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来就是一部疾病斗争史。

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成为对所有人的考验。

在这场人民的战“疫”中,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座城市都投入到战斗中。

连日来,记者以十二时辰的方式,采访记录下医学观察点的点点滴滴。

子时,23:44 汇聚·力量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进展,东昌府区建设路设有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东昌府区卫健局的任富国和同事王清贤一起值守,医护人员是来自东昌府区中医院的医生刘金光和护士廖华青。

2月5日夜里,廖华青第一次走进位于南环路附近的集中医学观察点。两天后,她被安排到另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工作。工作结束后,她也进入14天隔离期,接着回家休息5天,又于2月26日来到现在的工作地点。

廖华青告诉记者,从确认者,到密接者,再到观察者,她都经历了,从最初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主动承担,如今已经可以安然面对。

廖华青说,这里汇集的不仅是源源不断的人、物资和车辆,还有更多的信心和希望。

丑时,01:30 交流·用心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一位俄罗斯男子近期来聊城访友,进入集中医学观察点后,由于他既不会说英文,也没有微信,廖华青只好通过其朋友与他交流、沟通。还有一位印度人,已在聊城工作多年,虽然不会说中文,但有微信,廖华青就通过翻译软件与其进行沟通,还算比较方便。

深夜的水城,家家户户都没有了亮光。只有这里闪烁着的各种灯光,陪伴那些守护着这座城市的人。

寅时,03:15 守护·贴心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为确保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心理健康,东昌府区卫健局提出“健康跟踪、心理疏导、中药预防”三项工程。刘金光主要负责转运、诊疗等工作,根据接诊、收治和转运流程,对医学观察人员的核酸检测等进行对接。

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的王先生失眠严重。了解相关情况后,工作人员多次对他进行思想开导,但效果不明显。3月12日,经过商议,工作人员为其购买了安眠药。考虑到安全问题,医护人员决定每天晚上按时定量去送药,并督促其现场服用。

卯时,06:49 生活·安稳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卯时,日始,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一名女士请保安人员将一些面包、口罩等生活用品带进去给家人。

工作人员考虑得非常周到,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需求都按规定最大限度予以满足,绝大多数人情绪稳定。这里严禁外带物品,因为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任富国说,这是非常危险的,防疫措施难以保证其安全。一些应急物品,政府会提供,消毒处理后再使用,所以,如果不是特殊情况,是不允许私自往外送东西的。

辰时,07:53 早餐·分类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早餐每天7点半左右送达,由观察点工作人员送到各房间门口,谁是清真,谁吃米饭,谁要的馒头,都分得很清。

一对来自韩国的父子,前段时间到聊城探亲,3月1日入点。由于孩子只有4岁,对于他的饮食,工作人员非常重视,经常询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只要不是太特殊,都会尽量满足。

任富国说,在大灾大难前有了这信任,就没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

巳时,09:57 消杀·专业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消杀工作非常重要。这个集中医学观察点是蓝天救援队负责消杀。每天两次,第一次是9点30分开始,第二次是16点开始,主要部位是走廊、电梯等公共场所,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走后,则进行房间消杀。

从1月29日至3月22日,聊城蓝天救援青年防疫突击队防疫消杀已经奋战一线54天,消杀面积大约1519万平方米,参加队员647人次。

该突击队队长许雷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哪些人与你同行。”

午时,11:14 通风·阳光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为了保持空气流通,集中医学观察点要求11点-11点半、15点-16点两个时间段开窗通风,每次至少半个小时。有时常常被忘记,廖华青便逐个房间进行提醒。

测量体温,也是按时定点的。有一次到报体温的时候了,前一天刚到的一位小伙子却毫无反应,电话不接,房间反锁。工作人员怕出意外,及时联系了其所在街道,好在后来一阵狂敲,睡着的小伙子终于醒了,虚惊一场。

未时,13:43 报送·准时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目前,建设路这个隔离观察点接收 的人员以输入性为主,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的是务工者,有的是留学生,有的是旅游者。

接收集中医学观察人员、登记信息、安排住宿、人员协调、信息上报等都是任富国的工作内容。他说,这个点是2月10日设立的,每天14点前,他要以短信方式将工作人员在岗情况、隔离观察人数等报送纪委,每天10时和16时以微信方式向疫情防控指挥部报送隔离观察点整体情况,每天12点前向公安部门报送隔离观察人员变动情况。

申时,15:30 隔离·理解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面对疫情,需要集中医学观察的人员要确保应收尽收、应管尽管。

前段时间,一对老人带着外孙去菲律宾旅游,结束后,孩子的父亲王先生到济南机场把他们接回聊城。3月5日15点30分左右,一家四口入住集中医学观察点。由于耽误了工作,他最初不理解,多次跟工作人员交涉。经过耐心解释,他终于理解了集中医学观察的重要性,用他的话说,“能有时间陪着孩子上网课,也挺难得的”。

任富国说:“应对困难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同样弥足珍贵。”

酉时,17:32 沟通·细致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那位印度人是3月4日11点多入住隔离观察点的。3月12日16点多,由于签证问题,他的同事前来询问能否带其去济南办理相关手续。经过详细了解核酸检测等情况,得知该人士隔离观察期将于15日结束。17点40分左右,经过与出入境管理部门沟通,对方表示等观察期结束后再处理签证问题。

戌时,19:19 管理·统一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集中医学观察点实行“五统一”规范化管理机制,统一集中、统一测量体温、统一消毒、统一配餐、统一清理垃圾,实现密接者和重点群体的集中医学观察全覆盖。

集中医学观察点的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两类。工作人员使用的防护帽、口罩、手套、脚套、防护服等,一天工作结束后,由工作人员专门统一进行收集,并装进塑料箱里集中存放。第三方公司每两天来收集一次,运走后专门进行处理。

“清零”的成绩来之不易,它离不开众志成城,也离不开科学防护。

亥时,22:23 安抚·耐心

独家!聊城医学观察点十二时辰

入住该集中医学观察点的第一例外籍人士是一位韩国女性,2月26日12点50时左右到达,3月10日离开。据了解,这位女士有朋友在聊大上学,来聊城是打算跟朋友一起开咖啡馆,并租好了房子。不过,疫情的发生,使这一切按下“暂停键”。

最初,对于集中医学观察,该女士因生活饮食不习惯等情绪不稳定。廖华青单独见了她4次,连续三天专门进房间定时为其测量体温,并随时注意其生活动态。3月1日19点多,任富国和柳园街道工作人员等与她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沟通、交流和谈心,最终安抚了她的情绪。

任富国说:“隔离的是病毒,但隔离不了人心。人们的自觉与努力,也许就是战胜疫情最强大的力量。”

全媒体记者 张目伦 通讯员 姚德波 王泽刚 张东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