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張家少奶奶》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葉明執導,李嵐、白穆、孫劍、王衛平等主演,於1985年上映的親情劇。

該影片講述了十年動亂期間,上海一家姓張的工商業家庭被抄家、批鬥,整日都處於惶恐之中。過慣了少奶奶生活的歐陽瑞麗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操勞家務,挑起家庭重擔。為了讓全家人可以吃飽穿暖,她放下架子給人看孩子、進生產組工作。作為嫂子,她又為弟弟妹妹們插隊的事情忙前忙後,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把先前的財產歸還,公公看見十年動亂期間歐陽瑞麗為整個家庭的付出就給了她一份錢,因為這姑嫂關係惡劣,讓歐陽瑞麗悟出了有些東西金錢是買不到的。於是,她選擇一條嶄新的道路去探索、去追求,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與幸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接下來,我將從讀書、堅強、知足三個因素去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獲得幸福的原因,以及對我們的啟示。

01、歐陽瑞麗一定會獲得幸福的因素之一:酷愛閱讀,因而明智

讀書可以讓人擁有智慧的氣質,一個女人的氣質來源於智慧知識、經驗才能、與人交往的心得。她們能夠理解世界的各種發展,各種現象並且有志改變其中的醜惡,並且善於發揚自己的美好。

電影《張家少奶奶》中的歐陽瑞麗就是一個愛讀書的女性。她是那個年代裡為數不多的知識女性,雖然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和當地富家子弟結婚,但她依舊不忘記讀書學習。即使是在家道中落後,衣食住行都成為問題的艱難歲月,她依舊會在忙裡偷閒看書。金花嫂子給她介紹了一個看孩子的活,那孩子很調皮,經常上躥下跳的,歐陽瑞麗會在桌子邊放著一本書,一邊看孩子,一邊看書,整個影片下來,感覺她總是在不停地看書。

有學識的女人,她看問題很全面,為人大方,不計個人得失;沒有學識的女人,她只顧眼前的利益,尖酸刻薄,兩者相碰撞就出現了影片中最大的矛盾衝突點。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張文影是歐陽瑞麗的小姑子,因響應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活動,她被迫下鄉插隊。此時的她正處於熱戀期,不得不假裝生病逃回家裡,後又因戀人拋棄,精神出現了問題。家人都急忙把她嫁出去,只有歐陽瑞麗為她的幸福擔憂,極力要求把她送去醫院就醫,還自己一個人跑到鄉下將她的戶口給轉回城裡。歐陽瑞麗所做的一切,張文影一開始很是感激,嫂子是一個外人卻把她當親妹妹一樣看待,就連自己的親哥哥也做不到這樣。

但有些人你對她的好,她會記得僅僅侷限於你對於她來說還有利用的價值,亦或者是你們之間還沒有出現任何利益衝突的情況下,她才會心存感激,一旦出現對她不利的事情,立刻就會翻臉不認人。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把先前沒收的財產歸還給張家,公公念及歐陽瑞麗這十年間對張家所做的貢獻,他將錢分成五份,自己留一份養老錢,三份分給三兄妹,一份給了歐陽瑞麗,張文影聽到這個消息立刻翻開了歐陽瑞麗的存摺,發現比自己的多後,她立刻認定了歐陽瑞麗對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是為了錢。對此,歐陽瑞麗毫不在意,依舊對文影好,女兒多多為她抱不平,她也笑著說沒事。很多年過去後,回想起當初,她依舊會覺得心痛。

畢淑敏也曾有文,好女人必讀書。其言於讀書定為;好書對於女人,是家鄉的一方綠水水土。離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與書隔絕的日子,心無家園。半生過下來,女人就變得語言空虛,眼神恍惚,心地狹窄見識短淺了。

歐陽瑞麗就是因為讀了很多的書之後,與別人有了不一樣的修養與氣度,她看問題會更加地全面具體,經常能想他人不能想的問題,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看得多了人也變得更加地豁達了。於是,才能在小姑子的冷嘲熱諷中,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

02、歐陽瑞麗一定會獲得幸福的因素之二:堅強而溫柔

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林徽因

歐陽瑞麗就像夾縫中的一株野草,堅韌而柔和。

影片開始張家就被抄家了,歐陽瑞麗為了維持生計,只能靠典當衣服度日,看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就好像被命運揉捏了一般,生活變得死氣沉沉,就連偶爾笑都是僵硬的。

但歐陽瑞麗是溫柔的,她性格很柔和,處事很柔和,說話語氣也很柔和,愛好什麼的都很柔和——閱讀。

歐陽瑞麗給人看孩子,孩子每天都需要喝牛奶,對面鄰居眼紅她可以有工作賺錢補貼家用,就悄無聲息地將她家樓下的牛奶箱給砸壞了。對此,她明明知道是何人所為,鄰居也有人教她遇到這種事情就得破口大罵,才能讓別人知道自己不好欺負,她卻回答:“這怎麼好意思,笑笑就過去了。”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因為歐陽瑞麗的溫柔,讓她總能在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有人願意站出來幫她,金花嫂子看到她生活拮据的樣子,給她介紹了看孩子和進生產組的工作,幫助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從而避免了家庭因金錢而發生不必要的矛盾,孩子可以吃得飽穿得暖,人情世故處處周到客觀,沒有落下任何把柄。

