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阴谋论是比鸦片还可怕的东西

陈志武:阴谋论是比鸦片还可怕的东西

陈志武 苍山夜语 今天




阴谋论是比鸦片还可怕的东西


文 / 陈志武


陈志武:阴谋论是比鸦片还可怕的东西


你能在一切时刻欺骗一些人,你也能在一些时刻欺骗一切人,但你不可能在一切时刻欺骗一切人。——阿克顿勋爵


在中国社会,不管是历史上、还是近代,历来就不绝阴谋论。而且很遗憾的是中国社会历来比较相信迷信和阴谋论,因为在我看来迷信和阴谋论实际上性质是一样的。


迷信也好、阴谋论也好,往往是对于我们不能够理解、还不了解的事情,在智力上又比较偷懒、又不想去了解,所以就推出各种各样的阴谋论。


我到世界各个不同地方,走了全球五大洲,都跑了不同国家。我发现,不管是哪个国家都曾经有过很多鬼的故事、有很多迷信的故事。


特别是我发现,比较有意思,不管是在澳洲新西兰,还是是非洲,还是在拉美国家,还是在中国其他地方也好,都有面具、鬼具防鬼的。我想这种防鬼的面具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因为它的思路是什么呢?


我通过戴上那个很吓人的面具,以这种方式把那个鬼吓回去。戴上很吓人面具用来打鬼、用来把鬼吓走,稍微仔细想一想,你会发现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一种做法,因为真正的鬼是不是怕这个。


没有人去研究过,也不会知道的。但是正因为人怕这种很吓人的面具,所以我们就认为鬼也会怕这种鬼具、这种面具。


不止迷信是这样子,阴谋论也是这样子。物价上涨、房价的上涨、还有金融交易带来的后果,可能这些东西都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但是这些东西又是我们没有办法控制的、也没有办法理解的东西,不熟悉的东西,那怎么办呢?


如果有人说有人阴谋在背后操纵这些事情的话,我们觉得好像真的是这样子,这样一来马上让我们找到,要把愤怒和情绪往哪个方向、哪一个群体、哪一些国家去发泄。


但是客观来讲这种阴谋论尽管在智力上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我们不用做更多的深入思考,然后觉得好象是这样子,我把这个叫做智力上懒惰的表现。


正因为阴谋论听起来很有意思,也和我们情感和情绪非常一致,所以很容易接受这些对象。但是稍微仔细想一想我们会发现,这种阴谋论也好、迷信也好实际上不解决任何问题。


因为把华尔街说成是阴谋,把粮价和其他日常用品价格也看成一场阴谋的话,到最后并没有帮助我们真正解决问题。


换一句话说,你如果觉得华尔街这么重要,对我们生活影响这么大,带来金融危机可以如此冲击我们的生活,对我们收入带来这么大影响,为什么我们不多去思考、多学习了解金融到底是么回事?了解金融背后的逻辑,有哪些方式也是我们可以学的?


今天我们发现,中国跨国公司、整个中国决策层很渴望有更多关系到海外投资、海外经营这些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我们以前把所有注意力——教科书也好、其他书籍也好,都花在帝国主义是如何剥削、如何侵略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的,那些资本主义跨国公司怎么压迫我们的。


都是这种阴谋论、剥削论和批判、指责的角度,充斥我们所有教科书、所有文章和论文。


没有几个真正从建设性角度去看看当年这些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和其他国家,他们面对局面为什么是那样?那边局面是什么?他们面对财产权、生命权和商业利益挑战的时候,是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应对这些挑战的?


因为原来教科书和一般书都没有样建设性角度学习、了解海外贸易、海外投资逻辑,所以以前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以至于到中国公司今天走出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原来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在整个中文世界里边是非常稀缺、非常欠缺的。所以今天要补这堂课迫切性非常强。


今天,尽管我知道很多人一看阴谋论的书都是很过瘾,因为很情绪化,让你觉得很解渴。


但,阴谋论的可怖之处,它会由群体反应上升成为一种狂热的政治情绪。结果,阴谋论孕育出“真阴谋”,大恐慌导致“政治罪”。


陈志武:阴谋论是比鸦片还可怕的东西


著名经济学家汪丁丁老师还提醒我们:“一个社会,如果长期宣传阴谋论,人心叵测,眼神里透着诡异,甚至在家庭内部,坦诚也不再是美德,一代复一代,沉积在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一种‘民族性格’,那就太糟糕了。因为,在心理学视角下,这意味着整个民族患了‘迫害妄想症’。”


由此可见,表面上阴谋论荒诞不经,像花边新闻一样只是为了博人眼球,但是其实作为一种群体心理病,它会破坏社会的理性神经,潜藏着民粹主义的危机。而且阴谋论背后复杂的大众心理、历史文化和政治斗争等诸多因素,也阻碍我们真正地认识它。大众心理机制可帮助我们理解阴谋论为何会蔓延


阴谋论之所以能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现代政治文明基本逻辑的普遍陌生。


为此,先知书店精选“破除阴谋论”的书单,读懂大众心理和政治文明,走出阴谋论。识别下图二维码,了解并收藏这份书单,告别阴谋论,拥抱自由与常识!



关注徐老游

跟着老徐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