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迪龙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雪迪龙(002658)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一)公司总体经营情况

2019年度,公司持续巩固污染源排放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3+1”核心业务,积极拓展工业过程分析、第三方检测和环境治理板块成长业务,努力增强各业务条线综合实力,强化各业务板块、事业部和区域的财务指标考核,逐步实现从设备供应商提升为“环境质量改善解决方案专家”的目标。

2019年,公司供应链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经受住了市场的严苛考验。公司先后承接了江苏、武汉、江西、四川、贵州等地区的大气网格化、环保管家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的项目建设和运营服务,这是公司多年深耕环境领域的综合实力体现,巩固了公司在环境生态领域的市场地位,助力于地方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2019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12.43亿元,较去年同期12.89亿元下降3.53%;期末总资产30.53亿元,较去年同期29.04亿元增长5.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36亿元,较去年同期21.24亿元增长0.53%。

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亿元,较去年同期1.79亿元下降21.56%,主要原因是污染源行业收入有所下降,而管理、销售和研发费用同比增加幅度较大;节能环保工程业务收入占比有所增加,但其净利率水平较低;业务结构的变化及费用支出较大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

(二)2019年度各项财务指标

公司偿债能力方面,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6.32、4.99,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动幅度分别为-1.83、-1.86;在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次)和存货周转率(次)分别是2.79、1.47;在盈利能力方面,基本每股收益为0.23元,净资产收益率6.66%。

(三)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环境监测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81亿元,较去年同期6.81亿元下降14.73%。

2019年,国家对于排污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污染排放监管已趋于常态化,企业生产更加规范,监测意识逐渐增强,带来企业端稳定的业务需求;国家对于水环境、大气环境继续加大投入,致力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政府机构对环境监测和环境数据分析的需求也在进一步上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和服务队伍的建设,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市场需求,但由于受下游工业企业投资扩产意愿的影响,污染源监测业务有所下滑。同时,公司承接的部分规模较大的项目,由于其投资和验收周期变长,导致公司报告期内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工业过程分析系统实现销售收入9,338万元,较去年同期9,457万元下降1.25%。

气体分析仪及备件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91亿元,较去年同期2.21亿元下降13.22%。

系统改造及运维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04亿元,较去年同期2.13亿元下降4.20%。

节能环保工程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74亿元,较去年同期8,009万元增长117.47%。

(四)新产品研发情况

2019年度,公司研发投入资金约1亿元,较去年同期研发投入增长11.04%,占2019年度营业收入的8.04%。

目前,公司承担的政府科研项目研发工作进展顺利。2018年公司参与承担的两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珠三角VOCs动态总量控制及监管技术与应用示范》、《精细化工园区大气污染全过程控制与技术集成示范化》均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进入现场应用示范阶段;公司主持承担的“首都蓝天行动培育”专项的两个北京科委课题《餐饮油烟便携式检测技术及设备研发》、《基于传感器技术的大气VOCs和NOx在线监测设备研发及应用》,也已进入样机搭建阶段。2019年,公司参与了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粤港澳环境科学联合实验室”项目,负责该项目课题五中“先进仪器研发和大数据的建设与研究”工作。

2019年度,以公司为主要完成单位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光学监测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在本项目中主要承担在恶劣、危险的工业环境下,对高温高粉尘的工业过程有毒有害气体样品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自动采集技术和连续自动监测和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工作,助力工业园区安全环保整体解决方案的落实,实现“点-线-面-区域+移动监测”四位一体的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全方位光学监测,为工业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布下“天罗地网”。

2019年度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取得专利技术2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2项,截至2019年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取得专利技术19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05项。

(五)风险分析

政策风险

环境监测设备行业是政策驱动型行业。国家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调整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将产生较大影响,但市场的实际释放程度依赖政府的实际执行进度。请投资者关注政策执行进度落后于预期的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环境监测设备行业的快速发展,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更多的市场竞争者进入本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公司业务扩张及智慧环保项目推广过程中,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不能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市场开发不力,或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连续不能成功中标,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和人才流失风险

公司所处的仪器仪表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长期的技术积累,同时需要专业化的销售、运维团队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生产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培养了一大批中高级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销售骨干及服务工程师。如果公司的管理、技术、销售、运维方面的骨干人员流失,或发生技术秘密泄露,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及募投项目的建设、效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风险

掌握核心技术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业务的拓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创新或产品创新,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或技术创新不及时,则创新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被市场接受认可或被同类产品替代,则导致无法创造效益;或者技术创新太晚,未及时投放市场,则会错过市场的快速发展期,也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较大的影响。

管理风险

公司于2012年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彼时公司仅有一家法人主体,拥有员工510人,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业务。公司自上市后,业务规模迅速扩大,经营业绩快速增长,人员迅速增加,目前公司下设有1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运维服务中心119处,拥有员工2,107人,人员与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主营业务也由较为单一的设备提供商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业务领域不断扩大,且逐渐开展大项目运作,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公司在整体高效运作、快速整合,达到管理目标上存在一定的管理风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行业经验与品牌优势

