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天津、新疆、安徽網信部門發揮信息化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勝雙贏”

福建、天津、新疆、安徽網信部門發揮信息化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勝雙贏”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網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發揮信息化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雙勝雙贏”。

福建

福建網信系統堅持輿論引導不鬆勁,打贏戰“疫”不動搖,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為推進有關領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技術支持和遠程助力。一是開發“雲辦公”信息技術產品,支撐網上辦公。針對疫情防控需要、企業復工復產防疫難度大等重點難點問題,指導屬地互聯網企業為網絡基礎運營商、高校、航空公司等關係社會民生領域的重點單位搭建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信息網絡環境,避免密集辦公導致的交叉感染,快速滿足企業特殊時期突增的遠程辦公需求。二是構建“雲政務”政企服務平臺,助推復工復產。漳州網信部門針對工業企業比較集中的縣區、開發區,通過“O2O”模式和開發各種填報小程序,把線上服務和線下指導緊密結合起來,幫助企業“少跑路、跑對路”,在一天時間內實現提交申請、多方審核、獲得批覆。三是打造“雲傳播”網絡宣傳矩陣,營造良好氛圍。泉州網信部門積極調動新聞網站、商業網站、微信、微博平臺和自媒體賬號做好網上招工招聘、項目招商,加強復工復產有效進展和典型經驗的宣傳,有效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天津

天津網信辦迅速響應、積極謀劃,當好數據專家和服務專員,利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是助力社區疫情防控,服務“入網入格入家庭”。全市一體化社會治理信息化平臺“津治通”開通“重大疫情隱患”網格化事件上報渠道,對相關重點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動態跟蹤。目前,累計上報“重大疫情隱患”事件1.5萬起,網格員開展排查16.97萬餘次。二是助力社會疫情防控,服務企業“掌上”辦事。天津政務服務移動端“津心辦”上線疫情防控服務專區,完善企業辦事服務,開設中英文雙語動態發佈專欄,累計在線辦理市級法人事項956項,辦理企業各類事項5000多條。三是助力決策信息支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分析企業用電數據和電力負荷曲線,推出“一區一行一指數”復工復產全景圖譜;發佈《網信企業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產品服務清單》,面向社會公示56家網信企業提供的299項相關產品服務,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雙勝雙贏”提供大數據、信息化支撐。

新疆

近期,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新疆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新疆網信部門發揮職能作用,指導相關單位和互聯網企業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一是運用信息化技術提供服務保障。依託大數據平臺等加強人員流動軌跡風險監測與人群遷徙大數據分析;推行線上掃碼登記,提高人員排查和車輛通行效率,為復工復產人群提供出行便利。二是推進信息化技術惠民為民便民。開闢網上政務辦公新途徑,充分利用網絡平臺、App客戶端實現各項業務“網上辦”;依託便民物資線上銷售平臺,實現生活物資“全覆蓋無接觸”配送;依託網絡視頻直播教學助力春耕,滿足農民各類春耕技術學習需求。三是研發網絡產品解決實際難題。開發“個人防疫情況報告”和“每日健康報告”等小程序,篩查復工復產人員每日健康情況,有效解決返工人員信息掌握難、居家和集中醫學觀察難的現狀;採取“互聯網+就業創業”模式,開展線上招聘活動,提供網上就業培訓、政策諮詢、辦事諮詢服務。

安徽

安徽網信系統聚焦疫情戰況,強化組織協調,有力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智慧力量。一是發揮平臺優勢助力疫情防控。安徽省互聯網行業黨委指導喜馬拉雅網站推出《疫情防護公眾指南》安徽有聲版180多期,收聽量200萬多人次,並免費贈送全省各縣區廣播電視臺和鄉鎮廣播站,大力宣傳防疫科普知識,提高公眾科學防範意識。二是發揮技術優勢服務復工復產。指導各互聯網企業在信息服務、數據處理、通信設施建設等方面提供多樣化服務,科學有序投身疫情防控、社會民生等各項工作。其中新安人才網義務幫助企業開展網絡招聘推廣服務,1天時間收到500餘份應聘申請,幫助急招企業大大緩解用工缺口。三是發揮產品優勢保障居家學習。針對湖北及其他地區中小學生居家學習需求,緊急制定開發人工智能輔助教育標準解決方案,免費向武漢、襄陽、荊州等12個地市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保障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