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無法再續的《方方日記》之感觀

近日,"方方日記"不再續寫連載的消息已見諸於網絡。為此,痛心疾首者有之且非少數,鼓掌稱該者有之且亦甚眾。此現象貌似文體之爭、名利之爭、階層之爭,然而其實質並非此表象貌樣。

自方方被約稿、編寫、發表"方方日記"乃至近日的截稿,其間的大眾評議猶如是在看皮影戲般的熱鬧。

有觀眾覺得這皮影戲的人物造型奇特,臺詞讓人耳目一新,故事情節雖平淡但還是有點聳人刺激,連稱甚好;有觀眾認為這皮影戲的人物之所以能夠吸引人,還不是因為皮影戲中人物的幕後操控者水平高嘛,要贊先得贊那個幕後功臣甚好;也有觀眾斟酌之後,理直氣壯地說這出皮影戲的導演才是真正的高人,所有的功勞非此導演莫屬……諸如此類,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無論是誰,只要是個成熟的成年人,在做任何事之前都會有做某件事之動機、目的、效果、預後等眾方面的仔細考量。而作為一個局部地區的名作家方方,出臺"方方日記"之前在上述方面理所當然的也不會例外。那麼由此而來,讀者不禁會有問題出來:發表"方方日記"的最初動機是什麼?目的有哪些?社會效應如何?在國外正式出版"方方日記"可能會出現哪些情況?

作為一個持續跟蹤"方方日記"連載的資深讀者來說,對上述問題或者是疑惑有如下的想法。

作為一個曾經的湖北作協主席,其生活來源豐富,生活情調也不低,為孔方兄一說似乎也不符合其當前的社會面孔,那麼既然不絕對是為了錢,那就肯定是因為事。仗義執言、為民請願?貌似不是,因為其"日記"中敘事的真實性一直是一個繞不開的梗。就在昨日有讀者發現近日"方方日記"中所記述的關於某抗疫一線護士被感染而離世的消息與事實不符,而後當事人在網上公開闢謠,這次方方的老臉是不是被打得火辣辣、耳朵嗡嗡響?自從"方方日記"在美國發表之後,老牌的反華宣傳機構《美國之音》一直把"方方日記"不實的記事作為惡毒攻擊中國的現場素材。僅從上述兩個方面來看,是不是就可以得出方方創作"方方日記"之動機及其目的?

從連續近兩月出現的關於"方方日記"網絡大眾評論猶如潮水般地湧出,其無論是參與人數的規模、社會各階層的參與度、熱評時間的經久度等等現象來看,應該可以說是近年來少見的。這其中,雖然故意割裂區域情感的歪理、為"方方日記"洗白的學說、唯恐天下不亂的謬論等等趁機渾水摸魚的言論甚囂塵上,但更多的讀者還是發出了他們理智、客觀、正直而又堅定的強音。

從3月份以後"方方日記"中的言詞不難看出,方方儼然以"區域首領"自居,欲以裹挾民意的方式而達其私利,但終究未能如願。不過,"方方日記"的短期社會效應還是形成了,這也許就是一小撮"方方們"以及歐美仇視中國的一些媒體非常想看到的情形吧。

方方近日出乎意料地向外宣佈不再續寫"方方日記",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之所以"方方日記"還在興頭上就突然出現這種戛然而止,或者說是中途夭折的狀況,原因應該不出其四:一是目前中國的疫情得到了強有力的控制,各方面也已逐漸恢復正常,方方沒有了以往編寫陰暗故事的根基;二是方方的真面目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識破,沒有了眾多讀者期待"方方日記"的基礎;三是歐美國家疫情持續加重而自顧不暇,缺少了額外的餘力;四是西方媒體覺得"方方日記"的水分越來越足,不足以唬住稍有思考能力的人,故而不願再與方方續簽寫作協議。

歷史是記事的,同時也是評判一個人美醜的一面鏡子。好在歷史是人民所寫的,因此一些想沽名釣譽、留"芳"百世的企圖是難以得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