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為大家,最美“房老師”

每日視點播報鄭州訊:(陳楓 通訊員 毛李民)每天上午,當學府花園的住戶進出購買生活所需的時候,總會在大門口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雖然帶著口罩,但是每個人仍能從她身上感受到善意和溫暖,大家總是親切的稱她為“房老師”。“房老師”並不是工大的一名教職工,而是鄭州高新區楓楊嘉幼兒園的董事長,在學府花園12-1-2居住,當得知社區需要志願者協助工作,雖已年近六十,仍毫不猶豫報名加入到了社區志願服務當中。

舍小家,為大家,最美“房老師”

在外人看來,“房老師”是楓楊嘉幼兒園的董事長,但在家裡卻具有多重身份。“房老師”是家中長女,從小就是弟妹們學習的榜樣,當已經八十多歲的老母親得知“房老師”要去社區裡當志願者,充滿了擔憂與不捨,叮囑了各種注意事項,今年已經九十歲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父親說:“國家需要你,你就要衝在最前面”。“房老師”在家中除了是女兒,還承擔著“妻子”、“母親”和“奶奶”的責任。丈夫和兒子知道了“房老師”的決定後,表示大力支持,家中的一應事務不用她擔心,連家中最小的小孫子也對“房老師”豎起大拇指說:“奶奶,你真棒”。家裡安頓完,“房老師”就沉入到社區的工作當中,社區就是一個小社會,社區的工作包羅萬象,上到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下到居民家中的雞毛蒜皮。所以,對於一名社區工作者來說,想要把這些工作都幹好,就要傾注大量的精力和情感,用心來做。社區的工作每天都很繁忙,早上一早來到工作崗位,“房老師”就開始給進出的居民測量體溫,普及防疫知識,指導居民正確佩戴口罩的方法,在值守當中有時會遇到沒有佩戴口罩的居民,“房老師”會立即上前提醒居民,現在是疫情高發期,儘量少出門,出門一定要帶好口罩。“謝謝您,阿姨,您辛苦了”、“房老師,天氣冷,您多注意身體”……一句句感謝和善意的提醒讓“房老師”在寒冷的冬天裡總是倍感溫暖。

舍小家,為大家,最美“房老師”

“房老師”雖已年近六十,但她不畏寒冷與病毒傳播,堅守社區防控工作最前沿,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擔當。疫情仍在繼續,堅守仍在繼續,而每一個知道“房老師”事蹟的居民無不為她“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所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