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鄭州的抗疫效果全國人民都有目共睹,本來成績不錯,一直以硬核自居。

突然一位李球迷橫空出世,於是鄭州又接受了一把全城檢驗,最終是有驚無險,李球迷開始豪橫,後來全家道歉。

鄭州這些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一路彎道超車,而且從未止步,好像坐了火箭,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升至第7位。

2016年,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一,此榜單還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等。

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出爐,鄭州和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等一起躋身15個新一線城市。

現在鄭州常住人口突破千萬、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正式跨入特大城市行列。同時還是“世界城市100強”、“亞洲城市50強”之一,成功晉級“萬億俱樂部”。

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鄭州地處中原腹地,北臨黃河,西依中嶽嵩山,東南為遼闊的黃淮大平原。

鄭州人特別在意的事,這裡是古都。鄭州曾是夏、商、管、鄭、韓五朝都城,至今這裡還保存著商代的古城牆,細算起來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

中華文明探源六大工程,鄭州佔三個。5000多年前,軒轅黃帝出生、創業和建都於鄭州新鄭,在那裡建舟車、創文字、定律例,開啟了炎黃五千年的輝煌。

大家的印象中,古都大多有紅牆碧瓦的城樓、高聳威嚴的古城牆,鄭州在這一塊似乎缺乏應有的古城韻味。

鄭州的味道除了少林寺,還有北宋皇陵,這是國內目前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皇陵區,埋葬了北宋8位皇帝,以及數十名王孫貴胄,功臣名將。但除永昭陵和永定陵被保護開發成景點外,其餘均還袒露于田野之中,任憑風吹雨打,在歲月留下痕跡。

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鄭州就這麼純天然的保護著古蹟,鄭州擅長的是把歷史寫進史冊,變成千古流傳的故事。

象棋棋盤上的“楚河漢界”就出自鄭州。公元前205年,楚王項羽在彭城(今江蘇徐州)大敗漢軍,漢王劉邦率軍敗退滎陽(鄭州轄區)。

公元前204年,楚軍包圍了滎陽,劉邦感到情況十分緊急,千方百計向項羽求和。項羽自仗實力強大,拒絕了劉邦的求和要求。

萬般無奈之下,韓信開始持久作戰,採取“拖”的辦法,要把項羽拖垮。結果長時間的兩軍相持,形勢發生逆轉,結果是項羽的楚軍士氣漸落,漢軍卻日益強盛。

公元前202年秋,項羽迫不得已與劉邦講和。雙方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以西為漢,以東為楚,這場長達數年的楚漢之戰終於叫停。

楚漢之爭的“經典故事”就是鄭州的歷史。

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官渡之戰也是鄭州的歷史。東漢末年,各地豪強紛紛割據勢力爭權奪利,袁紹、曹操兩大集團逐步發展壯大起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與袁紹沿黃河下游南北對峙。

建安五年(200年),曹、袁兩軍在官渡廝殺,最後以曹勝袁敗而告終。由此可見鄭州一帶地理位置的重要,得中原者得天下。

這麼以來脈絡就很清晰了,講鄭州鄭州歷史不僅打打殺殺,還有源遠流長的文化哩。

鄭州嵩陽書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與河南睢陽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齊名為我國四大書院。

嵩陽書院實行門戶開放,不設地域限制,有教無類,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范仲淹、司馬光、朱熹、李綱、範純仁等人。司馬光的鉅著《資治通鑑》第九至二十一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完成的。

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鄭州講科學技術也是非常偉大的。鄭州登封保存著元朝郭守敬建造的天象觀測站,公元1281年,郭守敬在此地精確計算出一年為365日5時49分12秒,和地球繞太陽的時間只差26秒,與當今世界通用格里高利曆完全一致,卻較其早了三百年。

相比鄭州的古都傳承,人們更願意講鄭州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十九世紀末,湖廣總督張之洞積極主張修築京漢鐵路,那時鄭州只是一個小小的鄭縣。1905年隴海鐵路動工修建,在鄭縣交匯,鄭州車站應運而生,此乃“火車拉來的城市”之肇始。

1949年11月10日,鄭州車站由原來的八條股道增加到二十二條,接發列車能力幾乎增加兩倍。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鄭州有 “鐵半城”之稱,意思是鐵路職工及其家屬,在鄭州市區佔到一半。

鄭州鐵路交通便利得天獨厚,城市規模逐步擴大,人口逐漸增加,地方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進出口貿易運輸更加快捷暢通,被譽為“大中原出海口”。

1954年,河南省省會從開封遷往了鄭州。從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開始算起,開封已經做了幾百年的省會,當時開封還以為是權宜之計,開封和洛陽都在較勁,誰也未曾想到,中原老大從此是鄭州。

2003年底鄭州修建了一座以火車頭為主題的世紀歡樂園,人們稱為“火車頭公園”。公園裡擺放、陳列著曾在鐵路線上奔馳的蒸汽機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

鄭州人也承認,鄭州就是火車拉來的城市。

中原王者領跑全國,鄭州跑出了加速度,這裡其實是古都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鄭州定位商貿城,修建了亞細亞、華聯商廈、商城大廈、商業大廈、百貨大樓、紫荊山百貨大樓等大型商場,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商業競爭局面。

1989年,一句“中原之行哪裡去——鄭州亞細亞”的廣告詞,叫響全國。後來的亞細亞雖然式微,但仍然蠕動,花開不敗,只是逐漸在凋零。

鄭州每年都要舉辦全國商品交易會,文化用品、針紡織品、家電、汽車、機電產品等等,應有盡有,規模大,品位高,是工商界矚目的商品盛會。

鄭州現在鐵路樞紐地位更是突出,我們平常看到的鐵路樞紐一般也就4個方向,但鄭州鐵路樞紐是8個方向,且擁有亞洲最大特等客運站、亞洲最大的火車編組站、亞洲最大的高鐵特等客運站。

鄭州的火車馬力強勁,鄭州的古韻獨有魅力。

疫情逐漸過去,春綠枝頭,相信每個來鄭州的人都會深刻感受到鄭州速度裡的古城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