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code>“监督不是约束,而是真爱”/<code>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要想在家上网课有效果,需要兼具以下四方面要素:孩子的自律性、课堂的吸引力、老师的责任心、家长的监督力。


孩子自律性是关键,这个自然不必赘述。那么哪个最能够在网课特殊时期发挥重要作用呢?


我认为是家长的监督力。


第一,课堂吸引力和老师责任心在学校教育中显得更为重要,而在家上课老师总有种鞭长莫及的无力感,总感觉学生在屏幕那头窃喜:你倒是钻出来打我呀~打我呀。呃呃呃,等到为师瘦成一道闪电吧,我就可以钻出来收拾你了。


第二,孩子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如果孩子从小一直是家长看着盯着哄着学习的,那么即使到了初中,他也还是没长大,仍旧处于“他律”阶段。


那家长说,我总得放手吧?要放手,但是不能放得太急,就像学走路的小孩,放手太快要摔跟头的。


放手前要有个“假装搀扶”的阶段,让孩子从“他律”顺利过渡到“自律”。 正式返校后,必然产生两级分化:自律的孩子越来越优秀,不自律的孩子被越落越远。


这个寒假,必然会出现许多黑马,也会有很多坠落的星星。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个学生的寒假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开学后回顾假期时,不因蹉跎岁月而悔恨,也不因无所事事而羞耻。

——《黑马是怎样炼成的》(子虚乌有)


在家上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那么如何监管孩子呢?您不妨试试这么做:


01


监督有据:实时跟进莫轻信


很多家长非常相信孩子,尤其是优生的家长更是对自家孩子信心爆棚,结果呢?很可能啪啪打脸。


“我太相信孩子会自觉了,他说拿手机发作业我就真以为是拿来学习的,没有做到一发完作业就马上回收手机,刚刚查了手机,孩子今天竟然玩了一小时游戏,我竟浑然不知!


  • 他有可能早上在QQ群打了卡之后,又偷偷躲在被窝里睡大觉;
  • 他有可能进入了直播课堂,但是人不在电脑前,一会上厕所,一会喝水;
  • 他有可能一直坐在电脑前,但是偷偷用手机玩游戏、刷抖音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苹果手机操作如下: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第二,不定时巡查。没事您就以送水果、送水等各种名义去看看孩子。当然最好是不要关门,同时家长在屋外保持安静。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感谢我的中国好邻居供图



第四,实时查看班主任的反馈。我每节课都会让课代表统计到课率,课后作业情况也要反馈,及时告知家长。


第五,没收电子设备。上完一天的课必须马上没收电子设备。

第六,学习进程要持续监督。


02


监督有爱:后勤保障暖人心


将待花开,不等于放任自流。

监督不是约束,而是真爱!


各位家长,后勤保障您做好了吗?


比如,耳机和麦克风。我现在用腾讯课堂直播,经常会有些孩子没有麦,通不了话,有的孩子回答问题回声很重,不得不挂断通话。


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就没办法提问,孩子也错失了互动的好机会。


比如,吃饭时间与学校作息时间同步。我们下午上完课距离晚修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孩子没时间自己煮饭,如果家长不提前准备好晚饭,那么孩子就只能吃零食,或者饿着肚子上晚修,等到您做好了饭菜恰好是晚修时间,不得不打扰孩子学习去吃饭。


我们班有个孩子总是忘记打卡或者抽查不在,反馈两次之后,他妈妈给他量身制作了一个表格,详细记录了几点到几点应该做什么,打印出来,贴在孩子书桌前,后来果然好了很多。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我班的好妈妈给孩子做的表格


03


监督有力:一经发现,严厉惩处!


前几天我姐在家庭群里发了个事激怒了我:


给大家讲一个我们班的真实案例。


一个学生家长被我在家长群@,告知孩子22:30还没交作业,起初她忙工作没看到我的信息,看到时候已经凌晨一点了,她竟然把熟睡的孩子叫了起来,上传作业!!!事后,还让孩子给我发了一段语音表达歉意。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孩子给我发来道歉的语音



家长监督一定要有力度,一经发现,严厉惩处。各位家长千万别手软,子不教父之过,现在的纵容不是爱,是害!


04


监督有方:温和而坚定


怎么监督,我推荐各位家长看看《正面管教》,学学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温和而坚定地给孩子立规矩、定原则。

第一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光一去不复返,希望您能在孩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能再“假意搀扶”一下,别太自信地撒手,毕竟还是个孩子。

第二句:对老师而言,他有几十个孩子;对您而言,只有这一个宝贝。您都撒手不管了,老师又奈何呢?

让孩子在家高效学习,教师与家长共勉!加油。


开学时间继续推迟!最不该偷懒的是家长,最不该放纵的是孩子


这是一个特殊的寒假,28日中央明确:大中小学、幼儿园等开学开园时间原则上继续推迟。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在这个”超长寒假“里,自律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原本成绩一般的孩子很可能因为这个假期,明显退步。

短短一个月,足以拉开巨大差距。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孩子的教育是一场无法撤回的直播,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

请记住:

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

01

孩子不想学就不学

那还要家长做什么

在这个加长版的寒假中,不少孩子都变得懒散了。

我们发现,孩子上网课没以前专心了,做作业也没以前用心了,每天只想赶快去玩。

停课不停学,假期虽然延长,孩子却不能完全不学习。

有些家长却纵容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趁还有时间多玩几天。

各位家长,请别打着“爱与自由”的幌子,却在最该教育孩子的时候“偷懒”。

北大教育专家提醒,若父母长期缺席孩子的教育,孩子的人生终将变成悲剧。

孩子不听话、不服管教,是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却很少想过:

