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驢得水》,也是屬於那種百看不厭越看越有味道的一部片子。最開始的時候,聽到這部片的片名就聯想到那些爛片,那些低俗趣味的喜劇片。接觸過後,發現它不僅僅是一部喜劇片,可以說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喜劇,不同於喜劇的是它的表現手法,類似於黑色幽默。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驢得水”名字的由來是來源於那頭在學校門口拉水的驢。學校把這頭驢子寫入教師編制來吃空餉,這也是整片的基本內容概述。剛看到這,每個人都會不由得笑了笑,這麼荒唐的想法也只有在熒幕上才能見到了吧,不過沒有這頭驢這篇故事也不能如此順理成章的進行下去。它很聰明,知道在特派員來的時候不能發出聲音,一旦出聲就會成為眾人的盤中餐,不過諷刺的是,即使它再聰明再聽話,也改變不了他的命運,改變不了成為盤中餐的事實。其實在我看來,在這所學校所發生的事情就好像當今的社會,每個人都在順從,因為生活讓他不得不低頭。儘管這樣,也還是會被命中所註定的東西所主導,但是你假如在那一秒沒有順從,你就連順從的資格都沒有。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片中的張一曼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一首“我要你”與本身的故事十分不符卻又感覺沒有一點的違和感。張一曼這個角色真的是裴魁山老師口中的低俗女人麼?雖然她的私生活混亂甚至對自身的不尊重讓人反感,但是在我的眼中,張一曼是單純的,她其實對生活有無限的憧憬和嚮往。而張一曼本身的氣質就是那種小資,理應當出現在咖啡館的人卻在一個落後貧困的小學校裡當個老師。她這樣子的知識分子卻被這樣的社會給一步一步蠶食掉自己的本性。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在裴魁山追求張一曼失敗之後,因為身處文革這樣的特殊時期,張一曼被深深的傷害了。她自始至終還不清楚為什麼她與裴魁山兩個人矛盾可以讓對方變化得如此之恐怖,以至於她被人抹黑讓所有人都排斥她。直到她頭髮被剪掉的那一刻,張一曼終於崩潰了,那個畫面讓人感到悲哀,沉重且壓抑。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而銅匠,在一次修課鈴的時候被陰差陽錯的叫上臺當了一回英語老師,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穿著中山裝梳著油頭出現在眾人前。也是他生平第一次如此自信的跟人對話,不過當特派員真的到來時,這一切的自信有力都彷彿變得那麼虛。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而在銅匠第二次當老師,就是美國教育家來訪學校的那一次。他穿上了皮草,此刻的他真正的成為了眾人敬仰的呂老師,他開始學會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就連特派員他都沒有看在眼裡,其實他一點都不傻,他很會利用這次機會,順理成章的做了一回上等人。但是他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成為眾人敬仰的上等人,所有人對他的好意都是在特派員面前扮出來的。教育家和特派員走後,他還是那個銅匠,只是此刻的他比從前那張如白紙一般的銅匠更加的不堪。的確,很多人一旦做到了高處就不想下來,不是不願意下來,是不願意離開那個夢寐以求的幻想當中。

裴魁山和鐵男我不想做過多的評價,一個是心胸極為狹隘的人,可以因為追求失敗而去失聲大罵去詆譭一個女子的男性。另一個則是與本身名字一點都不符的鐵男,在劇中他給我的印象一直是剛正不阿正義凜然的感覺。直到有人拿著槍抵著他的頭的時候他也只能像只卑微到塵埃的哈巴狗跪在特派員面前。沒錯,這樣的人的確可以在那時候的社會環境中活下去,因為底層的人在過去甚至是如今尊嚴好像都沒有這麼重要。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校長是那種中規中矩,他包容著所有人,這是每部片子都必備的一個角色。他是一名真正的教育家,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真正的理解他,但是他卻不會抱怨任何人,唯獨會對他的女兒發脾氣。校長這樣的人物性格適應於各個年代,因為他既不暴戾也沒有那些文藝青年的多愁善感,中性人物派定義註定了他這一生成不了大事。

《驢得水》整片中,唯一沒有變的就是佳佳。她從始至終保持著率真單純,她總是能將自己置身事外,不是因為她怕事,而是因為她對於這些不關她的事情在她的內心中絲毫沒有波瀾。能夠做自己,不被這些外事所幹擾,就能活下去。

《驢得水》:領略人性最醜惡的那一面

其實整部片來看,充斥著荒誕,但又離不開現實。這是一部很好的內涵片卻不是一部好的喜劇片。其實不論在哪個年代,哪個社會,每個人都不會惡得這麼徹底,心存善念是每個人對於自身最基本的要求。《驢得水》起碼在它的結尾處是不會讓人覺得壓抑的,雖然這樣的結局犧牲了很多人,也在諷刺很多人,但是它對於我們這些觀影人是善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