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名人


雲南名人|錢王傳奇

王熾銅像

作為晚清赫赫有名的鉅商之一,雲南彌勒人王熾的一生充滿了奇蹟。曾經,錢王王熾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可嘆的是,如今很多人只知胡雪巖卻不知有王熾。王熾一生以利聚財,以義用財,以儒治商,愛國忠君,以驚人的經商天賦和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一代錢王……

  王熾究竟有多少錢沒有人知道,但“同慶豐”在鼎盛時期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左右大清王朝的金融市場卻是不爭的事實。英國《泰晤士報》曾對百年來世界最富有的人進行統計,排在第四位的便是王熾。而且,他是惟一一名榜上有名的中國人。

  王熾生於1836年,彌勒虹溪人(舊稱十八寨),由於家境貧寒,14歲時又遭喪父之痛,因而不得不輟學習商。王熾16歲時,母親變賣首飾得銀20兩,交於王熾。王熾用這筆錢從家鄉虹溪購土布挑至竹園、盤溪販賣,又將那裡的紅糖購回銷售。憑著天資聰穎和吃苦耐勞的精神,王熾不久便攢下了百多兩銀子。這筆銀子成了王熾擴大經營的資金,王熾由此開始組建自己的馬幫,在建水、瀘西、師宗、丘北一帶往返販運土雜百貨。由於王熾膽大機敏,為人俠義,至他20歲餘時已在滇南一帶小有名氣,人稱“滇南王四”。

  與一般小商小販不同的是,王熾很快洞悉了時代的本質——官之所求,商無所退。若想發達,就必須尋求政治上的靠山。年紀尚輕的王熾開始積極尋求官場上的靠山,以期能探尋一條官商結合的發跡之路。

  就在這時,災難降臨了。清同治初,已小有名氣的王熾回鄉後,宿有積怨的表哥與他發生衝突。在一場鬥毆中,表兄被殺,王熾匆忙出逃,幾經波折避禍於重慶。王熾見此地商業鼎盛,又居水陸交通要衝,便萌生了設莊做貿易的想法。他認為單純靠馬幫販貨賺取微薄利潤是在為別人做嫁衣,於是便租得臨街鋪面一間,掛出“天順祥”的商號,販賣馬幫運來的貨物。由於當時王熾的銀資不過四五百兩,做小買賣沒有多大賺頭,做大買賣又感到資金不足,於是他四處尋找融資渠道,想法與當地頗有實力的旅渝滇商合作,由合夥人出資擴大經營,而王熾則組織馬幫在重慶購買菸鹽土雜販賣到雲南,又將雲南的皮毛藥材購運到重慶。這支三四十匹騾馬組成的馬幫,沿途打著“滇南王四”的旗號,亦購亦銷,邊販邊買,獲利頗豐。

  據傳,一次王熾的馬幫滿載川貨從昭通南行到凹裡時,遇到百餘名劫匪,趕馬人嚇得四散逃命,但王熾卻鎮定自若,毫無懼色,指明要見匪首。匪首對王熾的勇敢機智大為讚賞,不但放走了王熾,還歸還了一半貨物與全部馬幫。這件事傳開之後,“滇南王四”名氣更著,沿途各路山賊也對王熾馬幫禮讓三分,王熾的生意也更加興盛。王熾看準這個大好機會,一方面藉機樹立聲望,另一方面抓緊時機在敘府增設分莊,與席茂之合夥在昆明設立“同慶豐”商號。

  王熾富而不惰,以身作則,親自趕馬運貨到雲南,又由雲南辦貨至重慶,並在“天順祥”逐步設立了一套已具民營企業特色的較科學的管理模式。在這種新的管理體制下,“天順祥”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商鋪的發展使資金的週轉變成了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於是王熾又想到了自己開設錢莊,但開設錢莊不僅需要官府批文及大筆資金,而且還需要樹立人們對“天順祥”錢莊的信任。就在這時,機會出現了。

  光緒初,在雲南做官多年的唐炯奉命督辦川鹽而被任命為鹽茶道員。當時,為改善川鹽生產,鹽茶道急需白銀萬兩,由於布政司無銀可撥,唐炯只得向商界籌借。然而,由於多數商賈認為發展鹽務並非三五年便可見效,因而不願擔此風險,無人願借銀給官府。王熾思量再三,認為此次籌銀一方面可解鹽茶道之急,藉此結交唐炯,找到官場上的靠山,另一方面若“天順祥”在十天內湊足十萬兩白銀,則可向世人展示“天順祥”的實力,促使人們放心來“天順祥”存兌銀兩。

  於是,王熾冒險應承十日之內湊足白銀十萬兩。不出十日,王熾湊足了銀兩,並特意安排挑夫百餘人,打出“天順祥”的名號,列隊敲鑼打鼓繞城數圈後至官府送銀,一時間全城轟動,婦孺皆知“天順祥”籌鉅款一事。

  “天順祥”的一炮打響使王熾身價更著,更重要的是,王熾找到了唐炯作為政治靠山,並由此走上了“官之所求,商無所退”的發跡之路。在唐炯的支持下,王熾開匯號並代辦鹽運,生意做得得心應手。隨後,王熾與席茂之分夥獨自經營,在昆明創設自己的 “同慶豐”商號,並改組“天順祥”,以“同慶豐”為總號,“天順祥”為分號, “同慶豐”以匯兌業務信用好而成為民間和官府承辦匯兌的首選。很快,錢莊以長江沿岸為線,在國內各大城市逐步增設分號,成都、漢口、九江、南京、上海、貴陽、廣州、承德、北京等地都有設置,鼎盛時期在香港、海防亦設有辦事機構。

  除此之外,王熾在雲南省州縣較大的商品集散地亦設置“同慶豐”分號。自此,全國各商行或私人往來匯兌,均可在沿途錢莊憑票取款,“同慶豐”每年各省調劑雲南協調及省憲解繳朝廷款項,便達數百萬兩之巨。“同慶豐”還在四川代辦鹽運,在昆明設“興文公當”兼營房地產,修建昆明同仁街,在彌勒、宜良等地廣置田產,年收租息千餘石。

  有人曾給“同慶豐”算過一筆賬,說自光緒十三年至宣統三年共25年間,全號紅利即達389餘萬兩,此數尚未包括號內遭受的重大折損,時人稱“同慶豐富過半個雲南”。王熾成為名震南北的“錢王”,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的雲南金融業開山鼻祖。而“同慶豐”、“天順祥”則被譽為“南邦之雄”,有人認為王熾的錢莊足以與山西錢莊相抗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