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1912年的1月16日,袁世凱最終與革命黨人達成了協議,清帝退位後他將出任民國大總統,深思熟慮之後的袁世凱決定向裕隆正式攤牌。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清末禁衛軍

按照袁世凱的一貫作風,話肯定不會直說。這天早上,袁世凱見到裕隆後就開始哭,哭的死去活來,這場景連當時只有不到6歲的溥儀都記了一輩子,晚年回憶錄還寫道“隆裕太后坐在靠南窗的烷上,用手絹擦眼,面前地上的紅毯子墊上跪著一個粗胖的老頭子,滿臉淚痕。”這個粗胖的老頭子便是袁世凱,他跪倒在裕隆太后的面前,哭訴著革命軍是多麼強大,武器多麼先進,殺起人來毫不手軟,而且勢頭現在正猛,北洋軍根本打不過,您上次給錢我也為了鎮壓武昌起義花完了,如果繼續要打您需要再想辦法解決軍餉的問題。聽完這些,裕隆也哭了,裕隆的哭一半是嚇的一半是愁的,無奈的只能向袁世凱討對策?袁世凱便繼續哭著說,現在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您和皇帝先退位避避風頭,我們來個以退為進,我在前面替您衝鋒陷陣,待這陣革命之風掛過去,我再想辦法擁立你們。裕隆雖說常年處在深宮之中,但能當上太后腦子基本還是夠用的,她明白前半句是真的,後半句基本上是騙人的鬼話,便沒有當即回覆,而是召集和她一樣只會哭的親戚們商量,袁世凱明白這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後面還有連環殺招。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真相很一般的裕隆

覲見完裕隆的袁世凱,吹著口哨坐在他那輛金漆朱輪馬車上,想著下一步的計劃,可正當車隊走到東安門大街三順茶館附近的時候,突然從天上扔下來三顆炸彈,襲擊了他的車隊,但是炸彈並未傷到袁世凱,只是炸傷了衛隊成員,他所乘坐的馬車迅速撤離了現場,隨後警察很快抓捕了刺殺袁世凱的兇手,並且鎖定了幕後兇手,就是在京津地區同盟會。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清末的北京城

說到同盟會,前面也介紹過一些同盟會的大概情況,他的內部管理還是鬆散的,內部意見分歧也比較大,平時誰都不怕誰,誰都覺得自己是常有理,就說這京津地區的同盟會,就不服從孫中山的領導,他們不想把這到手的果實送給袁世凱,便派了幾個同志去行刺袁世凱,幻想著袁世凱一死,清政府必定會大亂,革命軍這時候進行北伐,必定可以徹底的推翻清王朝,建立真正的共和,殊不知這天才一樣的想法卻加快了袁世凱向裕隆逼宮的步伐,估計袁世凱每次想到這次暗殺都能笑醒。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張先培(刺殺袁世凱的烈士)

一向反對和談,堅決主戰以良弼為首的宗社黨,一直都懷疑袁世凱的動機不純,南北和談只是為了自己的私立與革命黨勾結,好竊取我大清江山,一心想殺掉袁世凱與南方決一死戰。革命黨人的這一炸,袁世凱便正好稱病不出,不給宗社黨刺殺的機會,不用上朝親自去給裕隆施壓。還讓自己的心腹趙秉鈞等人整天在朝堂散佈謠言,說革命黨現在大量的潛入北京,準備挨個刺殺反對共和之人,那天搞不好把紫禁城給炸了也不一定,說的有鼻子有眼,搞得滿清皇室人心惶惶。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良弼

這樣消息嚇唬裕隆這樣的婦道人家還是有一定威力的,但是嚇唬不了良弼。良弼是誰呢,他有個師傅叫鐵良,這兩個人祖上都是愛新覺羅混的,小時候都比較窮,長大後都比較努力,當官後都比較能幹,可是始終被載灃這些含著金鑰匙的實權派人物有意打壓和排擠,其實如果當時派去鎮壓武昌起義的是良弼或者鐵良的話,歷史有可能是會被改寫的,當然這都是些後話。當時良弼剛剛被袁世奪走禁衛軍的指揮權,雖說權利是給了馮國璋,但是禁衛軍基本都是良弼的親信,實際的話語權還是在他,這也是他敢硬著和袁世凱對抗的原因。就在袁世凱逼宮之後,以良弼為首的總社黨要求裕隆立即罷免袁世凱,與南方開戰,就算失敗我們也可以回東北龍興之地割據一方,打都打就認輸,那不是努爾哈赤的子孫。


我所認識的民國之清帝退位3

鐵良

在袁世凱看來,這樣的人還是不存在的為好,於是便決定儘快送他上路。當然這事情不能由袁世凱的人去做,如果東窗事發那逼宮的事情基本就黃了,而且還有可能遭到滿族人的追殺,畢竟在京城這股勢力沒人敢小覷,於是他的目光又轉向了為了共和無所畏懼的革命黨人身上。(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