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愛看朋友圈

誰都愛看朋友圈


誰都愛看朋友圈

我很喜歡點開朋友圈看到各種類型的動態,看到繽紛的多元的人,進入熱氣騰騰的人間。

國慶期間,我好多朋友旅行都不發朋友圈了,因為太多微信爆文說,“真正有品位的人不需要在朋友圈展示自己”,“凡事都發朋友圈炫耀是最低級的行為”,“發沒營養的朋友圈簡直 low 爆了”。

所以現在的朋友圈流行清湯寡水,有人乾脆空空白白,儼然大方地告訴大家“我跟這個世界不熟”。有人幾乎把日常狀態刪光,放幾張濾鏡冷淡的照片,營造一種“我藏在你捉摸不到的背後”的氣質。

感覺大家對於“朋友圈”的態度過於敏感。

大概是微信對人的綁定程度已經越來越深,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大家的人際關係全都捆綁在那裡。

所以大家對朋友圈越來越敏感,似乎每條朋友圈都有展示的功能,稍微不慎,就會改變你在別人心中的印象。

但真的沒必要太提心吊膽。

其實,朋友圈的英文叫“Moments”,就是負責捕捉收集和記錄生命中的那些“時刻”。時刻是稍縱即逝的,不加猶豫的,像蝴蝶一樣馬上就能翩翩而飛的。

真心覺得朋友圈是個很偉大的產品,不但養活了我們這些自媒體人,加速信息傳播。更重要的,我跟很多老朋友的感情,都是靠朋友圈維繫的。

我跟很多老朋友不常見面,平時大家都很忙,也不會貿然私聊干擾對方。但是每天都能隨手刷到他們的動態,得知他們生活的變化,順便在評論區你一言我一語地閒聊,天涯若比鄰,慢慢地不再擔心老朋友在生命中突然消失,你對他的一切無從得知。

有時候遇到一些人,發朋友圈的頻率極少。但也喜歡從他零星半點轉發的文章裡,窺探到本人的面貌。有的人的朋友圈只發金融界文章,但深夜突然看到他發了一次自己的惡搞小咖秀,突然覺得他可愛了很多。

還有人熱衷分享。經常本著翻雜誌的心態翻一些人的朋友圈,看他最近推薦了什麼書,去舊貨市場買了什麼有趣的小玩意兒,聽了哪些好玩的音樂,每次都覺得有不少收穫。

有人曬自己住的酒店,吃過的精緻餐廳,我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反倒把她當成了我的私人大眾點評,經常跟著她朋友圈的腳步去吃吃喝喝。

我並不覺得這些展示是炫耀。

一個坦蕩純粹的人,會把展示生活看成一種真誠的分享,同樣也不會把別人的展示看成炫耀。如果有人用惡意揣測你,那他要麼狹隘,要麼根本不是你的朋友。

我很喜歡點開朋友圈看到各種類型的動態,看到繽紛的多元的人,進入熱氣騰騰的人間。

我更害怕的,是點開一個光禿禿毫無生氣的朋友圈,沒有一點入口去了解這個人,那真的好遺憾。

在朋友圈縱情撒野就好啊,肯定有很多瞬間,你只想發一些沒營養的蠢話。那就是用來記錄你人生的“Moments”,不需要包裝得小心嚴謹,也不需要刪除那些偶爾的牢騷和瑣碎。

想想我們被明星圈粉的時刻吧。是薛之謙對著鏡頭犯傻說胡話,是大張偉碎嘴不拘小節,是明星們把生活裡的小窘迫和小情緒都原貌展示給你,是你看到了生活不加粉飾的多面性。

而每個有魅力的人,有魅力的朋友圈,不是因為你看到了清一色精緻的單調,而是看到了有笑有淚,情緒迸發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