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近日,小鵬汽車“喜提”生產資質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

據啟信寶數據顯示,3月21日,肇慶小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發生一項對外投資,其通過1600萬元人民幣,以認繳方式收購廣東福迪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

這意味著,小鵬汽車僅以1600萬元就獲得一張“準生證”,妥妥的撿了個大便宜。

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而放在一年之前,這個數字如若再翻個十倍,也依舊遠遠不足,甚至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一、新能源生產資質的“數十倍貶值”

一直以來,生產資質都是所有造車新勢力發展的 “攔路虎”,更是它們在量產和交付上的“大門檻”。

在此背景下,造車新勢力開始費盡心思以各種方式實現量產。

其中,花大錢“借殼”實現量產之路的造車新勢力,不在少數。

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2018年9月,一汽夏利發佈公告,宣佈把旗下全資子公司一汽華利以1元的代價出售給拜騰。

不過這樁買賣並不便宜,拜騰為此還需承擔一汽華利8.5462億元的債務。

2018年12月17日,力帆股份發佈公告稱,力帆集團擬作價6.5億元將旗下持有的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給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而重慶新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的100%股權持股方正是車和家,即理想汽車。

2019年1月18日,低速電動車企業雷丁汽車,宣佈以14.6億元收購四川野馬100%股份。

2019年11月,一汽夏利發佈公告稱,與博郡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夏利以土地、廠房及負債作價5.05億入股雙方合資公司天津博郡。

換句話說,博郡汽車為了一個資質花了5.05億。

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不可否認,對比以上動輒花費幾個億購買生產資質的同行,小鵬汽車這張1600萬的“準生證”真的顯得十分便宜。

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價格上的變化,我們也不難看出,新能源生產資質已然開始從“奇缺”走向“多餘”。

那麼,新能源生產資質“掉價”嚴重的現狀,又是基於何種原因?

二、生產資質從“奇缺”到“富餘”,何故?

當初,新能源汽車行業風口正盛,各路造車新勢力乃至背後地方政府,為一張生產資質爭得頭破血流。

強如蔚來、小鵬等頭部造車新勢力,彼時也未曾有能力去獲得這麼一張“準生證”。

在此背後,“準生證”的價格走高自然就可以想象。

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今年以來,在疫情肆虐和新能源市場走低的雙重不利因素下,造車新勢力內外交困。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家造車新勢力被爆出降薪、裁員、併購、破產等等消息,各種傳聞層出不窮。

換句話說,對於當下的造車新勢力們而言,造車資質早已不是問題,資金才是最大的問題。

而此前隨著造車新勢力一起“炒熱”的新能源生產資質,自然也開始迴歸正常競爭。

此外,在汽車行業走冷的境況下,更有一系列“手持準生證”的造車新勢力和三四線車企開始陷入深淵,產生“富餘”的生產資質。

1600萬買一張生產資質,撿了大便宜?它為何貶值成“跳樓價”?

因而,在如今造車新勢力所面臨的困境,不再是“如何去找生產資質”,而是“如何去找錢”。

對於所有造車新勢力而言,市場紅利早已不復存在,野蠻生長、肆意揮霍的年代也已過去,當下的它們只能迴歸現實,仔細考慮關乎自身生死存亡的深刻命題。

三、功夫拍案

一場浩浩蕩蕩的造車運動碾壓而過,從資本狂歡到急速降溫,造車新勢力們也走到了一個岔路口。

而生產資質的價格走低,無疑也反映出造車新勢力當下的艱難困境。

隨著洗牌的日益加劇、慘痛的市場洗禮,能堅持到最後的,終究只是少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