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年薪50萬是一個量化的指標,在50萬的背後有不同的家庭,現金儲備也大不同。

年收入50萬,已屬於中產階級。而外界對中產家庭的焦慮,是被討論得很多的一個話題。

看似富足的生活,其實也有著沉重的壓力、持續的焦慮、數錢過日子的謹慎。

中產家庭意識到這些焦慮是當下要面對的問題,就考慮通過保險轉移一些風險。

奶爸一直建議,任何家庭都應該有一個全面的保障,才能在面對重大風險時才不至於受到重創。

今天奶爸就和大家聊聊中產家庭買保險哪些事兒,如何做好保險配置。


  • 年收入50萬家庭,會有哪些焦慮?
  • 家庭保險配置思路
  • 三種方案,你更適合哪個?
  • 寫在最後

01

年收入50萬的家庭,會有哪些焦慮?


人們印象中的中產家庭,大多都是稅後年收入50萬、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大城市有房有車、有孩子、工作一切順利等等,生活這麼好,還有什麼好焦慮的?

其實中產也有中產的焦慮,奶爸總結了以下幾點焦慮來源:

1、子女教育問題:

生活在一、二線城市,得到好學校資源真的很不容易,相信為人父母的都有所體會。除此之外,為了讓孩子全面發展,不輸在起跑線上,還要預留小孩的興趣培養經費,甚至是出國留學的經費。

2、父母養老壓力:

中產家庭在這個年齡,也屬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隨著父母的年齡增長,身體大不如從前,患病幾率也隨之升高。父母未來的醫療費用,也會給這個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3、職場競爭壓力:

中產家庭的經濟支柱為了有更高的收入,往往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到工作中,競爭越大,壓力也越大。

4、疾病和意外的風險:

疾病和意外風險,不論對哪個家庭而言都是難以避免的。

如果家庭經濟支柱不幸罹患癌症,不管從經濟上還是精神上,對中產家庭的打擊也是巨大的。


02

年收入50萬的家庭,保險配置包含哪些險種?


奶爸經常提到,任何家庭想要一個全面的保障,至少需要涵蓋以下四項:

醫療險:作為最基礎配置的險種,尤其是百萬醫療險,配合國家醫保,可以有效對抗大病風險。

意外險: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誰先來臨。意外事故充斥在我們周圍,意外險可以有效保障各種意外風險。高收入人群的工作壓力倍增,更要預防猝死事故的發生。奶爸寫過:

定期壽險:這個險種最適合家庭掙錢的人配置,雖然保障的是掙錢的人,但受惠的卻是其他家庭成員。

萬一經濟支柱發生極端風險,這筆保險金可以幫助家庭度過困難時期,可以緩解中產家庭的焦慮。

重疾險:治療大病需要鉅額的費用,一次大病的費用支出,也會造成整個家庭的經濟崩塌。

重疾險跟醫療險不一樣,屬於賠付型的。既可以讓被保人無需為治病的錢發愁,也可以應付治病導致的誤工費、營養費等。

在合理搭配的前提下,上述四類保障型險種的費用,對於年收入50萬的家庭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繳費壓力,還可以考慮一些理財產品。

除了基本的保險保障,中產家庭也可以未雨綢繆,開始著手準備孩子的教育金和自己的老年生活。

年金險:可以讓被保人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讓你體面度過老年生活。

單憑養老保險並不不夠,為人父母也不想增加子女負擔,所以年金險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教育金:可用於支持孩子留學、買房、結婚、創業等等用途,本質上就是一個保本保息的長期理財。

專款專用,應對風險,讓孩子以後的生活再多一層保障。

孩子的教育金是什麼?要如何規劃?奶爸曾經寫過:

