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血戰阻擊金兀朮,岳飛再次抗命(二十三)

文|羽林輕騎

當其他各路宋軍相繼撤軍時,岳飛在郾城大勝金兀朮,他在給趙構的戰報中興奮的寫道:“金人銳氣已挫,唯有棄輜重渡黃河,今軍心民心在我,正好乘此機會收復河山。”


岳飛特別強調:“時不再來,機難輕失。”


郾城大捷後,如果放任岳飛打下去,收復河南是沒有懸念的。


但岳飛意不在此。


之前,岳飛的大將梁興已經率抗金先遣軍先行北渡黃河進入了山西、河北,黃河以北的百姓蠢蠢欲動,太行山上的游擊隊為配合子弟兵北上,成建制向金軍出擊,金軍內部也有將領秘密和岳飛聯繫。憑著當前的勝利態勢,岳飛的手指頭在地圖上再動一動,就有可能打過黃河去,如果說之前他“唾手燕雲,復仇報國。”還是口號的話,這次他僅以偏師就在小城郾城大挫金兀朮十餘萬軍,可能真的是在考慮收復燕雲的事了。


果能如此,岳飛的聲望和實力,不但武將中將無人出其右,文官群體中也無人能和他比肩。


這樣的結果,秦檜是不願意看到的,此時的秦檜,越來越體現出對權力的渴望,在趙鼎時期就常有赤裸裸的表現,說話如村官拉票一樣直白:“我來當宰相。”做了宰相之後便是任人唯親,拉幫結派,一人之下在萬人之上成了他的人生目標,這也是他不容侵犯的底線,誰要是觸及他的底線,他會拿出當年靖康時期面對金軍軍刀的勇氣來捍衛,而很遺憾的是,這樣的勇氣,朝中無人能敵。


趙構的想法則和秦檜殊途同歸,他本就要削減武將的權力,決不能讓任何一員武將在戰鬥中發展壯大。


為此,趙、秦二人便不惜宋軍退守淮河以南,即放棄黃河以南和淮河以北的土地。


為達此目的,就要儘快終止岳飛勝利的步伐。


中原前線敵我混雜,考慮到傳令兵在途中可能被金軍殺害,也擔心他們可能被岳飛殺害,秦檜向岳飛軍中派出了無數道撤軍金牌,他要確保至少有一道金牌可以送達岳飛手中。


於是,臨安到郾城的道路上,無數匹流星快馬在各驛站之間接力。


金兀朮未能達到攻破郾城的目的,便繞過該城北上,他的隊伍畢竟龐大,一路上車轔轔馬蕭蕭,在大平原上遠遠望去,數條向北延伸的黃塵慢慢擴散到空中,匯聚成一團久久不散。

楊再興血戰阻擊金兀朮,岳飛再次抗命(二十三)


但金兀朮不知道,在他的大軍背後,有三百零三名宋軍輕騎正悄悄尾隨,這些輕騎都沒有穿鎧甲,隻身著小袖戎服,頭上戴著襥頭,腰間的胡祿裡裝滿了三十支箭,弓囊內是宋軍的制式弓——黑漆弓和黃樺弓。


這是楊再興、王蘭、高林三將率領的斥候。


見金兀朮大軍放棄進攻郾城北上,岳飛不敢阻攔,他清楚以他手中的這點人馬無法與金兀朮軍野戰,因此他只一邊通知潁昌內的主力做好阻擊的準備,一邊命楊再興等人尾隨偵查,尋找戰機。


從郾城往北到潁昌,依次要經過兩條河流,一條是商水,一條是潁水,兩相比較,潁水比商水更寬闊而且湍急,過潁水再往北是一個小村——臨潁,只有寥寥幾戶人家,過臨潁一馬平川直達潁昌。


岳飛對楊再興等人交代得清楚,在一馬平川的地面上,宋軍抵擋不住金軍,他們只能在郾城和臨潁之間尋找戰機。


楊再興部和金兀朮大軍保持若即若離,一直跟到了商水。


7月水漲,此時商水水面寬度有約一百步,深處齊腰,水面上一座小橋——小商橋。


河兩岸人喊馬嘶,金兀朮的大軍正依序列相繼渡河,糧草和輜重,雲梯、衝車、炮車等重武器部隊行進小商橋上,各步兵部隊脫下鎧甲雙手舉過頭頂泅渡,騎兵則沒有這方面的麻煩,他們騎在馬上悠然過河。


金軍訓練有素,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


楊再興部躲在遠遠的一片樹林中眺望,他們經過簡短的會議後討論出一個方案,砍斷小商橋,阻止金軍的輜重和重武器過河。


為了這個目的,他們重新分配了人手,除了兩名回去報信的士兵,楊再興領一百五十人擔任突擊,王蘭領一百人擔任掩護,高林領四十八人砍橋。


楊再興和高林將自己腰上的胡祿取下交給王蘭,他們的士兵也將自己的胡祿交給了王蘭的士兵,宋軍騎兵的制式裝備中有短斧,利於在高速衝擊的馬上對敵進行劈砍,這些短斧配給了高林和他的四十八名士兵,只是他們的任務不是劈砍敵人,而是砍斷小商橋。


