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快哉亭位置在今快哉亭公園內,由蘇軾(時任徐州知州)命名。清朝時期,吳世熊(徐海道)、桂中(太守)等曾經多次對該亭維修擴建。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1938年5月,日軍佔領徐州。此後,日本開始迅速向徐州移民;1940年5月的統計資料顯示,徐州市區的日韓僑民已逾六千人;大批日本洋行進駐徐州。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清朝時期,此地稱察院街;俗稱東門大街。民國十七年(1928年),定名大同街。清末民初時期,這裡僅有十餘家小店。二十年代,該街開始繁榮,百貨店雲集。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民國二年(1913年),汴洛鐵路劃歸隴海鐵路督辦;民國四年(1915年),開封至徐州路段建成;民國十二年(1923年),徐州至邳州段建成。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徐州火車站開工建設;設計師是小古龍(英國),站址位置在雞鳴山的西側。清朝宣統二年(1910年),站房竣工。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清朝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津浦鐵路南北兩段,先後在天津、浦口開工建設。民國元年(1912年),津浦鐵路全線通車;總長逾一千公里。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徐州彭城路的歷史已逾兩千年,是古城的核心中軸線;彭城路由土城街、剪子股、文明街、南門大街、公明街、中道街、鼓樓前街等組成;公明街處於中間位置。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鼓樓位置在彭城路的北段,歷史上曾經屢修屢毀。日軍進攻徐州時,對城市建築狂轟濫炸,鼓樓亦遭受重創,千瘡百孔、僅剩框架

三十年代末江蘇徐州,破舊不堪的鼓樓,彼時的古城公明街


徐州老照片,1938年-1940年。攝影資料:京都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