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正在加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人類與大約900萬種動植物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但全球變暖正對地球生物構成嚴重威脅,並可能加速已經開始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3月11日,愛爾蘭《愛爾蘭觀察者報》刊發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駐站探險家埃裡克·薩拉(Eric Sala)的相關評論文章。

原文 :《愛爾蘭觀察者報》:全球生態系統多樣性面臨威脅

編譯 |王穎

圖片 |網絡

外刊 | 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為追求富裕,人類一直在過度地開發地球資源。研究表明,人類已經改造了地球上超過75%的非冰覆陸地,利用了一半以上的可居住地表來生產糧食,荒地只剩下不到地表面積的25%。海洋的情況也很糟糕。在過去一百年裡,90%的大型魚類已經從海洋中消失,63%的魚類遭到過度捕撈。

如果到2030年人類不減少“農地非農化”現象和溫室氣體排放,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設定的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比工業化前高2攝氏度以內的目標將無法實現。事實上,即使1.5攝氏度的升溫也會對地球生物構成嚴重威脅,加速已經開始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人類並不是全球變暖的唯一受害者,我們與大約900萬種動植物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隨著生態系統的衰退,大大小小的物種都將面臨生存壓力。許多物種將滅絕,屆時地球需要數百萬年才能恢復其生物的多樣性。這種不可逆轉的根本性變化必將對人類本身產生直接和深遠的影響。

外刊 | 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事實上,《巴黎氣候協定》只是個“半成品”:它的著眼點在全球變暖的成因而非全球生物賴以生存的自然系統所面臨的威脅。現在,受到保護的陸地和海洋麵積分別只佔地球面積的15%和7%。為迎接今年晚些時候將在中國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科學家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制定了《全球自然保護協議》。作為一項有時間限制、以科學為導向的計劃,協議提出到2030年要保護地球30%的土地和水資源,朝著到2050年使50%的地球保持自然狀態這一方向邁出了一步。

儘管任務艱鉅,但到2030年保護地球30%的土地和水資源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持懷疑態度的人會反對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到2050年,預計地球將擁有100億人口,養活這些人口需要利用陸地和海洋資源,而擬議的保護措施太昂貴或者說太具挑戰性。但研究已經表明,如果政府和企業在政策、生產和支出方面有所轉變,在現有消費模式下利用現有技術,30%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外刊 | 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此外,只要減少糧食浪費,現有的農業用地可以滿足維持人口增長的糧食需求。但我們也需要恢復近海的手工漁業,發展再生農業,修復土壤,吸收排放到大氣中的大部分碳汙染,提供更健康的當地食物。雖然保護更多的自然區域是一個耗資巨大的目標,但它將確保人類及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有一個欣欣向榮的未來。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99期第7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外刊 | 氣候變化引關注,或成美國大選關鍵因素

“她”終於迎來了“元年”!打響全球氣候緊急保衛戰 | 社會科學報

外刊 | 全球变暖,正在加速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