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猶一女子因網絡貸款被騙近300000元,民警已及時凍結詐騙資金!(附反詐民警視頻揭祕)

近期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

大批企業都準備復工復產

有的企業受疫情影響,可能需要資金週轉

但是如果在網上輕信一些所謂的“無抵押貸款”

就很可能掉入騙子的“網絡貸款詐騙”陷阱

下面就先讓我們來看看上猶公安反詐民警

揭秘網絡貸款騙局

☟☟☟

上猶一女子因網絡貸款被騙近300000元,民警已及時凍結詐騙資金!(附反詐民警視頻揭秘)

真實案例揭秘

上猶一女子因網絡貸款被騙近300000元,民警已及時凍結詐騙資金!(附反詐民警視頻揭秘)

3月8日
上猶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接到

市民小梅(化名)報警稱在網上被人詐騙76739元

經瞭解

小梅在網上收到一條自稱可以在網上申請貸款的短信

後面還留有一個QQ號

上猶一女子因網絡貸款被騙近300000元,民警已及時凍結詐騙資金!(附反詐民警視頻揭秘)

小梅按照短信提示的內容加了該QQ號好友

對方自稱是“安逸花”貸款公司的客服

根據對方的提示下載了“安逸花”APP

並填好個人基本信息後

APP顯示小梅可以貸款13萬元

之後客服稱這筆錢被銀監會凍結了

需轉26000元保證金才能解凍

隨後提供了一個銀行賬號給小梅

但此時小梅並沒有那麼多錢

剛好又收到一個自稱可以到網上申請貸款的短信

小梅如法炮製加了短信上的QQ號好友

但對方稱小梅的銀行流水不達標

要求轉5000元到一個賬戶上

此後小梅累計分4次轉賬50739元

到4個不同的銀行賬號裡面

後小梅又向同事借了26000元

轉給了“安逸花”客服提供的銀行賬號

最終,小梅累計被騙76739元!

僅僅過了7天

3月15日,刑偵大隊又接到小梅報案稱

在網上被人詐騙20萬元!

小梅稱在3月9日上午

收到一條自稱“京東金融”貸款平臺的短信

小梅在平臺上填寫好個人信息後申請貸款

後客服稱其個人徵信問題貸款下不來

3月11日下午

小梅又收到一條自稱是銀監會工作人員的短信

說可以幫其解決徵信問題

對方稱需轉賬20萬元到一個銀行賬戶上

小梅信以為真並按對方要求轉到該賬戶上

後對方將小梅拉黑

短短十幾天時間

小梅接連被騙近30萬元!

騙子著實非常可恨

上猶公安已經將被騙資金凍結

正在辦理返還手續中!

上猶一女子因網絡貸款被騙近300000元,民警已及時凍結詐騙資金!(附反詐民警視頻揭秘)

劃重點了

網絡貸款的套路通常有以下幾點

↓↓↓

01

未放款先收費

放款之前先收費是無抵押貸款最常見的伎倆,貸款被騙受害人中,十有八九就是掉進了這個坑裡。騙子抓住借款人急於求成,而常識缺乏的心理。

第一步:取得信任,號稱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之類的信息就可以拿到借款;

第二步:編織各種理由,提前收取借款人的費用,通常以平臺費、保證金等藉口忽悠借款人上鉤;

第三步:當借款人將錢打入對方賬戶以後,騙子完成一輪騙局,消失。


警方提示

犯罪嫌疑人往往抓住人們急於用錢的心理,以先收手續費再放款為理由騙取錢財!

02

打著低息的幌子實為高利貸

很多無抵押貸款騙局打著“日息低至××”的幌子,將借款人騙過來,最後以高息放款,而且這種高利貸通常還伴隨著暴力催收,一旦上鉤,就很難走出這個惡性循環。


警方提示

當你碰到聲稱利息比銀行還要低的金融機構,一定要謹記這段話:天上不會掉餡餅,騙局多始於貪念!

03

只憑身份證就能貸款


“憑一張身份證,不管你是黑戶還是白戶,當天就能下款20萬到50萬。”通常情況下,如果受害人一旦交納手續費之後,按照對方的要求辦理了貸款,最終遇到的結果就是貸款沒到手,高額的手續費先被騙走。


警方提示

只要身份證就能下款,基本上是騙子為了詐騙放出的誘餌!


上猶縣公安局反詐中心民警提醒

近期

詐騙分子利用疫情期間部分人群收入減少

部分小型企業復工復產急需資金週轉等情況

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工、網頁等渠道

傳播辦理貸款的虛假信息

通過收取中介費、保證金等方式實施詐騙

請廣大市民在辦理網絡貸款、理財業務時

務必要認準正規渠道

尤其要對不符合常理的高收益、高回報

及大額低息貸款等噱頭提高警惕

一旦遭遇了網絡貸款詐騙

請保存好被騙聊天記錄和支付信息

第一時間撥打報警電話110

或贛州市反詐中心0797-8300555/8180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