正是自己的宽容,纵容了孩子的不求上进。

孩子可以不懂事,但父母一定要懂事。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必须要替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甚至逼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尤其是学习。

这是父母之责任所在,更是为了孩子的一生打算。

给孩子建立起自觉性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需要父母长期的陪伴、指导及约束。

网课,拼孩子的自律性,更拼父母的监管力!附策略

02

快乐教育不是放纵教育

现在努力将来才有选择

很多父母都误会了快乐教育,然而放任式的顺其自然,只会让孩子不听课,不做作业,成绩垫底,在学校闯祸……

真正的快乐教育应该寓教于乐,以一种更适合孩子天性的方式鼓励孩子学习,并让他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就。

曾经有一个妈妈让儿子学拉小提琴,孩子嫌累想放弃,妈妈依然严格要求,一直鼓励。

终于,孩子坚持下来了,不仅拉得越来越好,还代表学校参加比赛。

当他知道自己拿了第一名时,笑得无比开心,之后更加用心地学习。

这,才是快乐教育。

现代社会的诱惑太多,如果家长不约束、管教孩子,孩子就没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只会越学越坏。

有时候,孩子小时候过得没一点压力,长大了未必对父母心存感激。

学习的“苦”,规则的约束,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学着去承受的。

真正的快乐教育并不意味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管教。对于孩子,该有的规矩要有,该有的能力要练。

03

千万别在孩子身上偷懒

那会变成你最深的遗憾

总是听到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养了。

“我要赚钱养活一家子,哪有那么多时间管孩子?”

宁愿花好几百给孩子买辅导书,可没有你的辅导,孩子也不会看;

宁愿花好几千给孩子报补习班,可没有你的督促,孩子也不会学。

好孩子是管出来,优秀孩子是陪出来的。

你每一次缺席孩子的教育,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不要等到孩子的教育失败了,才幡然醒悟:

教育路上,最不该偷懒的是父母,最不该放养的是孩子。

对于童年的孩子来说,父母是万能的,是最值得信任的,这就是教育孩子的黄金时期。

等到孩子独立了,有主见了,就会和父母渐行渐远,你再想教育孩子也没有用了。

读过这样一首小诗:

如果我能再次养大我的孩子,

我会先建立自尊,再决定盖房子。

我会多用手指来画图,少用手指来指。

我会少教训多沟通。

我会少用眼睛看表,多用眼睛看世界。

我会跑到更多的原野看更多的星星。

……

别让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懒,成为一辈子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04

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

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教育家卢梭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BBC有一则叫做《富哥哥穷弟弟》的纪录片,两兄弟在同样的家庭长大,哥哥成了名流政客,弟弟却成了流浪汉。

原来,哥哥从小就自力更生,弟弟却被父母娇生惯养,长大后什么都不会做,也什么都做不好。

习惯了被呵护的孩子,不知道人世间多的是风雨。

习惯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适区里懒散成性,没有一点能力。

有一句话说得好,你舍不得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更苦。

当父母为孩子挡住了一切风雨,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鱼缸里的观赏鱼。

家庭,本应该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源泉。

我们欣慰地看到,孩子在这个特殊的假期学会了下厨,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孝顺父母,学会了沉下心来学习……

人生没有温室,越早让孩子知道做人的道理,学会自己独立地生活,蠢材是最高级的关爱。

05

你若不狠心逼孩子一把

永远不知道孩子有多优秀

没有无缘无故的差孩子,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学生。

每个孩子的起点和天赋大多一样,影响他们成长速度快慢的,是父母。

董卿自3岁起,就一直接受父亲的严格教育,不仅要早起锻炼,还要每天背成语、抄古诗、读名著。

每次父亲在饭桌上批评她时,她总是食不知味,一边哭一边吃饭。

可多年后,当董卿成了央视最为人熟知的主持人后,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我现在再回想,觉得他让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对。

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狠心逼孩子一把。

这个社会并不公平,优胜劣汰更是生存的法则。没有谁的幸运可以凭空而来,只有足够努力,才能足够幸运。

在孩子放弃之前,家长都要适当逼孩子一把。因为不逼孩子一把,他可能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一个优秀的孩子,离不开老师的教育,更离不开父母的教诲。

与其说逼孩子一把,倒不如当做是磨炼孩子一把,只有日积月累的坚持和努力,才能铺就一条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道。


06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人民日报》曾刊文,告诫各位家长: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师的事,更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父母,才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和学习的榜样。

俞敏洪说过,如果把家庭比作一台复印机,那么父母就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

复印件的成品如何,取决于原件的质量。

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对孩子的影响也越大。

你的一言一行、良好的习惯、优秀的品行、阅读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影响,改变着孩子的人生。

一个好习惯形成,只需要21天。

一个孩子的蜕变,只需要一个月。

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孩子未来能走多远,没有人知道,但父母的教育格局,决定了孩子将来的高度。

07

再好的学校也比不上给力的家庭

再好的老师也比不上父母的言传身教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我们亲自把孩子生下来,却从来不把孩子当亲生的来养。”

正所谓生的容易,养的难;养的容易,教的难。

多少父母拼尽全力,想把孩子送去最好的学校,交给最好的老师,接受最好的教育。

却不知道,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想让孩子好好学习,自己首先要爱上学习。

放下手机,拿起书本,热爱学习,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想让孩子好好做人,自己首先要率先垂范。

除了知识以外,孩子学到的绝大多数东西都来源于家庭与父母,包括正确的习惯、良好的品行、积极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安全感和幸福感等等。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业,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业上最大的成功。

父亲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格局,母亲决定了孩子的人性温度,家庭决定了孩子的品格教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