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塞爾維亞到底有多“鐵”?

塞爾維亞這個國家都頻頻刷屏了,被那裡的帥哥美女吸引了,眾所周知塞爾維亞遭受最近新冠疫情,遂向中國請求援助,總統武契奇的眼含淚水這個真誠打動了億萬中國人民的心。

中國與塞爾維亞到底有多“鐵”?

中國援塞爾維亞醫療隊,享受總統最高禮遇接待

可能許多人已經把塞爾維亞在疫情結束之後,最想去的旅遊目的地。其實實際上,塞爾維亞已經是連續兩年入選了這個《Lonely Planet》也就是《孤獨星球》這本書,上面列舉出的都是世界最佳旅行目的地的榜單。而且還是歐洲第一個對中國免籤的國家,這個位於巴爾幹半島上的小國,不僅是物價低廉,還保留著大量東歐傳統的建築,並且擁有許多絕美的自然風光。首都貝爾格萊德在幾個世紀以來,始終都是歐洲大陸最重要的十字路口。在塞爾維亞的城市路標上,除了塞爾維亞語和英語,還專門設置了中文,對中國遊客的友好度,可以說是十顆星,而早在2017年,武契奇就曾表達過:對中國的喜愛,那麼塞中友誼是鋼鐵般的友誼,這是塞爾維亞領導人常說的一句話。

中國與塞爾維亞到底有多“鐵”?

貝爾格萊德市 濱海自然風光

從南斯拉夫的革命戰爭到科索沃戰爭的反美同盟,我們一直都在一起,而大家都知道,一九九九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北約美國飛機的轟炸,造成了包括邵雲環在內的三名中國記者殉職,有數十人受傷。為了銘記這段充滿血和淚的歷史。貝爾格萊德市政府在使館舊址之前樹立了紀念碑,以緬懷在轟炸當中犧牲的中國烈士,在紀念碑上用塞爾維亞文和中文寫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刻給予的支持和友誼,並謹此緬懷罹難的烈士”。

中國與塞爾維亞到底有多“鐵”?

美轟炸原南斯拉夫大使館遺址

今年的二月初,正當中國舉國之力抗疫時,塞爾維亞第一時間向中國援助了一批醫療物資。在2月26日武契奇訪問北京這也是疫情期間第一位來中國訪問的歐洲高級官員。而在一個月之後換成了中國向深陷新冠肺炎泥潭的鐵兄弟伸出援助之手,而等到疫情終於過去的那天,我們必將收好行囊,踏上塞爾維亞的土地,一睹那裡的風光。

中國與塞爾維亞到底有多“鐵”?

中塞兩國友誼長存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