但歐陽瑞麗的溫柔並不代表她遇到任何事情都會選擇隱忍,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時,她也會選擇據理力爭。

女兒多多年齡還不滿十六週歲,就被班主任逼著下鄉插隊,在學校動員不行,追到了家裡。對此,丈夫坐在一旁無話可說,歐陽瑞麗則強硬地強調多多年齡還太小,家裡弟弟妹妹需要她照顧,等到了年齡一定會送她去報名,好說歹說班主任絲毫沒有鬆一口氣的意思,歐陽瑞麗直接爆發:“待家裡,爸爸媽媽養你一輩子。”用她強勁的語氣,保護了女兒。

我覺得,正是歐陽瑞麗的溫柔,才讓她遇到的人最後都是溫柔的,她的溫柔是由內而外散發的,絲毫看不出一丁點刻意的韻味。因為心中有愛,她看到的都是光。

03、歐陽瑞麗一定會獲得幸福的因素之三:知足才能常樂

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宋.林道

歐陽瑞麗不管是經歷著怎樣的磨難,她從來都不去抱怨,只會用一種平和的態度去面對。她的世界如同孩子般單純、燦爛。

歐陽瑞麗是一個很容易滿足的人,當她家境拮据時,一份幾毛錢的工作就能讓她知足;獲得工作後,能讓一家人吃得好她就很滿足;有能力幫助家裡的弟弟妹妹,看他們過得好她就很滿足。對她來說,家人就是她的一切,於是,她拼了命也要把一家人綁在一起,雖然受盡了委屈,卻依舊善良。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影片的最後,歐陽瑞麗與文光路過曾經的家,看著眼前破敗的景象,歐陽瑞麗悟出了一個真理,雖然十年的動亂已經過去了,但我們不能當它沒有發生過一樣,金錢可以買來很多的東西,但有些東西是錢買不來的,以後自己要做一個自食其力的人,去當一名代課老師,傳遞愛與希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多數的人都缺乏像歐陽瑞麗這樣子的滿足感。我們總是一山望著一山高,渴望得到更多,所以內心難於平靜。我們時常會因為得失而憤憤不平,因為他人的成功而嫉妒。對金錢、名譽、地位的佔有慾,永無止境,為了贏得這些身外之物經常把自己弄得頭破血流。於是,當我們看到歐陽瑞麗那份滿足時,任何人都會產生喜愛之情,只因為我們不是她。

04、歐陽瑞麗的幸福感對我們現實生活的三點啟示

歐陽瑞麗這樣的人一定會獲得幸福的,就算她身處於動亂年代,就算她與小姑子同處於一個屋簷下關係緊張,她也依舊會獲得幸福的,因為她識大體,溫柔善良,不爭不搶容易滿足。

我們不能成為歐陽瑞麗,她的成功我們也不能複製,但我們卻可以從歐陽瑞麗的幸福中得到一些啟發,從而讓我們的人生走得更加從容一些。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① 沒事就多讀書。讀書是最好的美顏,不僅可以陶冶情操,還能提高個人的修養。

為讀書代言最好的例子莫過於董卿了,在她這個年紀仍能迷倒千萬觀眾,就是因為她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一顰一笑中都能散發出迷人的氣質。但氣質不是天生的,是經過後天努力得來的,董卿在一次採訪中就有提到“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都不洗澡那樣難受。”所以,即使她工作再忙,她還會保持每天閱讀一個小時的習慣。她說:“讀書讓人學會思考,能夠享受一種靈魂深處的愉悅。”

年輕的時候可以依靠美貌輕而易舉獲得別人的賞識,年華不再時,還想獲得別人的尊重,這個時候只有高雅的內涵才能給你,於是,讀書成為你改變命運的機會。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② 要善良,但要有底線。羅素曾經說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很多人都會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好久都不聯繫的朋友,突然有一天給你發了一條微信“在嗎?”你回覆了之後就各種賣慘,向你借錢。因為你們太久不聯繫,生活中早已形成陌路,把錢交給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總是不放心,擔心他不還。但善良的你,又不知道如何拒絕,生怕弄僵了關係。

其實很簡單,當別人提出的要求讓你覺得為難的時候,你就一定要大聲地說“不”,如果是真正的朋友,他都會理解你的苦衷,要是他因此疏遠你了,那也就隨他而去吧,因為人生苦短,別讓自己委屈最重要。

人需要時刻保持一顆善良的心,這自古以來就有,但不是對任何事情都沒有自己的底線。因為,當善良用錯了人,往往苦的就是自己。


《張家少奶奶》:從三個因素解讀歐陽瑞麗一定會幸福的原因及啟示


③ 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身邊的人和物。曾經聽過一句話:“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當你能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身邊的事物的時候,你整個人就會變得豁達很多,不計較個人得失,只求心安,幸福便會常伴你的左右。楊絳先生在女兒丈夫去世後,仍能在人世間活了好多年,成為世紀老人,便是因為她有一顆平常的心。

結語

《張家少奶奶》這部老電影它的情節一點都不復雜,主要是以歐陽瑞麗在十年動亂期間為一家人默默付出為主線,重點講述了因金錢分配而引發的小姑子紛爭,讓我們從中知道了金錢可以買來很多東西,卻買不來親情,幸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需要我們自己去爭取。

最後,祝願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想要的幸福,從容地活在這個世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