这样的:

29岁,长得比现在好看,身材比现在苗条,有个不到一岁的女儿,在广州市中心有房有车有稳定工作。

虽然那会儿收入不是很高,但在同龄人当中,我已经算是佼佼者了。

有个熟人见我离婚了,自告奋勇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大叔。

对方是大学退休老师,离过两次婚,第二次离婚被前妻分走了几乎所有财产,他那会儿租房子住,急需一个女的,填补他的寂寞,为他养老送终。

熟人跟我说:“我问过他了,他不嫌弃你离异带娃的。”

讲真,听到这话,我当场想和他绝交,因为我没想到我在他心目中就值这个价

(这里的价,不是价格的意思)。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另外一个熟人,给我介绍的是一个离异男。

我再三推辞,可她还是在微信上把对方的情况说明白了。

她说:“他条件很好的,有房有车,工作稳定。虽然离过婚,但在上段婚姻里没孩子,他不嫌弃你带个女儿的。”

我问:“他离婚的原因是什么?”

她回答:“女方不育。”

接下来,我连看男方照片的兴趣都没了。

这位熟人不知道的是:

虽然我离异带娃,在婚恋市场上属于婚育价大打折扣的人,会被很多“只看得到我是母的、看不到我是谁”的男人嫌弃,但是,我也嫌弃他们啊。

换而言之,虽然我是个被人挑剔的离异女,但是我其实也很嫌弃想找生育工具和家庭保姆的男人,而且,我也非常不厚道地嫌弃离异男。

我觉得,女人在离异男中找伴侣,找到好伴侣的几率跟去赌场、夜总会、监狱等场所找伴侣的几率差不多(不是说没有,是几率小,离异男中当然也有好的)。

在中国,大概率上(划重点),女性退路、出路窄,离异女性更是窄上加窄,但是,能让这拨女的宁肯离婚也不愿意继续凑合的男人,能好到哪儿去?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从小到大,我接触过的离异男,真没几个是质素好的。

我知道自己不能犯以偏概全的毛病,但确实没办法不带有色眼镜地看待他们。

倒是另外一个朋友,跟我说:

我扫视了一下自己的圈子,我觉得配得上你的单身男士,一个都没有。你那么好,值得更好的,希望你能遇到更好的。

六七年过去了,前两个熟人已经在我生活中渐行渐远,而后面这个朋友,我们到现在依然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我知道她欣赏我,而我喜欢和欣赏我的人在一起玩,这没毛病。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不管你品性、成就如何,不管你是谁,只要你离过婚,那你就只配得上层次低的男人。

很多时候,不仅仅是男人这么想,女人也会这么想。

女人也会这么想,一方面是因为她们自己恐惧离婚这件事,“有主”比“无主”更让她们感到安全(其实哪有什么主,不管婚内婚外,我们都只能是自己的“主”);

另一方面,是别人的离异状态,能让她们快速找到“我没离婚,说明我更优秀”的这种优越感。

我发现:女性在相亲市场上,很容易被物化,沦为被挑选的“客体”,虽然这明明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中国人大多有“第一次”情结(其实也就是处女情节的变种)。

买房要买新的,家具电器要买新的,初吻是最难忘最珍贵的,在某些场合女性的初夜甚至可以被拍卖出高价……初夜,初婚,初胎,自然也是最被重视的。

如果你离过婚或是年纪大一点,那你就只能是“打折货”了。

对一些人而言,女人更像是一个容器,和吃饭用的碗、喝水用的杯子、刷牙用的牙刷没啥不同。

他们看不到你是谁,只看得到你——作为一个物品——曾经属于谁。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二十几岁,我跟当时的男友闹过一场分手。

“分手”后,我负气出去相亲,就曾被一个男的嫌弃我不是处女。

他问我:你有过男朋友吗?

我说:有过啊。

他略有些失望,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你……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说:也有过。

跟他吃完饭,我回家打开电脑,无意间发现他的QQ签名改为了:

我只是想娶一个处女做老婆而已,为什么这么难呢?

刚好当天我心情不好,看到这话,还大哭了一顿。

十几年前,网络上、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给女性洗脑的言论,我那时也没觉醒,对男女关系、性别平等没有自己的思考。

我只觉得这些嫌弃我不是处女的男人不大对劲,但又说不上他们哪儿不对劲。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再后来,我和当时的男友真分手了,之后又玩票式地出去相过一次亲,结果同样的剧情又上演。

男方问我:你跟前男友在一起几年啊?

我说:超过三年吧。

他说:那你们……肯定有过那层关系了?

我假装听不懂,问他:哪层关系啊?

他说:那个。

我说:你说清楚点,哪个?

他说:就是那个。

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哦,你说那个啊?有过。怎么了呢?你介意这个?

我感觉他明显对我感到有点失望,但他表现得还算比较有涵养,只是扶了扶眼镜说:是个男的都会有点介意的吧。

我说:那你呢?难道……你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没有过?

我当时想着,如果他回答“有过”,那我就骂他双标。

如果他“没有过”,那我就歧视他还是个处男。

结果呢?他先是不说话,后来点点头说:我很洁身自好的。

我心想:什么意思?老娘没跟你啪啪,就是不洁身自好?

我突然提高音量,在餐厅里假装特别惊讶地说:天啊,你都快三十岁了还是个处男?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声音很大,餐厅里坐其他桌的人都看了过来。

29岁离婚在广州有房有车,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个62岁的离异大叔

之后,我付了一半饭钱,走人了。

我觉得女性活这一辈子,确实挺不容易的,因为男权社会对我们的洗脑无处不在,我们一不小心就会认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那一套评价标准。

我们极其容易被当成一件商品,被男权社会定价,而所谓的女性独立和觉醒,就是拿回定价权。

我自己价值几何,只能我说了算,你算老几?

作为女人,我觉得把这个世界想得残酷一点,未必是一件坏事。

远离那些动不动就贬低、打压你的人,别把人生的主动权交在别人手上。

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负责,稳稳当当走好接下来的路,才是正道。

以前啊,我们深受“女人要学会示弱”这一思想的洗脑,总觉得女人在男人面前要适当低姿态一些。

可现在我却觉得:真正自信的男人,不会要求身边的女人靠扮弱来凸显自己作为男人的自尊和伟岸,女性也可以不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标准来行事。

你若平等待我,我回报你礼貌;你若动不动想贬低我,那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温柔贤惠、小鸟依人固然可爱,但活得“虎”一点、狠一点也挺好。

你是谁,想成为谁,只能自己说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