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撰文 管蘇清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第一次出遠門,十七歲,新兵蛋子,穿著肥大的軍裝,沒有紅帽徽和紅領章,落腳點聽說是大上海。這是公元1981年10月的一天。

早就聽人說:上海國際飯店二十四層樓,高得不得了,鳥兒都飛不過去;外灘洋樓一片片的,看也看不完。那年月,大白兔奶糖饞人,"三轉一響"名氣大,得憑票供應,擁有"永久、鳳凰自行車,上海手錶,蝴蝶縫紉機,紅燈收音機"……是特別牛的人家,讓每一個小城出來的人,心裡癢癢的,滿是幸福的渴望。

從家鄉坐客輪,進入清粼粼的大運河,一路向江南,換船入長江。夜去晝來,映入眼簾的景色讓人興奮,"不盡長江滾滾來"。一夜又難眠,終於跨進了黃浦江。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誰會料到,早晨到了上海十六浦客運碼頭,接兵幹部管得嚴,連大門都跨不出。貼在侯船廳面向黃浦江的落地玻璃上,鼻子壓扁了,也看不到對岸有啥西洋景,只見偶爾滑過江上的貨船,提不起觀賞的興趣。好不容易熬到晩,又乘船出發,進軍大海汪洋中的嵊泗島。

上海灘到底啥模樣,一問三不知,雲裡霧裡,只靠自己憑想象去吹牛了。第一次的上海行,都是電視劇《上海灘》的景色,外灘、上海大廈、外白渡橋、黃浦江、蘇州河……都是許文祥、馮程程時代的場景,還有就是沈雁冰《子夜》裡描繪的上海。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一夜海上顛簸,晨至浙江嵊泗客運碼頭,總算鬆了口氣,誰知點名分隊,我們又上了部隊的登陸艇。腦袋一片空白,不知向大海深處何處去。年輕的緣故,新奇勁很大,隨艇衝越波峰浪谷,有人不斷暈船,我還四處張望。水天一色,遠處星星點點的島嶼,青黛而朦朧,何處是盡頭?

一步邁得遠,午飯時到了枸杞島,緊貼公海邊上,祖國東大門上的一把"鎖"。島只有巴掌大,兩年多守島,角角落落都瞭如指掌。最好看的是巨石"山海奇觀",位於島南五里碑峰巔,數十里外可見,東壁鐫刻4個巨擘大字,為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浙直總兵都督侯繼高督汛至此所題。登此,山、礁、灘、雲、天、海盡收眼底,令人心醉神迷。

在島上站崗執勤,四季看海、觀日、聽濤也極有趣。夕陽西下,海面波光粼粼,迷幻般的色彩,倘若有漁船穿行,恰似莫奈的油畫。遇有強風過境,海面浪花翻飛,驚濤拍岸,岩礁堆雪,如身臨金鼓齊鳴、萬馬奔騰的沙場。日子久了,沒有濤聲的夜晚,營區熄燈號吹響後,反而睡覺不香了。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最打動我的是漁火。枸杞島對面是更小的嵊山島,隔著一條海峽,如今已一橋牽兩島。它是著名的漁場,有天然的漁港。每當漁訊季,水面密密匝匝排著整齊的漁船,夜幕下的漁火連成一片,站在枸杞島遠眺,煞是壯觀。開始不知情,認為那片燈火閃爍處,肯定是個城市。便激動地寫下散文《漁火曲》,投稿不久見報了,這是我人生髮表的第一篇散文。也許就是這篇稚嫩的小文,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

枸杞島,這輩子忘不掉了。戰友親兄弟,海防線上的一草一木,都有青春的印跡……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緣分使然,南征北戰,搬家七八次,岱山、定海、寧波、杭州、無錫、南京……最後落腳上海。外灘去了無數回,專門跑到十六鋪碼頭,客輪停航了,老碼頭改造一新,海派風格十足,已成休閒娛樂之地。江對岸更甭提了,櫛比鱗次的高樓鋪排為美如畫的天際線,早成浦東新區的核心區,風光無限,與當年有天壤之別。

這些年上海的發展世人驚歎,外灘的保護性開發,使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煥然一新,不愧是“世界建築博覽群”,是人類共同的創造,成為上海的象徵。到上海,逛外灘,要做功課的。百年

外灘建築群,北起蘇州河口的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全長約1500米,眾多建築雖不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也並非建於同一時期,但建築色調卻基本統一,整體輪廓線處理驚人的協調。無論是極目遠眺,或是徜徉其間,都能感受到一種剛健、雄渾、雍容,華貴的氣勢。

從軍四十載:飛江越海扛槍走天涯

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外灘那一座座鋼筋水泥的樓宇,是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當然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交界處的外白渡橋,也是上海的標誌之一,仍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自1908年落成後,它的故事實在太多了,多少影視劇中有它的身影,多少文學作品描寫了它,一部活生生的上海百年史。

早年想看的國際大廈,與自己的辦公樓隔人民公園相望,前日晴好,午後拜望,它已被周圍高樓遮擋了天空,心中有些嘆息,好在它風骨依舊,精神得很,周圍的建築顯得就醜了……

新的時代總是步履匆匆,超大城市生活節奏快啊!蹭蹭往上竄的高樓,一會是東方明珠,一會是金茂大廈,一會變出環球金融中心,現在又是上海中心大廈。這是中國第一摩天大樓,建築主體119層,總高632米。陽光,帥氣,像鄰家小夥,令人賞心悅目。看著它,想想過去幾十年的生活,未來會是什麼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