如果只看年收入50萬這一點,根本不能說明什麼,同樣的年收入,家庭情況也會有不同。需要將負債、結餘和年齡等了解清楚才能做出更有針對性的規劃。


03

三種保險配置方案

接下來,奶爸通過有代表性的三個案例,看看年收入 50 萬家庭如何買保險。

方案一:激進型-年收入50萬的單收入家庭


l 家庭背景:A家庭在某一線城市生活,A先生36歲,從事金融行業,A太太是全職媽媽,在家照顧5歲的兒子。

l 家庭財務狀況:A先生稅後年收入50萬左右,家裡還有100萬的房貸,扣除小孩上學、早教、家庭開支、父母贍養等固定花銷後,每年結餘不足10萬元。

l 風險分析:A先生作為家庭唯一的經濟支柱,上有老下有小,萬一出現疾病或意外,整個家庭經濟來源就被切斷了。所以,A 先生應該是最需要保障的對象。

l 家庭需求:A先生期望做一個高性價比的方案,以經濟適用型為主,家庭保險費用最好控制在3萬元以內,因為後續有換房的考慮。


針對A家庭的情況,奶爸做了以下方案: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這套方案的總為用27562元,佔家庭年收入約5.5%,可以獲得如下保障: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方案詳細分析:


1、壽險分析:

l A先生:由於是家庭的絕對經濟支柱,因此配置了300萬定期壽險。

l A太太:太太目前沒有工作,不過全職媽媽的作用還是非常大,因此配置100萬定壽,也足夠抵禦風險。

2、重疾險分析:

l A先生:配置2個重疾險,都是保至70歲,51歲前累計保額165萬,51歲-61歲累計保額140萬,61歲-70歲累計保額60萬。

l A太太:61歲前重疾累計保額90萬,61歲-70歲累計保額60萬。

l 寶寶:重疾80萬,保30年,如果不幸患了白血病等特定重疾,可以一次獲得200%保額的賠付。

3、意外險分析:

l A先生:購置了2個意外險。意外風險不可避免,而且A先生經常為了工作加班熬夜,猝死的幾率也大大提高。

l A太太: 購買的意外險適合女性朋友,意外保障也很充足。

l 寶寶:兒童溺水、燙傷事故的頻發,使父母更加重視兒童意外風險的防範。另外,兒童的意外身故保障,10歲前最高是20萬保額。

4、醫療險分析:

因為3位家庭成員都配置了醫保,而且一線城市的報銷比例較高,所以配置了一款高性價比的百萬醫療險。

5、優缺點分析:

l 優點:利用很少的保費,就把保障做到最大。在A先生責任最重的幾十年,都得到充分的保障。

不足:保障期沒有覆蓋到60/70歲之後,往後發生的風險,不能通過保險公司轉移。


方案二:均衡型-年收入50萬的雙職工家庭

l 家庭背景:B先生和B太太都是職場強人,兩人收入相當,孩子5歲,父母身體狀況良好,剛買了房不久。

l 家庭財務狀況:

B先生和B太太收入相當,家庭稅後收入50萬左右,家裡有100萬的房貸,父母有退休金。

l 風險分析:B先生和B太太都是職場強人,有父母帶孩子,所以經常熬夜加班,工作壓力很大,身體狀況也有些問題,疾病和意外風險還是存在的。

l 家庭需求:B先生和B太太希望能有一個完善的家庭配置,預算比較寬鬆,控制在3-4萬左右即可,主要是預防兩人的疾病風險。

針對B家庭的情況,奶爸做了以下方案: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這套方案的總為用39755元,佔家庭年收入約8.0%,可以獲得如下保障: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方案詳細分析:


1、壽險分析:

B先生和B太太同樣是外企工作人員,工作壓力比較大。經濟條件寬鬆的情況下,定壽各自都可以配置到200萬。

2、重疾險分析:

l B先生和太太:都搭配了2個重疾險,一個是單次賠付保至70歲的重疾險,另一個是多次賠付保終身的信泰如意人生守護英雄版重疾險,兩者搭配使重疾保障更全面。

l 寶寶:配置了一個保終身的50萬重疾險,等孩子長大後還能繼續增加重疾配置。

3、意外險分析:

l B先生和太太:都分別購買了高保額的意外險,分別都是100萬,還包含30萬猝死,可以應對意外身故風險。

l 寶寶:意外險與方案一的一樣。兒童的意外身故保障,10歲前最高是20萬保額。

4、醫療險分析:

