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在石头上阅读陕北


龙云:在石头上阅读陕北


陕北汉画像石,是中国汉画像石的四大区域之一,自发掘以来,已出过一些专门性的书籍,但多是介绍性求解式的陈述。李贵龙的《石头上的历史——陕北汉画像石考察》,是在大量实地考察的经验积累上,在之前介绍性版本的基础上,向前大踏步前进后为我们作出的深层次高视点解读。

  李贵龙将陕北汉画像石纳入全国汉画像石的总体框架,从比较分析入手,对陕北汉画像石的独特文化价值作了重点解读。陕北汉画像石之所以能够独树其标,不是孤立和臆造的产物,它是陕北这块土地上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陕北人共同作用的结果。相比于河南、山东、四川,陕北这块土地很独特,它的黄土高坡和黄河母亲的文化底色,它的高原丘陵与大漠朔风的自然秉赋,它的边关塞下的拉锯战争氛围,尤其是炎黄基因与“最后一个匈奴”的人格组合,都是形成陕北汉画像石简约自然、纯朴华美、特立独出的基本底质,也是陕北汉画像石文化价值的出发点和归宿处。

  斯时的陕北,是和匈奴紧邻或者说相交的拉锯地带,这种特殊的胡汉文化交融状态必然以镜像的方式还原式记录反映在画像石里。也有的是非现实的,如在墓室固定位置上刻绘西王母、东王公等神灵神祇,也是与陕北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有极大关系的。此外,在表现形式上不仅仅是雕刻还有绘画,是雕刻与绘画融会结合的特殊手法,边栏绘制和图案形式也很富丽堂皇;有的画像石还将整体石块分格构图,每格画面既和整体主题吻合又相对独立。作者正是在大量考察的基础上逐条逐项做了记录而后对这种内容的出现作了理论探颐。作者还对陕北汉画像石的文化原初发生作了详细梳理和解析。只有从文化土壤和文化人格出发,这种价值的探索才更具文化意义和特殊分量。

  这本书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李贵龙所有这些结论的得出,都是从大量实地考察和无数块汉画像石本身认知出发的,从陕北自然地貌、人文历史、民间艺术介入,对墓室构造、装饰结体、石材底质、山形水望等作了详细梳理后整体析读而出。他凭着一双脚板,逐村逐人地寻绎实证,用事实说话,用记录说话。以陕北人的文化语境为视角,以陕北丧葬风俗为参照系,然后一步步得出上述结论。他努力规避其他地域汉画像石研究的既定窠臼,也竭力矫正那些离开画像石本身空谈莫深理论的形而上做法,他反对脱开当时的历史维度和陕北空间孤立地就画像石本身求解的本本主义思维,利用自己土著民的优势和对陕北丧葬风俗熟稔了如的先天条件,结合本土神话传说的根系和自然砂石土壤与历代石匠石雕工艺的传承文化,从画像石外围,到画像石内里,都作了深入详细的考察勘探,以实求证,以证求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