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作為全球第二大摩托車製造商的雅馬哈摩托,自從1955年成立以來,無論是在專業賽事領域還是民用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獲得過多次賽事冠軍。那麼在這近70年的發展歷史上,有哪些劃時代的車款呢?在上一篇我們其中的5款車, 今天我們來聊一下剩下的五款摩托車。

第五款:雅馬哈MT-09 (2014年)

作為盛名在外的扭力大師,在這個最具有代表意義的10款車之中怎麼能少得了它。MT=Monster Torque,作為一款街車其扭力非常強力,採用的也是雅馬哈少見的847cc三缸發動機,最大能夠產生88NM扭矩,整車滿油的情況下車重188kg,在這個排量而言中規中矩。目前這款車在國內的價格是12.9萬左右。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第四款:雅馬哈RD125LC YPVS(1985年)

對於新手來說,很難找到合適的摩托車,因為既要好操控還要控制速度,避免大排量帶來的操控難度。而雅馬哈的RD125LC 在1981年亮相的時候改變了當時市場的這個情況。作為適合新手的摩托車,雖然馬力只有14,但操控輕鬆對新手友好讓它口碑爆棚。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而在四年後,這款入門車迎來變化;1985年款的RD125LC還使用當雅馬哈的動力閥系統(YPVS),它能夠讓排氣閥給發動機提供更寬的功率曲線,將整車的動力直接拉昇到20馬力,所以也受到了一些入門排量賽事車手的青睞。

第三款:RD350LC YPVS(1983年)

在面對新手的RD125LC之後,雅馬哈推出了這款RD350LC車款。雖然對手本田當時已經走在了四衝程發動機的道路上,但雅馬哈還是在這次選擇了兩衝程。更確切的說,雅馬哈相信兩衝程摩托車調教得當的話,在功率輸出方面依舊足夠使用,而且還能比較好的控制車身重量,而這樣的理念讓雅馬哈在之後的很多年都揹負了“兩衝程”公司的名頭。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RD350LC YPVS是雅馬哈在1983年推出,使用了YPVS功率閥(之後這個技術下放到了上一款的RD125LC身上)。350LC最大功率59馬力,滿油車重僅149kg,可以說車重的減輕讓它的加速能力更強,而同時代的本田CB750夜鷹70馬力的動力,滿油的車重高達226kg(四衝程發動機)。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第二款:RD500LC YPVS(1984年)

雖然500cc排量的雅馬哈跑車好像沒有特別流行過,出現的車款也少。但這都不代表他們沒有生產過。這款車是為了慶祝雅馬哈通過YZR500獲得賽事冠軍而重新設計的,它具有50度V型四衝程發動機,最大馬力86,而車重僅205kg(不加油的重量)。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而這款車的亮相直接讓競爭對手紛紛模仿,鈴木在第二年就推出了RG500 Gamma,而本田則推出了NS400R。

第一款:YZF-R1(1998年)

為什麼第一款車會是它?因為YZF-R1在市場亮相之後,摩托車行業的設計和工程隨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是在行業中影響頗深。

當時本田的CBR900RR Fireblade無論是在賽事中還是市場上無所不能,雅馬哈當然不能忍,隨之就推出了這款R1。通過工程設計讓採用了直列四缸發動機的R1尺寸更緊湊,變速箱向上移動更高,更靠近發動機缸體,結果就產生了所謂的堆疊式變速器設計,這樣可以讓車架做到更小,而後搖臂會更長。

雅馬哈最具劃時代意義的10款摩托-2,YZF-R1旗艦賽車更改變行業


R1還標誌著日本摩托車設計的變化,之前日本摩托車的油箱後部比較大,而從R1開始就有所收窄,讓車手能夠更容易用膝蓋和大腿夾住。時至今日,YZF-R1仍然是很多追求速度車手的最愛。

以上就是雅馬哈摩托車發展史上最經典的10款車第二部分,你們感覺如何?歡迎留言討論及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