集結完畢,楊再興兩腳一磕馬肚,胯下棗紅馬邁開小步小跑起來,一百五十名士兵緊跟在後,後面是王蘭的隊伍,高林隊伍在最後。

楊再興血戰阻擊金兀朮,岳飛再次抗命(二十三)


目測到達適合馬隊開展突擊的距離,楊再興停下來,他後面一百五十名訓練有素的騎兵自動以兩路縱隊排列在他身後,這是為了衝擊時減小迎面射來的弓箭打擊面。這時,遠處的金軍開始躁動,一隊金軍騎兵由一名金將率領離開大隊向這裡衝來。楊再興稍稍回頭看了一眼,便將單鉤槍直指向前,一抖韁繩,雙腳一夾馬肚,棗紅馬像離弦之箭一般衝出去,後面一百五十名騎兵吶喊著跟上。


金軍馬隊也開始了突擊。


宋、金兩隊人馬如兩條長龍各自朝著對方撞去,龍頭分別是楊再興和金將,兩龍相交,金龍頭斷裂,金將翻身落馬,胸口大股向外冒著鮮血,身體顫抖一陣便不再動。


楊再興刺死金將後速度不減,直朝小商橋殺來,小商橋附近都是輜重和重武器部隊,毫無戰力,立刻潰散,楊再興和他的一百五十名士兵將小商橋南岸打掃出一個約兩百步的扇形真空,王蘭的一百名弓箭手迅速填補,用弓箭射住北岸的金軍,高林隊伍下馬衝上小商橋,準備砍橋。


小商橋兩岸都是正在脫衣渡河和已經渡河準備穿衣的金軍,面對楊再興部毫無還手之力,一時被動挨打,高林的隊伍衝上橋後,形勢一片大好,沒有一支弓箭射來,也沒有一個金軍衝來。


只是面對如此有利的形勢,高林的士兵們卻傻了眼,他們腳下的小商橋已經完全不是之前的小商橋了。


為了重武器和輜重能通過小商橋,金軍特意將該橋做了改進,現在的小商橋已非昔日可比,橋面、橋樑和橋墩都用粗大的樹木加厚加寬加固。


高林神色嚴峻,他二話不說徑直跑到橋中間,操起短斧砍起來,他的四十八名士兵也各找位置砍起來。


儘管高林他們不停揮舞短斧汗流浹背的工作,卻進展甚微。


楊再興的隊伍對金軍不停往返衝殺,身邊倒下一大片金軍屍體,王蘭的隊伍也不停的放箭,對岸的金軍倒下一片。


時間一點點過去,金軍大批戰鬥部隊飛速集結並依次向小商橋圍來,楊再興宋軍開始苦戰。


形勢突轉直下,金軍慢慢完成了對楊再興宋軍的包圍,開始有組織的突擊,高林部依然沒有將橋砍斷。


河北岸的金軍射來大批弓箭,沒有鎧甲成了宋軍的致命弱點,高林當場陣亡,他的部隊也被射死過半,剩下的二十來人依然不停的工作。


王蘭部靠近河岸排成一行反擊,可是他的反擊立刻又引來金軍第二輪如蝗的飛箭,倖存的砍橋士兵在這次攻擊中全體陣亡,砍橋失敗。


王蘭自己的部隊也所剩無幾,他索性率殘兵加入楊再興軍向金軍衝擊。


這時,楊、王二人都做好了拼死一戰的準備,他們帶著剩餘騎兵在金陣中左衝右突,殺傷甚眾,但畢竟眾寡不敵,宋軍人數不斷減少,不久王蘭陣亡,再殺一陣就只剩楊再興單人單騎。


楊再興一杆槍如蛟龍出海,神出鬼沒,殺到興起,他一手拿槍,一手抽出戰刀揮舞,金軍無人能敵,倒在他槍下和刀下的金軍不計其數,最終金軍失去了和他纏鬥的耐心,開始不停地向他放箭,楊再興身上中箭無數,有些箭被他拔出扔掉,有些被他折斷,有些則是整支箭插在他身上,慢慢的他身上滿是鮮血,但尤奮勇拼殺,直到最後一刻。


小商橋又歸於平靜,它的附近躺著兩千餘名金軍屍體和三百零一名宋軍屍體。


岳飛接到楊再興部兩名士兵的報告,忙命張憲率軍接應。張憲軍近傍晚時趕到,此時楊再興部已全數陣亡,張憲悲憤之餘朝金軍猛烈衝殺。金兀朮不明就裡,帶著大軍向北奔逃,不敢戀戰。張憲趁著夜晚追殺出十五里方才作罷。


宋軍將楊再興屍首焚燒之後,從骨灰中取出兩百多個箭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