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有何出處?它與古代神廟有著歷史淵源

前段時間武漢到火神山,雷神山兩個醫院,都投入了使用當中,這兩個醫院的名字一經公佈,就引起了熱烈的討論,此前坊間曾流傳過一篇有關於這兩座醫院名字的《易經》分析的短文。文章當中蘊含著極其濃厚的傳統文化色彩飽含了人民對於美好的祝願。其實,在古代人們就認為火神和雷神,擔負著消滅瘟疫的職責。


“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有何出處?它與古代神廟有著歷史淵源


在遠古時期,人們對於自然的認識還不夠透徹,於是便把那些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歸結于于神仙法術。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除了建立了完善的神仙體系之外,還將人們生活中的諸多事物與不同的神仙聯繫起來,人們相信修建廟宇,可以祈求風調雨順。在古代,人們認為帝王是否德行高尚,是否經常祭祀,與農業生產之間是有著極大關聯的。


作為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北京城,曾經多次作為國家首都,在北京城中自然修建了大大小小許多廟宇。雖然經過了歷史的洗刷,風雨的侵蝕,但是還有很多廟宇流傳至今,在這些廟宇背後,蘊含了極其豐厚的文化意義。


根據民國所著的《北平廟宇通檢》中曾有記載,民國時期北京城內所修建的火神廟就有17座。其中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就是什剎海火神廟。


“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有何出處?它與古代神廟有著歷史淵源


這座火神廟修建於唐朝貞觀年間,當時的北京被稱為幽州,還不像現在範圍那麼廣泛,只有天安門周邊一帶,這個火神廟也算不上城內的廟宇,只能算是郊區的一個小廟。元朝時期城市範圍擴大,這座火神廟才算得上進了北京城,元代至正六年,還曾經對這座廟宇進行過修整。漸漸地,這座小廟一點點繁盛起來。


萬曆二十四年,紫禁城著火,乾清宮和坤寧宮被燒燬。次年,又一場大火將三大殿等主體建築焚燬,這兩場大火令萬曆皇帝十分憂心,害怕是自己得罪了神靈。於是在萬曆三十三年,下令擴建北安門外的火德真君廟。


與此同時皇宮的主體建築也在修復當中,但此時火神廟卻發生了一件怪事,根據《帝京景物》記載,那一年的五月初六上午,有侍衛聽見火神廟內鑼鼓喧天,於是便打開大殿的門,進去之後發現有一個巨大的火球,越出大殿向西南方向滾去,不一會兒,西南方傳來一陣巨響,王恭廠發生了大爆炸。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此事必然是虛構的,但也體現出人民在當時黑暗的社會環境下,對光明正義的渴望。

“火神山”和“雷神山”之名有何出處?它與古代神廟有著歷史淵源


明朝時祭祀雷神的地方設在先農壇,這裡除了設有雷神之外,還有風神,雨神,雲神,太陽神等各路仙家。皇帝祭天時,就把神靈的排位拿到天壇。到了雍正皇帝時期,他覺得讓諸位神靈共同擠擠在一起不夠尊敬,於是便開始興建廟宇,單獨供奉神靈。

紫光閣北面,有一座宮殿是康熙皇帝小時候長天花時的住處,他曾經在此地戰勝病魔,於是這片地方被認為是一塊風水寶地,雍正年間修時應宮時,這裡被改為雨神廟。之後又修建了風神廟,雲神廟和雷神廟。現在故宮附近的這些廟宇被稱為“故宮八廟”。

當時的人民面對疾病,只能祈求上天的庇佑。而我們現在擁有著先進的科學技術,無私奉獻的白衣鬥士和上全國人民的美好祈求,相信災難會很快就會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