因為3位家庭成員還是與案例一一樣,配置了300萬的百萬醫療險。

5、優缺點分析:

l 優點:保障時間覆蓋一生,沒有發生任何風險的情況下,還能當作強制儲蓄。

l 不足:保費相對較高。適合經濟相對寬裕的家庭。

方案三:全面型-年收入50萬雙職工家庭

l 家庭背景:C先生和太太都是國企任職高管,福利待遇不錯,孩子5歲,沒什麼房貸壓力。

l 家庭財務狀況:C先生和太太的工作相對穩定,工作壓力也不是很大。家庭稅後收入50萬左右,家庭沒什麼貸款壓力,父母有退休金,生活得相對舒適。

l 風險分析:C先生和太太結餘相對多一些,但在面對疾病或意外風險時,基本保障還是必須的。

家庭需求:C先生和太太的生活壓力沒那麼大,基本保障做足之後,想利用閒置資金投資一些理財產品。其中,保險年繳費控制在5萬左右,打算每年拿出10萬進行理財投資。


針對C家庭的情況,奶爸做了以下方案: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這套方案的總為用131452元,其中基礎保障的費用為31452元,佔家庭年收入約6.3%,利用10萬餘錢購置了年金險,具體保障如下: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方案詳細分析:


1、壽險分析:

C先生和太太同樣是國企職工,經濟條件不錯,家庭貸款壓力也不大,按照他們的需求,定壽各自都配置到150萬。

2、重疾險分析:

l C先生:搭配了2款重疾險,一款定期重疾險,另一款保至終身的重疾險,嘉和保重疾險是一款非常適合男性朋友配置的重疾險。

l C太太:也搭配了2款重疾險,其中橫琴優惠寶很適合選擇基礎保障的女性投保,保額高,費率也低,

l 寶寶:選擇50萬定期重疾險和一款保至終身的橫琴大黃蜂3號plus少兒重疾險,整體均衡搭配,使寶寶得到全面的保障。

3、意外險分析:

l C先生和太太:都分別購買了高保額的意外險,分別都是100萬,還包含30萬猝死,可以應對意外身故風險。

l 寶寶:選擇了大公司的兒童意外險,還可以附加燒傷/燙傷保障,一年的費用也不貴。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意外身故保障,10歲前最高是20萬保額。

4、醫療險分析:

因為3位家庭成員也是配置了300萬的百萬醫療險。

5、年金險分析:

由於C家庭打算拿10萬元的閒置資金進行理財投資,C先生提前為退休生活做準備,購買了招商信諾自在人生A年金險。

達到約定領取年齡,每年可以領取主合同100%的基本保額,直至終身。如果在領取期間發生身故,可以一次性領取20倍的基本保額。

自在人生的收益率能夠達到4.025%,越往後收益越高。

只想躺著賺錢,靜靜收益的朋友,

5、優缺點分析:

l 優點:保障各個家庭成員的同時,也可以為養老生活未雨綢繆。經過幾十年的收益增長,可以讓C家庭的生活過得更滋潤。

l 缺點:保費也不算十分便宜。

奶爸還是要強調一下,在配置好保障型保險,如果閒置資金足夠,再考慮年金險。

03

三種方案,你更適合哪一種?

奶爸把三個方案的保障總額做了個對比:

中產家庭也有他們的焦慮

我們可以看到,同樣是年收入 50 萬家庭,由於夫妻收入佔比、家庭負債與消費偏好不同,保險方案也會存在較大差異。

l 激進型家庭:追求高槓杆,優先保障近幾十年,花最少的錢獲得最高的保額;

l 均衡型家庭:保障時間覆蓋一生,努力做到平衡;

l 全面型家庭:保障各個家庭成員的同時,也可以為養老生活未雨綢繆。

以上 3 個方案通過搭配不同的產品,都不是唯一的,我們需要學會的是,配置保險的思路。


04

寫在最後


保險配置需綜合考慮家庭情況、個人偏好等等,並沒有統一的答案。必須從自身實際需求出發,對家庭經濟狀況進行全面的診斷,才能制定合適的保險方案。

疾病和意外我們不知道會不會來,什麼時候來,而無疑能確定的是,面對它們,我們脆弱且無助。

保險不是萬能的,無法舒緩內心的悲痛及身體的疼痛,卻實實在在可以幫助我們更加從容淡定地面對明天。

關於你的家庭保障,奶爸願意出一份力,想為自己和家人量身定做保障方案的,歡迎點擊文末的方案定製鏈接,我們有專業規劃師為你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