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平日裡車險中的“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到底該怎麼買呢?一起看看下面的解釋及案例分析吧。

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什麼是駕乘險?】

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是針對駕駛機動車輛或乘坐合同確認的機動車輛過程中的人員作為被投保人保險合同。

舉個例子,張三買了一份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不管是他開車,還是乘坐車輛導致的身故或全殘,都有的賠付。

【車上人員責任險】

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車上人員責任險,即車上座位險,是即車上人員責任險中的乘客部分,指的是被保險人允許的合格駕駛員在使用保險車輛過程中發生保險事故,致使車內乘客人身傷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會按照保險合同進行賠償。

車上人員責任險算是的主要保險,它是車輛商業險的主要功能是賠償車輛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車內人員的傷亡的保險。

舉個例子,張三為自己的愛車買了一份車上人員責任險,一天張三載著李四,王五出去旅遊,不幸發生意外,導致身故。那麼張三,李四,王五都會得到相應的保險金賠付。

以一個真實案例事件來解釋一下吧!

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事件回顧】

今年一月份,車主李先生自駕車行駛在前往佛山的公路上,因操作不當撞上一輛電動車後緊急打輪,駕駛車輛失控撞上路邊石墩,造成車輛起火。最終車毀人亡,被撞電動車駕駛人也不治身亡。

事故發生後,保險公司的理賠情況如下:

事件中,車主李先生雖然和大部分車主一樣購買了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車損險+車上人員責任險,但是最後李先生本人的身故賠償僅僅只有2萬元。

眾所周知,車損險是保車的,三責險是保事故中第三方的,李先生雖然購買了車險,卻忽視了車輛的駕駛者和乘坐者的保障。

車險中的車上人員責任險(俗稱座位險)按照座位投保,但保額通常特別低,一般給車上座位投保的額度都在1萬元/座,最多也就給司機投保5萬元。相比車輛按照車價動輒幾萬、幾十萬元的保額,在保障中“車比人貴”的現象非常普遍。


【有車一族常見誤區】

誤區1車上人員都有保障

駕乘險和車上人員責任險有什麼區別?怎麼買?看看案例分析吧!

事實:當兩車發生意外相撞,自己或車上人員受傷,唯有交警判定對方全責,並且對方車輛購買了第三者責任險,自己和本車人員才能獲得對方保險公司賠償。賠償額度取決於對方車輛購買的第三者責任險保額。

誤區2車上人員保障足夠

事實:很多車主在購買車險的同時都投保了車上人員座位險,車上人員座位險為車上人員提供了基本得意外保障,但基本保障額度1-5萬元/座,面對嚴重意外事件導致昂貴的醫療費用和經濟損失,難以確保擁有足夠的風險保障。

誤區3只要坐車均有保障

事實:“好意同乘”發生風險時,搭車人的傷害往往發生在車內,若是己方責任事故造成車上人員意外時,駕駛員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壓力。即便朋友購買了交通意外險或者人身意外險,也依然不能降低駕駛員人的賠償責任、賠償金額和法律風險。

誤區4車險保車也保人

事實:機動車輛的保險分類主要是兩大部分:交強險和商業險。商業險包括基本險和附加險兩部分。其中基本險包括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保險,附加險包括全車盜搶險、自燃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等。

最常見的車險險種組合:交強險+車損險+商業三者+不計免賠

而車損險只賠償車輛損失,不承保車上人員意外傷害責任。由此可見,常見車險保障方案中的“人險”份量顯著不足。


【車和人到底誰更值錢?】

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同樣答案。駕乘險就是專為有車一族量身定製的“人險”,為開車的您及車裡您的愛人、孩子、家人、朋友提供最安心全面的保障!

歡迎大家關注點評,共同探討學習,我們的口號是是:

安全文明你我他,交通秩序靠大家,文明出行,安全駕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