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協已收到緊急提案107件,建議抗疫戰“下半場”要這樣打

四川在線記者 陳婷

截至3月26日,省政協共收到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緊急提案107件,其中委員提案91件、集體提案16件,內容涉及依法聯防聯控、加大醫療救治和物資保障、有序復工復產復學、維護社會穩定和民生保障、完善應急體系和機制建設等方面。

針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緊急提案,省政協辦公廳迅速出臺《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提案工作的意見》,建立提案工作應急機制,暢通緊急提案發揮作用的特殊渠道。

緊急提案緊急辦理。近日,省發展改革委、經信廳、省衛健委、公安廳等部門向省政協辦公廳就部分提案辦理作出回覆,一些高質量提案得到採納實施:“不見面”網上審批、“政務專遞”送達等全省項目遠程審批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實施,防止了項目申報無門、審批服務斷檔問題;建立“一廠一組”駐廠協調服務機制,經信廳動員全系統力量有效組織生產、物資調配和指導督促;省衛建委採納《關於建立中西醫結合治療危急重症聯合機制的建議》,全省中醫藥參與患者救治達90%以上……

“廣集良策,支招協力,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貢獻政協力量。”在省政協號召下,當下全體省政協委員、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繼續密切關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的緊迫問題提交提案建議。

用新技術新模式賦能疫情防控

疫情發生以來,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大量應用,在助力疫情精準防控、遠程醫療會診、一線安全戰“疫”和提升安全監測效率、增加復工復學協同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後期以及疫情過後,如何發揮新技術、新模式所長進一步賦能疫情防控?

“此次疫情期間,沿海發達地區一些地方已搭建智慧社區疫情防控監控平臺,疫情之後將轉化為日常信息化管理平臺,逐步提升基層信息化治理能力。這是在基層治理體系中做的有益探索。”黃晨、張新宇、李凊等委員建議,結合省內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分批試點,推進全省基層信息化治理體系建設,推進“網格化+大數據”精準治理,構建““傳染病數據中心+實時動態信息交互渠道”等,助力全面增強基層社會治理能力。“網絡建設是應用基礎,政府應鼓勵5G網絡建設先行一步,加快重點場景的5G網絡覆蓋。”

“超級計算機在病毒基因測序、病毒突變預測、藥物輔助設計及篩選等方面可提供強大的存儲和計算能力。進一步合理佈局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超級計算機和超級計算中心,也可以為今後的疫情防控、應急管理、科學研究、商業仿真等領域應用提供硬件支撐。”張新宇委員說。

丁任重委員關注到英國《衛報》一則報道:美國成功地用機器人治癒了一例新冠肺炎患者。“這種方式能有效減輕一線醫務人員勞動強度,減少病毒傳染醫護人員的風險。我省應高度重視,組織醫療器械企業大力研發、測試先進醫用機器人,並儘快投入生產和使用。”他建議。

趙建中等8位委員結合我省資源優勢,聯名提出,西南區域尤其成都具有良好的天然化合物基礎,是有效對抗病毒藥物很好的來源之一,有利於加強應對不同病毒爆發風險的技術儲備。應加強抗病毒藥物研究資源平臺建設,組建包含醫院、高校、藥品研發企業領域專家、一線科研人員等的委員會,定期針對不同專題進行線上線下研討,加大對診斷試劑、抗病毒藥物研發企業的引導和政策支持,形成產學研互動機制,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

創新政府管理,服務企業復工復產

隨著全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委員們認為,新冠肺炎阻擊戰的“下半場”——打好抓經濟促發展這個“經濟戰”已迫在眉睫。應大膽創新管理方式,服務復工復產,帶動市場需求,有效對沖疫情影響。

據省工商聯調查,當前,民營企業普遍反映依靠自身快速脫困比較艱難,迫切需要政府幫困解難。“為適應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民營企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政府相關部門需加強支持引導,共同發力渡難關謀發展。”省工商聯在提案中建議,要全面實施“百強民企精準培育計劃”“中小民企專精特新培育計劃”“千名優秀民營企業家培育計劃”;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鼓勵民營企業兼併重組,加快推進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混改進程,助力疫情後四川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激發企業投資信心是解決民營經濟困境重要突破口。”薛水和、溫雪倩等委員建議,成立第三方監督協調平臺,依法保障民企權益不受侵害;對食品、防疫用品供給等疫情防控中有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予以專項補貼等鼓勵,同時對於在困境中依然卯足勁求發展的民企放寬政策,大膽創新助其創造條件擴產增產;成立中小企業疫期紓困基金,並對文化旅遊、餐飲住宿、零售服務等企業復工復產給予專項指導和支持。

張家榮委員提出了在企業因地制宜實施“生產隔離式防疫”的設想,即:根據不同行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生產單位為隔離載體進行疫情防控,在此基礎上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有效化解復工復產的防疫風險。生產製造業企業可以工廠、車間、班組為單位組織新冠病毒檢查,凡未感染員工可分班輪換參與生產。所有在崗員工輪換前不得回家,由企業安排其就近住宿,政府給予適當補貼。同時企業內各車間、班組、崗位之間,非工作需要互不走動,職工三餐通過集中送餐方式在工作崗位就地解決。

“復工後對企業最大的風險是發現新疫情,再次停工停產。”胡玲委員建議,政府派駐專業醫護人員在企業或企業集中社區設點,一旦發現疑似病例,能夠快速響應到達現場,指導企業精準控制疫情,最大程度減少停工停產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