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探讨剧中女性的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

“有一个问题是我们过去的局限性。就是会把一个强有力的男人作为我们的精神寄托或会把婚姻作为我们爱情的唯一的归宿, 这条捆绑我们的绳索, 最后一个‘结’始终没有挣开。”

这是女作家张抗抗在一次访谈中曾经说过的话,电视剧《亮剑》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正是一种这样的状态,她们都没有挣开那个“结”,缺乏女性应有的独立人格,但是让我们的欣慰的是她们的主体意识也在逐渐觉醒。


可以说《亮剑》是一部男人的戏,塑造的主要是男性英雄形象,但是他们也少不了女性的衬托,这些女性或敢爱敢恨,或知书达理,或为爱痴狂,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秀琴、田雨和张白鹿,接下来,我就结合剧情分析一下这些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影视剧人文底蕴的影响一点思考。


《亮剑》:探讨剧中女性的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


一、敢爱敢恨的基层革命女性


这类女性形象典型代表就是秀琴,作为基层革命女性发的她,大胆泼辣、敢爱敢恨,深明大义。在喜欢的人面前,秀琴从不遮掩,她对李云龙可谓一见钟情,上去就是一通表白:“俺山里妹子没文化,搞不懂这么多弯弯绕,只会直来直去,俺跟你明说吧,团长,俺喜欢你。要是你看上俺,俺就给你当婆娘。”在大是大非面前,秀琴大义凛然,站在平安县城的城楼上:“团长,你开炮啊,为我报仇,开炮啊,李云龙,我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别让我瞧不起你,你开炮啊!”


秀琴作为传统女性的代表人物,办起事来不输给老爷们,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她人格独立的缺失,我们从她的话语里依然能看到一些三从四德封建思想的痕迹,像如“俺给你洗脚,俺给你暖被窝”“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等。在秀琴的眼中,男人还是自己的天,但是我们也看到她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当李云龙答应给的手枪不给时,他会说李云龙看不起妇女,可以看出在她的意识里妇女是应该被尊重的,男女应该是平等的。

秀琴喜欢李云龙就大胆表白,大有一种为爱和自由奋不顾身的气魄,完全没有传统女性的那种羞涩和矜持,这也是一种主体意识觉醒的表现。


《亮剑》:探讨剧中女性的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

二、小资情调的知识女性


这类女性的典型代表就是田雨,他出身名门,知书达理,既漂亮又会照顾人。在医院里田雨照顾李云龙可以是无微不至,她对李云龙也是崇拜有佳,但是要跟他结婚,一开始她是不同意的。我们可以看到李云龙就是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大老粗,没有长相,没有文化,更不懂浪漫,所以两个人是极不般配的。他们两个人在婚后出现了一系列的冲突,搬进新房子后,小资情调的田雨认同的是钢琴和油画,而李云龙却极端地排斥,让人把钢琴抬走,并用领袖像代替油画。还有就是新婚之夜,田雨却在给李云龙写管道昇《我侬词》的词“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田雨想借机提醒李云龙,两个人要坚守一生,谁也不能背叛。可是,李云龙面对诗却是一脸茫然,他更多的是“小田,天晚了,我们是不是也该睡了”。


虽然田雨是知识女性,向往自由和浪漫,但是婚后田雨与李云龙之间的矛盾冲突,几乎都是以善良的田雨让步而结束。

在他们的家庭中,还是男主人在做着主导,女主人的独立人格是缺失的。后来,为了挽住即将破裂的婚姻,田雨亲自从家乡赶到李云龙学习的地方,承认自己的不足,学做张白鹿这样的女人,小资情调的她彻底败给大男子主义的丈夫。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钢琴、油画和李云龙的争吵,这些都都表明田雨有自己的爱好和意志,这也体现了她的主体意识的觉醒。


《亮剑》:探讨剧中女性的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

三、为爱疯狂的性情女性


这类女性的代表就是张白鹿,在那个相对保守的年代,她能插足别人的婚姻,虽然是不道德的,但也足以显示她强大的主体意识。作为田雨的老同学,张白鹿对李云龙一见钟情,被他身上发的英雄气深深吸引,性情中人的她决定为爱疯狂一把,她为李云龙斟酒、为他研读战争书籍、为了他甚至放弃自己的专业,她献上了李云龙在田雨那里缺失的的温柔和理解,她从感情上深深俘获了李云龙。面对田雨对婚姻的守护,她也是果断放手,但是她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张白鹿敢于为了自己喜欢的人去冒险,看上去不是一个守本分的人,她是一个很自我的人,为了自己的感情归属,不放弃任何一顶点的机会,可以说她的主体意识是觉醒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她追求的是一种不对等的感情,为了自己的爱的人她改变了太多,甚至迷失了自我,这种高负荷的爱情即使修成后果,她又能坚持多久呢?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张白鹿没有了独立人格,她在为自己喜欢的人而活,还好没有什么结果,否则也会一个悲剧。


《亮剑》:探讨剧中女性的独立人格缺失和主体意识觉醒


电视剧《亮剑》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她们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但是她们始终都是面临着边缘化的尴尬,她们更多的是对男性英雄主人公的陪衬。这也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之前的社会,男性在社会中一直是主角的地位,他们掌握着话语权,有一套价值评判标准, 这也对影视作品也产生了影响,以至于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大都存在独立人格的缺失,就像《亮剑》里的秀琴、田雨和张白鹿,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他们主体意识发的觉醒和进步,这一点对影视剧的人文底蕴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家吕益都曾经写到:“战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往往成为凝结民族气质、传达深沉之美与人性深度的代言。她们所具有的意志和精神,也鲜明地反映了文本叙事所指向的时代特点、民族风韵。”所以,在影视剧的创作中,我们应该注重女性人物的塑造,更加注重女性形象的主体性,充分展示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对女性的理解和关怀,传达正确的性别观,从而让女性人物塑造为影视剧的人文底蕴加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