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效“金融活水”解企業“燃眉之急”

不到兩分鐘完成1167萬元的貼現資金放款是怎麼做到的?點對點梳理企業(項目)融資需求230個是如何實現的?如何保證金融活水精準“滲透”打通發展“梗阻”,切實解決企業資金難題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些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融資需求激增。連日來,省內各金融機構快速響應,主動作為,跑出了保障信貸資源供給的“加速度”,實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的“高質效”,努力把各項防控和服務保障措施落實落小落細,全力支持我省企業復工復產。

高质效“金融活水”解企业“燃眉之急”

全省融資貸款集中籤約儀式現場。通訊員 索南措 攝

高质效“金融活水”解企业“燃眉之急”

國家電投集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控制室現場。本報記者 鍾倩 攝

高质效“金融活水”解企业“燃眉之急”

青海省富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正在忙碌的工作人員。通訊員 索南措 攝

與時間“賽跑” 為企業提速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極速貸”,僅用15分鐘就為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完成10萬元線上貸款發放;

招商銀行青海省分行開通“票據在線貼現”業務,不到2分鐘,便完成1167萬元的貼現資金放款;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青海省分行僅用4天時間完成了對青海省富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1500萬元疫情應急貸款投放……

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省金融機構打通綠色通道為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保駕護航。

青海銀行充分履行地方銀行在疫情防控中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支持我省相關企業或重點項目的復產復工;浦發銀行西寧分行開通重點支持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信貸服務綠色通道;農行青海省分行加大疫區涉農貸款投放力度,全力保障疫區農副產品生產和春耕備耕農資供應信貸資金需求。

開闢“綠色通道”、開展線上審批授信、銀行簡化審批環節……所有努力只為讓資金更快的流到企業手中,第一時間解決企業難題,為企業發展提速。

青海省物產集團總公司主要從事物流服務、內外貿易、工業生產等經營項目。疫情發生後,物產集團在提出資金需求後,交通銀行青海省分行快速行動、特事特辦,為企業開通綠色通道,在一天之內向其承兌貼現7800餘萬元,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雨水過、驚蟄即,春光日漸濃,春耕備耕已進入了關鍵時節。“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保障春耕生產迫在眉睫。

青海農牧生產資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承擔著全省80%以上化肥供應任務,為保障春耕期間化肥需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青海省分行在疫情期間投放2000萬元化肥儲備貸款,全部用於春耕生產採購尿素等化肥農資,保證春耕化肥生產需求。

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加強與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村“兩委”等組織的對接,確保足額保障春耕備耕生產期間農產品生產保供企業及生產經營主體的信貸需求,大力發展互聯網“三農”金融服務,讓“三農”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便捷辦理貸款申請、還款續貸、支付結算、農產品銷售等業務,有效降低疫情對“三農”客戶備種、備藥、備肥等工作的影響。

越“吃勁”越要“靶向發力”

猶如彎弓射箭,融資協調需要精準發力、有的放矢。青海金融業下沉重心,針對企業面臨的痛點難點,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全力滿足企業合理融資需求,服務復工復產。

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產企業和計劃復產企業共計27戶、2020年重點工業項目開復工存在的困難及問題的企業12戶、海東市中小企業融資需求77個……

為提供更加精準有力的服務,省企業商業開工開業和重大項目開復工領導小組金融服務保障組分三組深入“一線”調研摸排融資需求,對接兩市六州三大園區的企業,協調銀行業金融機構加緊對接,開展融資服務工作,召開政銀企座談會11場次,梳理企業(項目)融資需求230個。截至3月14日,全省17家金融機構為防疫相關的醫藥醫療、消毒衛生等相關行業提供信貸資金5.87億元,開工復產企業貸款餘額為74.64億元,並以銀行承兌匯票、票據貼現、展期等多種形式提供資金支持33.34億元。

此外,省發展改革委與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青海省分行開通全省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融資貸款專列”,有效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全力推動復工復產。

對於納入“融資專列”支持的項目,由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和農發行青海省分行按照銀行自主審貸款、自主放貸的原則選擇具體項目,建立綠色通道,優先開展項目入庫、客戶准入、信用評級等內部工作流程,通過急事急辦等方式加快授信審批進度,保障金融供給,增加有效投資。

“資金運轉困難,希望能貸點款”,在青海復工復產服務網留下一條信息後,經營裝飾裝修公司的吳先生就接到了來自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的電話,並第一時間聯繫銀行為吳先生髮放貸款。

除了重點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同樣獲得了資金支持。我省金融機構根據12345熱線、青海省復工復產服務網、微信公眾平臺任務單反映的問題,點對點對接,一對一協調回復多項企業商業開復業和重大項目開復工問題,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解決企業“燃眉之急”。

產品“有創意” 服務“有溫度”

受疫情影響,企業資金需求大、時間緊。這考驗著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是否能更好地提升服務響應速度,優化用戶體驗。

“復工貸”“極速貸”“藥商e貸”……我省金融機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創新金融產品,提升服務效率,強化資金保障,全力支持我省企業復工復產。

某商行受疫情影響,滯銷貨物160餘萬元,資金流動性嚴重不足,急需資金支持。中國銀行青海省分行轄屬城北支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立即組織人員上門貸前調查,通過綠色通道,在24小時內實現放款,贏得了客戶的信任和好評。

這便是在疫情期間為青海省個體工商戶與小微企業主提供專項貸款資金支持的個人普惠金融產品——“復工貸”。目前已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218萬元資金支持,保證企業高效恢復生產經營。

除了“復工貸”,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研判恢復生產時期企業可能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針對企業現實需求,開發針對性信貸產品,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綜合服務,分類施策予以紓困幫扶,幫助企業順利實現復工復產。

國家開發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復工復產專項流動資金貸款”,支持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領域企業復工復產,推動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儘早開工建設。目前已發放15億元貸款資金。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的“極速貸”,目前共計發放貸款5145萬元。

中國農業銀行青海省分行推出“藥商e貸”,針對醫保局定點協議合作藥品零售商戶,根據其日常經營需求提供信貸支持。利率低至3.55%,已為藥品零售商提供124萬元資金支持。

金融給力,企業發力,真金白銀的支持,讓企業開足馬力全力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