公司是国内环境监测和分析仪器市场的先入者与领航者,也是开展环境信息化业务的先驱者之一。多年来,公司通过产品的应用、维护与反复改进提高,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现场实践经验,能够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从方案设计、部件加工、系统集成、安装调试到后续运维服务的全方位定制化专业服务。此外,近几年来公司也积极拓展环境污染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节能业务,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取得了一定的项目经验;公司积极推广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为城市、工业园区等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监测信息互联共享,帮助政府实现整体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在环境监测、环境治理、环境信息化、环境服务等领域,“雪迪龙”品牌均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二)人才和技术研发优势

人才和技术研发是公司处于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公司一直将技术研发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培养了一支拥有300余人的技术研发团队,每年投入研发资金近亿元,目前公司拥有400余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在北京总部拥有设备齐全的研发实验室,在英国设有质谱研发中心,在比利时设有色谱研发中心,已形成基于光谱、色谱、质谱三大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研发的技术平台。近几年,公司新设智慧环保研究院、环境咨询研究院及子公司雪迪龙信息科技公司开展环境信息化软件研发;在工艺研发方面,公司下设两家子公司从事污染治理与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和VOCs治理领域的技术研发,已具备装备研发、工程咨询、工艺及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与成套、EPC总承包、环保设施投资运营的综合能力。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在线环境监测技术及系统应用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公司获批设立了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集结了国内环境领域的专家资源,积极与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并承担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并持续通过收购并购、技术引进、合作开发等手段寻求和引进海外高端产品和技术,壮大公司核心技术力量。

(三)运维服务优势

公司是行业内最早开展第三方运营服务的企业之一,拥有覆盖全国的运维网络、完善的服务管理体系和丰富的运维经验,及强大的第三方运维团队。截至2019年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设有119个技术服务中心,拥有近千名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师,年运营及服务自动监测水站、空气站及污染源监测设备等共计近万套(站)。同时,基于庞大的运维团队及服务体系,公司可有效开展智慧园区、智慧城市的规划调研、污染源排查与评估、污染源清单编制与数据收集等工作。

(四)综合平台优势

雪迪龙定位于环境质量改善解决方案专家,经历20年的发展,拥有雄厚的综合平台优势。公司拥有多系列高品质的产品品类,在污染源监测、大气监测、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环境应急监测及工业过程分析等领域,拥有3万余套多领域的成功应用经验;公司拥有丰富的专业环保信息化工程经验,拥有种类齐全的的智慧环保信息化软件;公司旗下设有专门的子公司开展环境治理业务、第三方检测业务及环境信息化业务,作为公司生态环境综合服务的组成板块,致力于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服务。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各地政府和企业面临环境治理成效的考核压力,环境监测需求相应增加,市场增长空间较大,但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也给公司的正常经营与业务开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尤其是对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影响较大。但是,疫情对于全国经济发展只是短期扰动,不能改变经济向好的趋势。

我们认为,有危必有机,疫情之后,国家、民众对生态环境关注度必将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的监测、管理、治理、保障体系等将进一步规范,污染源监测、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等业务必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202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的七大体系,其中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中明确要求强化监测能力建设。《意见》明确,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实行“谁考核、谁监测”,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全面提高监测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生态环境数据一本台账、一张网络、一个窗口。加大监测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力度,推动监测装备精准、快速、便携化发展。

除《意见》外,国家近年来持续发布的各类环境保护管理文件及要求,例如《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201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方案》、《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方案(试行)》等,也都明确提出要加强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这些要求将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设备加快向智能化、标准化发展,并加快与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合。环境监管部门对于环境保护的治理手段、考核手段也将进一步提升,以生态环境数据为底层,以智能可靠的算法模型为核心的智慧环保管理系统将持续为大气污染防治助力,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二)公司的经营管理计划

在中国环保管理不断趋严的大背景下,环境监测、环境服务和环境治理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公司来讲,挑战与机遇并存。

2020年,公司将以《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做好产品研发升级,加快产品智能化、信息化研发速度;继续完善环境质量改善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持续完善三个“一”,即一张生态环境监测网,一个生态环境数据平台,一系列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及环保管家等服务,不断优化公司运维管理平台,增强数据分析服务能力;持续完善三个“化”,即监测设备智能化、软件平台专业化、服务管理精细化。在国家持续深化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改革,大力加强生态监测网络建设,切实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过程中,公司将始终坚守监测数据“真、准、全”,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前沿哨兵”和“顶梁柱”功能,为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

2020年,公司将继续优化业务布局,科学调配资金及人力资源,保障利润处于合理水平,切实强化“一个中心”“一个目标”、“三个协同”“五个提升”的管理生态,即外部“以客户为中心”出发,内部“以利润为目标”收获;从“经营铁三角、人力资源铁三角、企业竞争力铁三角”三个维度出发,加强组织建设,通过“铁三角”机制的落地、组织赋能和组织考核,提升团队的协同作战能力;从“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员工学习能力、提升步调一致执行力、提升讲贡献组织氛围、提升内外客户满意度”五个方面重点聚焦,完善市场营销体系,聚焦重点行业,提高综合性项目成功率;以研发为后盾,加快“五好”产品研发进度和市场转化率,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高效率的内部运营,确保公司业绩稳定持续,确保公司根基更加扎实稳健,确保公司昂首阔步进入“雪迪龙2.0”新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