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你們年輕的時候對愛情的想象是什麼,是不是在一個派對上跟最好看的男孩兒跳舞接吻,給那個原本枯燥無味的夜晚,鍍上心動的金色?


我猜女孩兒們都這樣想過。


在家裡閒坐的時候,看了蘇菲·瑪索的成名作《初吻》,看之前以為是什麼“長大後的愛情太難了,懷念年輕時候的純粹”,結果根本不是。


是這麼個故事。


女主角,一個小女孩兒,在派對裡愛上一個好看的男孩兒,之後跟他一起看電影,坐他車後座緊緊抱著他。


甜了一陣子後男孩兒疑似看上了新女孩兒,女主角“失戀”了,故意去滑冰場亂找人跳舞,刺激他,還做了一堆破事,比如半夜邊哭邊把他的照片撕碎之類。


男孩兒家在海邊。女孩兒在奶奶的幫助下跑去男孩兒那邊,說我過來了你今天晚上怎麼安頓我。


男孩兒把她帶進海邊的雜物屋,凌晨三點的時候說我要回去了,六點鐘還要上班,女孩兒大怒——


“我來找你了,你還想著上班?為什麼不能一直陪我?”


這當然很無理取鬧。男孩兒說“我又沒讓你來”。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影片的最後一部分最戲劇。


鬧僵過後女孩兒開生日派對,很緊張男孩兒還會不會來,還在不在意自己。


男孩兒來了,女孩兒很感動,但抱著他跳舞的時候,一個更好看的男孩兒出現,女主角的目光被他吸引,又心動了。


此前費力費心要得到的人,馬上被隱沒在背景裡。翻篇了,愛下一個了。


我發了條朋友圈說:


看蘇菲·瑪索的《初吻》,年輕小女孩兒只喜歡派對裡最好看的男孩,作裡作氣得到了他的心過後又馬上喜歡更好看的一個,在一句“年輕嘛”裡,這樣好像也沒什麼不能理解。


年輕時候的愛一個人,真的能稱之為“愛一個人”嗎?


我現在發現,不能。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十八九歲的愛情真就像某種本能的萌動,“沒有這個我就活不下去”。


那個時候什麼都沒有,沒有對愛和被愛的思考,想見那個人就突兀地跑去找,也不怕被覺得奇怪了,什麼都不怕,就怕看上的那顆心飄在空中,不朝自己飛奔過來。


可是那個時候我們真的愛那個人嗎?不一定哦。


比起愛那個人,我們是不是更愛自己的表達欲,甚至表演慾?


我們是不是隻想讓一群朋友在聊身邊人八卦時,提到他的名字,牽出一片興奮的噓聲,是不是就是想被人問:“所以,你跟那個誰,到底有沒有在一起過啊?”


然後你紅著臉說,不知道算不算……但前幾天半夜一點他打來語音,跟我聊到快三點啦……


你嚼開嘴裡的珍珠,軟而平實的質地被裹上奶茶的濃郁,像極了青春心思發酵得甜且粘膩,你覺得被人懷疑你有人愛的這一刻非常電影,非常羅曼蒂克。


你可太喜歡跟好看的人糾糾纏纏了,你覺得這樣的時刻,非常值得出現在你的人生中。


我們都知道自己年輕,覺得終有一天,要對世界大展拳腳。


但拜託,年輕時候我們眼前的世界太小了,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所以,我們做了狡黠的選擇,我們用“愛一個人”這樣的方式,去狠狠用掉自己多餘的熱情。


那時候愛一個人,更像是自證自己的無私和鮮活。


至於有多愛他,真的要畫個問號的。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影片裡的小女孩兒,跑去海灘找喜歡的男孩子,跟他說今天晚上自己居無定所,“我來了,我愛你,所以你要接住我”——


腦袋發熱也沒什麼意義的事情,嘖,我們十八九歲的時候,不是也很愛做嗎?


我也做過類似的,悄悄跑去找喜歡的男孩子,看到他跟朋友們打籃球,我等在場外,提著兩杯熱飲。後來他見到了我,他很驚慌,說你要去我家坐嗎,我知道他不想,我就說不。


但我就是……唉,不是給他送熱飲也會給別的人送熱飲。我那個時候太想談戀愛了。太想太想,“戀愛”兩個字,就是一股很重的聲音,一直在大腦裡盤旋的。


去知乎翻影評,有句話太對了:


年輕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是愛一個人,而是愛陷入愛本身。


我們在找心動,在找那種昏乎乎的眩暈,它能扭曲眼前的時空,能讓你漂浮,能讓一整個宇宙,塌陷成為一個見所未見的眼神。


當你找到了,尋常的家家戶戶,街道窗口,都將柔軟地變成童話書裡的插圖。你曾經堅信,找到了這個,人生再也不會無趣。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你願意再見一次18歲時喜歡的人嗎


最近在看盛可以的一本書,叫《私人島嶼》,裡面有這麼個故事:


夫妻兩人相愛結婚,但遇到了很難調和的人生規劃矛盾,於是雙雙出軌,決定離婚——各自都覺得跟出軌對象天造地設,可以“真正地交流靈魂”。


結果呢,丈夫的出軌對象,一個小女孩兒,嫌他思想太古板,馬上準備把他踹了;


妻子的出軌對象,她以為的“翩翩公子”,自己工作上的事情不乾淨,被人懲處,已經從富裕詩情變成一無所有。


當愛壓得你喘不過氣,你就以為要去找新的開解,找更“美好”的更“輕盈”的“靈魂之愛”,其實根本就沒有。


我也是長大後才知道十八九歲那種追求輕飄飄的愛並不能算是愛的。


愛不是漂浮起來駕馭時空的某種存在,愛的真實面目,俗氣又溫和,而且等待著時間的驗證。


愛是需要精心栽培的亞熱帶植物,才不只是——“我此刻為你心動”。


愛沒有某種通向“輕鬆漂亮且不染凡塵”的出口。愛就是一起解決實際的問題,是一起上刀山下火海,是跟對方所有糟糕的樣子一一碰面,並依然保持愛意。


在你們成為珠聯璧合的才子佳人前,你們必須穿過這些。


輕飄飄的不是愛,朋友們,愛本來就有極度複雜和沉重的那一面。


可能真正的愛,是吵到半夜三點要離家出走,第二天中午就能心無旁騖地和好,是對方做了什麼你一開始不支持的決定,你會試著去理解,去跟他協商,是為柴米油鹽等無趣的必要彼此寬容。


愛是共同經歷這些沉重,並且……扛下來。


那些幼稚的篇章裡,是情緒大於愛,虛榮大於愛,見異思遷大於愛,什麼都大於愛。膚淺衝動新鮮感,真正的愛被這些東西挾持。


——以前討厭長大,我現在倒覺得長大蠻好的,它讓我可以更深刻地去愛一個人。


初戀給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留言板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