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二號傳回圖片暗藏玄機,副總師多番觀察下,挽回一個重大失誤

就在之前的3月19日,中國航天局發佈了一個重要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再度“復工”,進入第16月晝工作期,隨後玉兔二號創造了一個新紀錄,在月背活動時間長達400多天,累計行駛里程達到405.44米。

可能在一些人看來,平均算下來玉兔二號每天僅行駛1米左右的距離,有些緩慢,但需要注意的是,月背本身對於人類來說屬於一個未知的新區域,任何行動都需要細緻規劃,同時玉兔二號的探測任務較多,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玉兔二號傳回圖片暗藏玄機,副總師多番觀察下,挽回一個重大失誤

與一般的行駛不同,在活動之前,玉兔二號已經傳回多張圖片。根據這些圖片,地面控制中心可以還原出月球表面的數字影像圖,進而推測月表地形,這些資料的彙總之後,地面控制中心的科研專家會規劃出一條玉兔二號能夠安全行駛的路徑,並設定從起點到終點的各個導航點。

就在玉兔二號第15個月晝工作期間,地面控制中心曾一度遭遇困難,在多番研究玉兔二號傳回圖片後,控制團隊中的大部分成員建議,繞過16米撞擊坑後,應該一路向西,因為這個方向看上去一馬平川,甚至可以開始規劃後續路線。

玉兔二號傳回圖片暗藏玄機,副總師多番觀察下,挽回一個重大失誤

對此,玉兔二號副總設計師於天一就遲遲沒有做出指示,因為在他看來,玉兔二號傳出的圖片還存在一些玄機。

經過其多番觀察後,他發現影像圖中當前點西側位置看上去幽暗,右側則是亮鋥鋥的,是典型的撞擊坑特徵,如若玉兔二號繼續朝這個方向前進,無疑會陷入多個撞擊坑的封鎖,最後無法脫身。

玉兔二號傳回圖片暗藏玄機,副總師多番觀察下,挽回一個重大失誤

為了進一步論證,玉兔二號搭載的全景相機再次對西側位置進行全景成像,發現一個直徑約20米的大型撞擊坑,周圍遍佈著坑坑窪窪的小型撞擊坑和濺射石塊,最後出於各方面的考慮,玉兔二號地面控制中心成員決定調整路線,玉兔二號探測車向北行駛繞過西北側的小型撞擊坑。

在這之後,其繼續向北行駛,直到繞過超大型撞擊坑後,才調整方向,繼續向西部探測行駛。

玉兔二號傳回圖片暗藏玄機,副總師多番觀察下,挽回一個重大失誤

就最終的結果來看,玉兔二號副總設計師於天一的遲疑挽回了一個重大失誤,但也無不說明了,航天工作存在大量細緻的工作,任何一個小的疏忽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美國航天飛機事故,造成重大人員與財產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