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苦中作樂的喜劇電影一直是票房大戶中的排頭兵,但從來不是奧斯卡頒獎季的推薦片,如此接地氣的商業片,人人都能看得懂劇情,竟然一躍成為了奧斯卡最佳影片。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主人公之一託尼,是一個擁有豐富街頭智慧,嘴皮子功夫一流的意大利移民後裔。他喜歡大家叫他的外號,在英語中是嘴唇的意思,延伸含義就是,大嘴巴,託尼一點都不討厭這樣的稱呼,反而還有些自鳴得意。

故事開頭託尼靠耍小聰明打了一位上流社會的大人物,代價是自己工作的夜總會,被迫關停歇業。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在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日子裡,託尼接到了一通重要的面試電話,是個住在卡內基音樂廳博士需要一名司機,但見面後發現對方根本不是一個博士,而是一名音樂家。音樂家的屋子金碧輝煌奇珍異寶琳琅滿目,簡直就像封建王朝公爵的古堡。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面試的音樂家,一名音樂奇才,兩歲開始彈琴,九歲在列寧格勒音樂學院學習,五六十年代,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鋼琴家之一。

他即將有一次巡遊演出的行程計劃,需要一個的司機,可以安排好自己的行程,照料好路上的事。但這裡有個關鍵的問題,博士是有色人種,巡演的區域是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南方地帶。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而託尼對有色人種,也是心存芥蒂,黑人喝過的杯子,他都不願意再見到第二次,作為同是外族的意大利後裔,處於鄙視鏈的中間段,雖然在血統上得不到主流白人群體的認可,但仗著膚色的顯白,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鄙視其有色人種,給人幹活。

但託尼的內心其實是拒絕的,只不過在託尼的嘴裡,這都不是事,為了賺到可觀的收入,他也是個能屈能伸的漢子。

博士為了深入南方腹地,從多方瞭解到了託尼是個頗有辦法的不錯人選,經過一番爭取,這對黑白膚色的組合,成功踏上了漫長的巡演之路,這一走就是兩個多月,歸期就是和中國春節一樣重要的聖誕團圓日。

博士所在的唱片公司,給了託尼一本綠色封面的手冊,這是黑人想要暢遊美國的必備寶典,這本“綠皮書”裡標明瞭當時願意接待黑人旅客的餐廳,酒店,旅館等場所。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這樣託尼和博士踏上了從紐約一路南下的行程。才出發沒多久,你就發現博士是個規矩特別多,講話和行動都特別紳士的一個人。

而託尼放飛自我的煙抽,吃漢堡,典型一箇中年發福的老司機形象。他倆性格和行為舉止上的天差地別,一路上,這對組合製造了許多麻煩,也製造了許多笑料。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朝夕相處之間,託尼發現博士果真不是浪得虛名,平日裡衣冠楚楚,斯文的博士,在斯坦威鋼琴前簡直就是一匹脫了韁的野馬,在黑白格上眼花繚亂的手指飛動,能輕而易舉的撩動了聽者們的情緒,就連不識音樂的託尼也是讚歎不已。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一路巡演過程中,博士也被託尼的市井氣質潛移默化的影響,從不吃炸雞的他,竟然在託尼的循循善誘下,做了人生的第一次嘗試,並且順利入坑,馬不停蹄的又嘗試了下一塊,當博士灑脫的將雞骨頭扔出窗外,你可能都忘了他曾經是那個坐車都不忘在膝蓋上蓋上毛毯的事情了。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好景不長,隨著黑白巡演組合在南方的不斷深入,博士的膚色,越來越成為他們工作和生活上的困擾。博士的才學和財富足以讓他在北方過上令人羨慕的生活。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但在種族隔離嚴重的一些地區,只有那些髒亂差的汽車旅館,才接待黑人。有的城市酒吧,黑人成為醉漢的發洩社會不滿情緒的道具。

有的城市,黑人被禁止使用試衣間,他們可以購買衣服,但想要和白人共用一些公共設施,免談。到了晚上,黑人將遭到宵禁,限制出行。在這裡的人看來,每一個黑人就是夜幕下的行竊者。

無論你的工作是什麼,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你的膚色不夠淺白,你連普通的廁所都無法使用,只有街邊的茅坑,對你敞開。即便博士作為表演的嘉賓,但只要你擁有錯誤的膚色,就連坐上近在咫尺的餐桌的資格都沒有。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遇到種種問題,有些是託尼能夠運用街頭智慧搞定,有些是博士通過社會關係來搞定的。但更多的是兩人面對的是悍然聳立在面前難以逾越的種族主義大山,這可能也是博士不希望在北方甘當沉默的大多數的原因。

如果擁有相對寬裕經濟條件以及優越社會地位的他,都不願意走出舒適區,為族群的平等權利挺身而出,那更多勢單力薄的黑人,又何以甘願冒著小則犧牲臉面,大則犧牲生命的風險。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有時候,即便擁有了天賦也是不夠的,改變人們的心智,需要的是超乎常人的堅持和勇氣,作為一個更像白人的黑人博士,其實一直在孤立無援的與整個社會做著對抗。

耳濡目染白人上流社會的生活,對黑人文化一知半解的他,顯然不夠像一個黑人,但又不像一個白人,所以博士很難找到自己的根本。

從這個意義講,他和DC的海王,好像還有一點像,海王屬於半人半水族,正因為是因此,海王才擁有化解兩種矛盾的動機。

博士,既不像黑人,又不像白人,但他同時也想黑也想白,或許他就是最適合緩解兩種矛盾的鑰匙。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而託尼成功拯救了博士這個病入膏肓的孤獨症患者,他將博士帶到了看上去有些烏煙瘴氣,但使人放鬆的黑人酒吧。

這裡的人並不在乎你的穿著打扮,是騾子是馬,關鍵是要拉出來溜溜。這樣的場合,顯然對博士來說是始料未及的,他從來沒有嘗試過一家,在鋼琴上放著威士忌的酒吧,彈這裡的鋼琴。

雖然不是史坦威的明星款鋼琴,手感很陌生,但架不住博士的藝高人膽大,行雲流水的彈奏,款款動聽的音符,瞬間就征服了整個酒吧。很快,酒吧的樂手們也加入了博士的行列,這是博士第一次跟自己的族人一起玩起了音樂。

他並沒有拒絕,自己曾經唯恐避之不及的東西,卻拯救了自己的孤獨症。這場意料之外的演出,為博士的南方巡演,掛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一部有趣有料的喜劇電影,觀看《綠皮書》有感

這一次的旅程,博士證明了黑人一樣可以踏上南方的土地,還讓他重新認識了自己,讓他更願意去閱讀一個人的內在,而不是在意光反射到眼睛時發生的色彩反應。

在旅途的最後一段,這對巡演組合,已經完全模糊了彼此的界限,託尼睡在了車後座,而博士載著託尼開車趕回紐約,趕上了聖誕團圓夜。

最後的精彩情節,為他們保駕護航的,已經不再是黑人出行寶典“綠皮書”,而變成了託尼順手牽羊的綠色石頭。

電影《綠皮書》,工整對仗,前呼後應,起承轉和,行雲流水,你可以暢快的在這些形式感裡面找到許多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